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逝者安息

一位拾荒老人在過馬路的時候,被一輛出租車撞倒,不幸離世。15年末的新聞在這個世事無常,浮躁且利慾薰心的時代不足為奇,老人身後被發現的故事,給大家帶來感動的餘波。“有的人走了,但他還活著。”這是最好的評價。 

這位老人真名叫韋思浩,是杭州圖書館的常客,也是感動無數人的杭州“拾荒老人”。老人進館看書前總要先“洗乾淨手”,一次被記者拍下來後,2014年在網絡意外走紅。老人惜書的舉動,與杭州圖書館免費開放的舉措一起,贏得了千萬網友點贊。

願逝者安息

直到他去世後,大家才知道,愛讀書的“拾荒老人”有更多的“秘密”。韋思浩是原杭州大學(現浙江大學)1957級的學生,一生與教育相連。上世紀80年代,韋思浩曾參與過《漢語大詞典》杭大編寫組工作,後又輾轉去寧波教書,他在退休前是中學的一級教師。老人每月5000多元退休金,本應有一個幸福的晚年,卻生活拮据,還要撿垃圾過日子。原來,老人省吃儉用,把所有錢都捐助給了貧困學生。

願逝者安息

信紙上的“魏丁兆叔叔”,就是韋思浩老人。他默默資助貧困學生,資助了整整20年。在每一封感謝信中,都記錄著受助孩子的最近一次考試的成績。因為老人一直匿名資助,這些受助孩子甚至都不知道,他們心目中的好人“魏叔叔”,真名叫作韋思浩。

願逝者安息

而一生勤勞好學的他,被當作拾荒老人接受採訪時,甚至還化名為“章楷”,就是希望能繼續匿名幫助這些學生。至此,社會終於知道,老人並非是生活窘迫的拾荒者,那個

看似落魄的拾荒老人,內心深處卻無比富裕而溫暖。即便離開了這個世界,老人也在繼續發揮著餘熱。

願逝者安息

老人在捐助上從不吝嗇,對自己卻極為苛刻。他住的房子是多年前教育系統統一分配的,房子裡至今還是交付時的毛坯,沒有任何裝修,連照明燈也是工地上的那種小燈管。房子內除了一張木板床外,沒有任何傢俱,每個看過的人,都替老人心酸落淚。

韋思浩老人的善舉還不止於此,還簽了遺體捐贈志願表。原來十幾年前,他就簽訂了器官捐獻協議:“捐掉所有可用器官,讓其他有需要的人活得更好。骨灰就撒向江河、順水而去。”

願逝者安息

我們不該忘記,有一名退休教師韋思浩,他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拾荒者”,卻成了我們精神世界裡的“拾荒者”。這個意外身亡的杭州拾荒網紅,留下了比浙大身份更令人震驚的遺物…讓無數網友溼了眼眶。今日的我們,願在他的感化下,一掃精神上的荒蕪,聚集我們微小的力量,溫暖這個世界。願天堂,有他所在的圖書館的模樣,願天堂,他的臉龐是溫暖幸福的模樣。

願逝者安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