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eDoc發布五款戰略產品 助力醫療大數據生態建設

PereDoc發佈五款戰略產品 助力醫療大數據生態建設

CEO 連靜發佈PereDoc 五大新產品

PereDoc青燕祥雲公司CEO連靜指出,在臨床診斷治療中,哪怕只是提高了0.01%的準確度,都意味著更少的患者痛苦,更多的生命奇蹟。

PereDoc肺部疾病輔助診斷技術對2-5mm肺結節的檢出率為94.9%,對大於5mm的肺結節檢出率則達到99.2%,不僅刷新了阿里雲ET在國際權威肺結節檢測大賽LUNA16中創造的89.7%檢出率的世界紀錄,而且可以識別五大異常的病症徵象,輔助診斷一百多種的肺部疾病。此次發佈會還推出了具有跨時代意義的全國首家基於深度學習的肺癌病理輔助篩查系統,可以極大的緩解病理科醫生的壓力。X光胸片的輔助篩查系統則可以覆蓋20餘種心胸主要疾病徵象,精確的發現肺部的各種疾病,在臨床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全國首家肝佔位輔助診斷系統2.0版本可以自動檢測、圈選分析病灶紋理特徵,可以指導治療、推測預後。此外乳腺鉬靶輔助篩查系統2.0版本,對微鈣化點檢出率進一步提升, 是目前診斷乳腺疾病的首選和最簡便、最可靠的無創性檢測手段。這些嶄新推出的產品都引起與會專家的強烈興趣。

中華放射學會全國委員兼心胸學組組長伍建林教授在致辭中,首先對泰斗級嘉賓們的出席表示“誠惶誠恐”,他認為,“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在醫學影像診斷上擁有無情緒干擾、自我學習能力強等人類無法比擬的優勢,在未來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PereDoc正以不斷迭代的科技實力,助力醫療大數據的生態建設”。

醫生應和人工智能一道共創未來

“不要擔心人工智能會取代人類,醫療影像的最終診斷,始終離不開經驗豐富的醫學專家。”伍建林教授在接下來的演講中表示,PereDoc 影像輔助診斷平臺降低了醫生的勞動強度,提高了診查質量,還可以整合患者的臨床大數據,影像大數據,病理大數據及基因大數據等,從宏觀到微觀,多角度,多層面地分析疾病的發生發展,更精確地診斷疾病。

不久前,伍教授的一個學生在患者的CT片中發現了一個只有3mm的肺部結節,並撰寫出了十分專業性的影像報告,這讓有著三十年餘年豐富臨床經驗的伍教授頗為驚訝,“我感覺水平已經超越我了。”後來學生承認,是已在醫院投入使用的PereDoc 影像輔助診斷平臺幫他完成了這項完美任務。

雖然人工智能擁有人類難以比擬的優勢,但是,“一個領導者可以被取代,一個企業家也可以被取代,一個好的大夫非常難以被取代。”首都醫科大學附屬世紀壇醫院王仁貴主任在演講中說。

王仁貴指出,“與PereDoc接觸一年多的時間,發現這個團隊展現了對技術的極度熱情和投入,幾乎每過一個月就會更新一個版本,每個版本都有突破性的進步,都讓使用的醫生感到驚喜。”

“PereDoc在肺癌輔助診斷中,採用了獨創的金標準標註模式,區別於普通標註只標註出結節位置、結節尺寸、肺窗形態,結合病理結果的金標準標註模式還將結節或腫塊周圍情況、肺內轉移情況、CT值的強化特徵、區域淋巴結特徵、骨質破壞特徵均基於病理結果標註出來,從而得出更加準確的診斷結果,從而幫助醫生迅速篩查出可疑肺結節病灶。”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吳重重主任醫師在演講中詳細闡述了PereDoc在肺癌輔助診斷中的工作原理、流程。

“正如王仁貴教授所說,人工智能是我們的夢想,未來和愛人,更是我們的夥伴。”吳重重在發言中稱,“未來已來,醫生要善加利用人工智能這一科學利器,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PereDoc發佈五款戰略產品 助力醫療大數據生態建設

首保醫首席專家顧問孫付秀教授作為新成員代表加PereDoc智能醫療影像研究院

會上,PereDoc智能醫療影像研究院又迎來了新成員的加入。新加入研究院的合作單位達到了180家以上。首保醫首席專家顧問孫付秀教授等作為新成員參加了入盟儀式。

據瞭解,該研究院兩個月前成立的,由二十家醫院聯合發起,五十多家重點醫院參與,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致力於智能醫療影像創新與發展的聯合研究院,合作範圍之廣、科研能力之高受到業內矚目。

最後,在主題為《預見遇見 智慧醫療先行者》的論壇,6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嘉賓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個性化視角,分別講述了他們心目中的智慧醫療先行者。


部分資源來源於網絡,僅供娛樂交流,不以盈利為目的,不構成商業目的使用,相關版權為作者原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