抖音美食達人的「另類創業」:用人設營銷經營網紅爆款

抖音美食達人的“另類創業”:用人設營銷經營網紅爆款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吃貨”,在抖音的算法推薦下,吃貨們很快就會閱盡世間山珍海味,而那些讓人“舔屏”的短視頻在抖音各種魔性特效和濾鏡下,更能調動人味蕾大開。

一條點贊一百萬的視頻背後可能是千萬人點擊:15秒的美食也很快成為抖音上的區別於美女、萌娃、寵物之後的又一高流量風景線。

大約每兩年,餐飲市場就要洗一次牌。人們現在看到的餐廳,兩年後同樣的地點就已經換人。

在玩了,而“美食大咖”似乎穩坐釣魚臺。美食自媒體是互聯網與美食結合的碩果,畢竟不必在廚房內與油鹽醬醋打交道,而是去做線上的美食內容,不過美食內容很快也從圖文式吃貨推薦,變成不再依賴臺詞美食視頻,抖音正取代微博成為達人秀美味的平臺。

在抖音裡搜索“美食”,百分以上粉絲美食大號有不少,儼然形成一個線上蔚為壯觀的吃貨大 Party,筆者身邊已經有朋友不在豆果美食看怎麼做飯,而是在抖音上刷教程,其對受眾影響可見一斑啊。

抖音美食達人的“另類創業”:用人設營銷經營網紅爆款

一、當個美食達人不光要會吃、還要有頭腦

不想只當個看客的你,往下了解,話說:開家實體美食餐館,粗略合計下租金、裝修費、請廚師、還得做推廣,而且現在滿城滿街的餐飲店,如果你想要拔尖太渺茫了,不過很多人確實熱愛美食,就像微博裡面的美食達人,以拍短視頻很多美食家為例,目前就以抖音在半年的時間內用心去做,累積一百多萬粉絲的比比皆是。

美食家們為保證拍攝短視頻沒有雜音,專門租房子精心設計成採光和開放式的廚房,在淘寶上置辦了一些餐具,這其實是為了更好“秀絕活”和“搞段子”的舞臺和道具,只有這樣氛圍才能讓每個細胞都在演繹美食。

拍短視頻,我相信很多人也很懵圈,看了美食大V的精華,除了辦公室小野、李小柒這些做出了差異化以外,其他好多停留在炫技階段,很多自媒體要想從美食自媒體從衝出來,“人設”特別重要,市面上的時髦的、山野的、大廚的、街邊吃貨的、主打元氣美女的都有人在做了,可能在魔術與美食結合上還有空白點。抖音上有個魔術師叫黑臉V就靠生活小魔術圈粉2000多萬。

前期的時候單是你光想文案就可能要改10多稿,試水時拍攝的風格是跟音樂的拍子教人如何做一個美食家,大部分作者第一個作品都是反響平平,視頻點擊量只是過千,這個時間你可以考慮使用一些輔助性的腳本,著重點在拍攝角度和後期特效這兩方面。

抖音美食達人的“另類創業”:用人設營銷經營網紅爆款

(抖音奧利奧盆栽)

其實所謂的魔術美食的創作方法一般是將美食食材嫻熟的撒在餐具裡,用抖音特有的工具讓食材有飄落感,而下一秒食材就像變戲法一樣在餐具裡秀色可餐了,大多時候要省去了烹飪或調製的過程。粉絲們看膩了常規做法,對變戲法一樣的魔術美食產生興趣,核心是抓住獵奇心理。

現在玩抖音想出名太難了,一般人拍抖音平鋪直敘,沒有運用裡面的高速鏡頭做細緻特寫,就不能把美食魅力無限放大,激發吃貨們原始食慾。

在抖音裡有個把麵餅玩的飛裝的大哥,在抖音裡一條刷爆了甚至有學徒飛機趕過來學藝,但是由於他的短視頻裡只有這一項絕活,逐漸也喪失了人氣。

在抖音裡面有很多設計師、音效師、修圖師、攝影師在做,他們本身就是專業出身,結合抖音裡素材做,小白要想幹贏他們實在比登天還難,如果沒有“定位“的營銷頭腦,很難在抖音場子上混成大V。

二、用套路不如用心,“抖音同款”美食在線下走紅

抖音與微博相比就在於音樂的確非常美食,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餐飲需要配音樂的原因,吃西餐要配鋼琴和小提琴才有感覺,在酒吧必須來段搖滾。

東北的網紅和一個四川網紅做出美食,地域特色除了在美食上,還有音樂以及調性上,不過,段子總是必不可少,生活已經那麼累了,在抖音裡還不讓人樂呵一下,總覺得有些殘忍。

畢竟不是專業的魔術師和視頻剪輯師,很多自媒體採用抖音的常用的音樂模板,每個模板下抖音會進行排行榜方式運營,但是適合美食的音樂一般都需要自己做原創,有的把音樂做成小小配樂或音效,改用Rap方式來配合視頻節奏,一般一個視頻的腳本要錄三四個小時也很正常。

再通過多幾個小時視頻資料的剪輯加工之後才會給用戶呈現出“抖音15秒”,這樣的信息量密度更好,能夠完整體現出每一條作品的創意。

筆者來訪了多個美食大咖都反映出,每個小視頻的每一幀、每一秒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抖音給普通人成名的“15秒”的同時,由於競爭越來越劇烈,抖音上美食自媒體也逐漸由個人工作室轉變為MCN玩法。

對觀眾來說,“抖音同款”各出奇招的DIY做法相比餐廳官方拍板的菜單要來得更接地氣且有個性,讓每一個消費者都能參與到菜品製作和搭配過程中,做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DIY,這是抖音給線下帶來的改變。

抖音美食達人的“另類創業”:用人設營銷經營網紅爆款

(甜筒第二個半價吃法)

抖音流量大V變靠開直播打賞,或者是接平臺分發的短視頻創意廣告,而美食自媒體很多並不突出個人IP,而是在於誘人食物和翻新的做法。

“抖音同款”的爆款屬性和親切感,讓餐飲美食有了差異化,尤其是大眾熟悉的餐飲消中

挖掘出了與日常生活不一樣的餐飲題材,新穎的吃法和搭配引發了吃貨們的好奇心和跟風興趣,他們真正成為餐飲店的粉絲,吸引了越來越多線下餐飲店參與。

一些餐飲品牌開始走抖音渠道進行廣告營銷,海底撈和CoCo也走在抖音內容營銷的前列成為網紅級的餐飲品牌,各種花式鍋底和“隱藏菜單”被達人們“揭下面紗”,為這兩個老牌餐

飲重新煥發了驚人的話題效果和門店客流。而抖音網紅與這些線下網紅店之間的合作有點像當年大眾點評的大V與一線城市餐飲店之間的共同合作關係。

抖音美食達人的“另類創業”:用人設營銷經營網紅爆款

如果說“舌尖上的中國”還是央視自上而下到民間“採樂”,那麼“舌尖上的抖音”則是無

數遍及全國的美食大V自發上傳“作品秀”,抖音美食達人除去才藝外還需緊跟潮流、特色

定位、產品顏值以及自身的毅力,模仿或跟風並不能持續,有越來越多餐廳正趕在成為下一個抖音同款爆款的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