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伊士運河危機」始末及其影響!你可知道?

——歷史有故事 我來告訴你——

"蘇伊士運河危機"也被稱為蘇伊士運河戰爭、第二次中東戰爭、西奈戰役或卡代什行動,是在1956年發生於埃及的國際武裝衝突。

“蘇伊士運河危機”始末及其影響!你可知道?

——"蘇‍伊士運河危機"始末

1869年11月17日,由法國主持的蘇爾士運河開通。1882年到二戰間,埃及是英國的殖民地,二戰後,埃及獲得了完全的獨立。但根據1936年的《英埃同盟條約》的規定,英國軍隊仍駐紮在蘇爾士運河區。1952年埃及發生了七月革命,納賽爾為首的軍官推翻了法魯克國王的君主政權,納賽爾控制埃及,1954年納賽爾當選埃及總統。新埃及政府拋棄了舊政府親西方的政策,實行阿拉伯民族主義政策,這政策導致了西方國家和以色列因蘇伊士運河而與埃及發生爭端。

1956年,埃及和以色列的矛盾升級,埃及關閉了亞喀巴灣禁止以色列使用蘇伊士運河。另外埃及公開反對英國的建立的中東軍事組織巴格達公約,並且加緊向蘇聯靠攏。這一系列動作引起西方的不滿,西方宣佈停止向埃及提供援助修建阿斯旺水壩。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佈把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運河的收入用來修建阿斯旺水壩費用。由於蘇伊士運河是歐洲到亞洲貿易的重要航道,涉及西方的利益眾多,埃及的決定引起英法美多方面的不滿。

英國、法國和以色列三國針對埃及進行秘密軍事行動,行動計劃:首先由以色列對埃及的西奈半島發動襲擊,之後英法兩國介入調停埃及和以色列的軍隊在蘇伊士運河兩岸停火,再由英法兩國軍隊進駐蘇伊士運河區,從而接管蘇伊士運河。

“蘇伊士運河危機”始末及其影響!你可知道?

10月29日,以色列突然襲擊加沙地帶和西奈半島,並且開向運河區。次日英法兩國要求埃及、以色列兩國立即停火,以色列接受停火,但埃及拒絕停火。因此英法兩國有入侵埃及的藉口。

10月31日,英法兩國對埃及進行轟炸。11月5日,英軍在塞得港登陸,佔領了運河部分地區,以色列佔領西奈半島。英法以三國軍事行動遭到多方面指責,美國也不滿英法以三國。另外蘇聯也插手蘇伊士運河危機,甚至警告英法兩國動用核武器。

“蘇伊士運河危機”始末及其影響!你可知道?

11月6日,英法兩國被迫接受停火決議,11月8日,以色列同意撤出西奈半島。至此蘇爾士運河危機結束。

——蘇伊士運河危機產生的影響

蘇伊士運河危機導致英國艾登政府垮臺,英法兩國的殖民帝國加速瓦解,並且加快亞非兩洲的殖民地獨立的進程。蘇伊士運河危機之後象徵著美蘇兩國正式取代英法兩國成為世界霸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