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局通報:多美滋、伊利、貝因美等5家嬰幼兒奶粉品牌生產存缺陷

今年4月,國家市場監督總局公佈了2018年第一季度食品安全監督檢查抽檢情況,通告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嬰幼兒配方食品檢驗合格率高達99.9%,創下歷史新高。多個奶粉品牌,如飛鶴、美贊臣等嬰幼兒奶粉大牌,在連續多次的抽檢中都合格。

然而,在不到三個月後,國家市場監督總局近日公佈了多家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企業安全生產規範體系檢查情況,公告表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多美滋、聖元、三元、伊利、貝因美共5個嬰幼兒奶粉品牌、6家嬰幼兒奶粉生產企業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條件保持情況、食品安全制度落實情況等進行了食品安全生產規範體系檢查。檢查結果顯示,這5個品牌在生產許可條件保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實等方面都存在缺陷情況。

總局通報:多美滋、伊利、貝因美等5家嬰幼兒奶粉品牌生產存缺陷

這次生產規範體系檢查非常細緻,從對國標的執行情況、產品儲存要求,到原料存放條件、個別設備的維持情況等,都有涉及。例如在對黑龍江貝因美乳業有限公司的檢查情況的函中就寫到,採購的DHA藻油粉(批號:170507-DPGE02-JBY-171209-01、標籤明示執行標準:Q/WCA 0006S)品種類別為其他食品,與你公司有關材料要求不一致。不符合GB14881-2013中第7.3.1條款關於採購食品添加劑應當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產品合格證明文件,經過驗收合格後方可使用的要求。

而在河北三元食品有限公司的檢查情況的函中寫到,前處理車間內原奶倉操作間排風扇過濾網右下角破損,未及時檢修。除此以外,還有“部分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個別項目檢驗能力不足”等三項安全生產缺陷。

看到這裡,寶媽們可能會問,既然發現了這麼多安全生產缺陷,為什麼之前國家還公佈說嬰兒配方奶粉合格率高達99.9%呢?這是否意味著我國嬰幼兒奶粉的質量又再一次有突出的問題呢?

事實上,生產規範大檢查是就好比人的體檢,每一家經過食品安全生產規範體系檢查的奶粉企業都或多或少存在瑕疵或問題,生產企業只要足夠重視,及時對瑕疵或問題進行整改,就可以避免生產安全問題的發生。根據國家相關部門公佈的信息,目前,被檢查過的企業已經按照規定,對被檢查發現的情況完成了整改工作。

據悉,原食藥監總局在去年曾經表示,將繼續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監管和檢查,計劃在2018年內完成對全國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的食品安全生產規範體系檢查工作。因此,接下來可能會公佈更多嬰幼兒奶粉生產企業的安全生產規範體系檢查結果。而寶媽們也不必對檢查的結果過於擔心,只要生產企業及時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和糾正,就可以避免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

下面附上這次總局公佈的詳細檢查結果,供各位寶媽詳細閱讀。

總局通報:多美滋、伊利、貝因美等5家嬰幼兒奶粉品牌生產存缺陷

總局通報:多美滋、伊利、貝因美等5家嬰幼兒奶粉品牌生產存缺陷

總局通報:多美滋、伊利、貝因美等5家嬰幼兒奶粉品牌生產存缺陷

總局通報:多美滋、伊利、貝因美等5家嬰幼兒奶粉品牌生產存缺陷

總局通報:多美滋、伊利、貝因美等5家嬰幼兒奶粉品牌生產存缺陷

總局通報:多美滋、伊利、貝因美等5家嬰幼兒奶粉品牌生產存缺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