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在哪,家就在哪?既然無處安家,何不回到父母身邊

漂泊,就如一片落葉,隨波逐流。

房在哪,家就在哪?既然無處安家,何不回到父母身邊

漂泊

老李,是建房子的,從參加工作至今15年,他自己也不知道到底建了多少棟樓房。從濟南到青島,到北京,到杭州,始終漂泊在各城市的洪流中,始終居無定所。

剛畢業的時候,2003年,房價並不貴,老李工作所在的濟南也不過千餘元每平。那時他並沒有購房的打算,出身農村的他,拿著幾百元工資,也無力購房。他省吃儉用,年底積攢了5000元,全部給了父母補貼家用。

房在哪,家就在哪?既然無處安家,何不回到父母身邊

濟南

2006年,老李交了女朋友,依然身無分文,頭幾年賺到的錢都已如數上交,雖然工資已漲到近2000,除去戀愛的開支,所剩無幾。這一年,他沒有攢到錢交給父母,這一年,濟南的房價已3000元。

2009年,老李跟隨項目部來到了青島,他沒有安家青島的意思,他只是有了結婚的想法,可還是沒有購房的打算。老李認為房價是要跌的,雖然2007年房價猛漲了一把,2008年初還不是要跌的意思。他不信會有永遠上漲的房價,即使四萬億也堅持不了多久。這一年,他的工資4000元。

房在哪,家就在哪?既然無處安家,何不回到父母身邊

濟南成片的住宅

老李有一個好妻子,她嫁給他,沒要房,沒要車,他們一家三口租在濟南郊區的房子裡,日子也並不緊吧。老李已經有了購房的打算,他要為即將出生的寶寶考慮,他想有一個穩定的家。這一年,是2012年,老李的工資已經到了5000元。

老李的目標是要在濟南安家,他需要一套房子的首付,愛面子的他一點點積攢著,去了工資更高的北京工作,半年才回一次家。可是辛苦的工作和省吃儉用,他發現離首付的差距卻越來越大。這是2014年,濟南的房價早已破萬。

房在哪,家就在哪?既然無處安家,何不回到父母身邊

家在哪?

時間渾渾噩噩的到了2018年,老李依然沒有買房,那天一起喝酒的時候,老李哭了。他說他現在一分錢也沒有,頭幾年父親生病,花光了他辛苦積攢的20萬。雖然他有近萬元的工資,除去房租,家庭、孩子的開支,也所剩無幾。濟南的房價在2017年,又猛漲了一把,可是工資好像很久沒有漲了。老李幽幽的說兩句,真買不起了。

房子在哪,家就在哪,一片片的住宅小區拔地而起,許多人有了自己的家。可是,城市裡還有一大批和老李一樣的人,為所在的城市默默的奉獻青春,卻無一處容身之地。

瘋狂增長的房價,一塊塊的地王,一家家的開發商,一個個的炒房客,一片片的拆遷戶。他們說,房子是用來住的,他們說,要讓人人有房住,他們說,我要買第三套房了,他,老李說,我想回家了。

房在哪,家就在哪?既然無處安家,何不回到父母身邊

老家,也許才是去處

父母在哪,家就在哪。老李改變了看法,老家的四間瓦房還足夠容身,門前還有寬敞的院子,可以種上喜歡的月季花,養一隻調皮的狗。

房在哪,家就在哪?高昂的商品房房價,已經把住房搞的不像家的樣子,既然無處安家,何不回到父母身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