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黨員故事,用故事滋養人

6月27日,第一黨支部邀請團一大志願驛站黨支部書記甘永樂老師為黨員講黨課。甘老師以“我是在黨旗下舉過右手的人”為題,回顧他本人入黨以後,艱苦奮鬥、追求先進、甘於奉獻的故事。短短的半個小時,全場多次響起熱烈的掌聲,在場黨員聽得津津有味、深受啟發。

共產黨員要不僅要在思想上、政治上做榜樣,在崗位上也要發揮榜樣作用。甘老師18歲的時候,就進入廣州精密鑄造廠,成為一名鑄造工。剛進入這行的時候,為了把這門技術掌握好,他日以繼夜地學習和實踐,連續十年每天工作16小時,無償貢獻2萬工時,大家都稱他為“甘鐵人”。他的投入與專注也讓他獲得了大家的認可,成為當時最年輕的廠長。甘老師認為,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崗位上不能只是說,要幹,同時還要幹出成績,去到不同的崗位都要爭取做到有亮點、有技能,這樣才能贏得別人的認可,為黨爭光。

甘於奉獻,為共產主義奮鬥終生。在國家改革浪潮下,甘老師成為廣州第一批下崗的工人,他擔心工廠下崗工人的生計問題,自己籌錢創立公司,為下崗工人提供工作崗位,在工廠運營困難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萬一工廠倒閉了,工人該怎麼辦,於是重新振作起來,使工廠度過了難關;他一直資助外來務人員孩子上學,讓他們學習知識,通過知識改變他們的命運;退休以後,甘老師繼續發揮餘力,擔任團一大志願驛站黨支部書記,為參觀人員講解共青團的發展歷史,閒暇時候上門為獨居老人修電器。甘老師還提到,他已經跟家人商量好,簽訂了遺體捐贈協議,履行自己的承諾——為共產主義奮鬥終生。

施恩不圖報,做好事是遵循自己做人的準則,而不是為了好名聲。甘老師曾獲得廣州鐵人、廣州首屆越秀好人、廣州優秀老團幹、廣州市最美志願者、廣州志慧領袖等稱號,他說這些都是別人給的,他做好事只是為了遵循自己做人的準則,並不是為了名利。他還舉了兩個自己做好事被訛的實例,扶老奶奶去醫院被訛詐、送車禍傷者去醫院卻遭到誤會被打,但他仍然堅持做好事,因為這是他做人的準則。

甘老師年過七十,但他看起來依然很年輕。談起以往艱苦的經歷,甘老師眼中難掩悲傷之情,但談到他資助的孩子通過知識改變了命運、工人因為他的付出由衷地認可共產黨員,甘老師的自豪、高興之情溢於言表。在場的黨員不由自主地為甘老師通過自身努力贏得身邊工人認可而鼓掌,為甘老師一直追求先進而鼓掌,為甘老師退休後依舊發揮餘力為群眾服務的熱心而鼓掌。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我認為,黨員的故事,也是中國故事,也應講好黨員故事,用真實的故事滋養人、感染人,讓優秀黨員故事得到傳播,為黨員提供精神養料,讓群眾感受到我黨的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