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期待馮小剛的《手機2》嗎?

鄭日安


不期待,很多有正義感的人都不期待,馮小剛、范冰冰、華誼兄弟等全部都要涼涼了。


前段時間馮小剛微博上公開發文說《手機2》已經順利殺青,很多朋友都挺期待的,看來他還是挺囂張的,到現在這個節骨眼兒上了,還是目中無人,自以為是,以為他拍的電影還會像以前一樣大受歡迎,其實他大錯特錯了,他們的末日快要到了。




之前有關娛樂圈明星偷稅漏稅的證據已經交上去有一段時間了,一直都沒有消息,最近知名媒體人公開爆料,范冰冰工作室的人有一些已經被抓了,涉嫌故意隱匿銷燬會計憑證。

最近范冰冰與弟弟範丞丞也已經被限制出境了,看來他們確實有偷稅漏稅的嫌疑,很快就要付出代價了。

同樣,華誼也脫不了干係,旗下585位明星涉嫌偷稅漏稅的證據之前也已經被交上去了。

娛樂圈大面積偷稅漏稅,作為大導演的馮小剛也是脫不了干係的。



《手機2》是華誼投資出品、范冰冰主演、馮小剛導演的頗具爭議的一部電影,從開始開拍到現在殺青,一直都遭到觀眾的抵制,這樣折騰了一下,相信真正上映的時候,應該沒有多少人再有興趣去看了吧。

網友現在更加關心的是范冰冰等人偷稅漏稅問題最後有什麼樣的結果,而不是關注電影,馮小剛等人的做法已經嚴重觸犯了民眾的底線了,不可饒恕,凡是有正義感的人,肯定不會期待他的電影《手機2》。



R娛記


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這是一個理性公民的起碼態度,當然粉絲也就算了。崔永元不是法官,我們也沒看到具體的證據。除了黃毅清的誹謗案,目前尚無結論。崔永元也沒有起訴馮小剛、劉震雲以及任何人。也就是說,崔永亢到目前為止也還只是個網上爆料者。僅此而已。馮小剛的電影票房一直是國內同業的榜首,這點無可爭議。《手機2》又炒了那麼多天,相信票房一定不差。甚至可以斷言會比崔永元 極力吹捧的《邪不壓正》要高。大家一定想看個究竟,到底這電影是否在影射小崔。


婁煜


藝術是生活的全部,生活就是藝術的翻版。它們相輔相承,不可分割。但人品是人品,藝品是藝品,這兩者是可以割裂的,也是可以融為一體的。如果誰要硬說人品即藝品,那就是對藝品的侮辱;或者非要與你爭究藝品即人品,也是對人品的侮辱。

有的人藝品很高,但人品一般。有的人品很好,但藝品一般。如果硬要把它們混淆一體,那不是藝術的錯,而是你自己的錯。諸如藝品很高的秦檜、蔡京、董其昌之流,人品下乘。諸如藝品很高的馮導、王導、張導之流,人品一般。

好在那個時代,是有人的觀念存在的社會,即使再弱肉強食,叢林法則,但孔孟之道下的傳統精神,還依然在影響著士人的觀念,使他們雖然在某些事情上很過分,但還在努力遮掩。但現在的演藝圈,一是資訊的發達,人們都在光屁股裸奔,二是整個社會道德淪喪,人們已經失去了掩蓋醜惡的念頭,基本上都是以本能在處事。所以你看昨天,馮小剛先生的《十問崔永元》,如手榴彈炸茅坑般,民憤四濺,頂的開水鍋蓋嘣嘣作響,有欲掀翻鍋之勢。但你看看,鍋蓋看似再危險,都不會被開水頂翻的。畢竟鍋還在,水只能在鍋裡翻騰,即使濺出來,那也只是一點翻不起浪的水花而已。

但處在鍋裡的浪花自以為得計,看到慫了兩個多月的馮老跑,變成了馮鋼炮,掄起了道德的大棍子,向正無處使力的小崔發起了反攻,他們感覺自己的春天來了,也像馮鋼炮般,紛紛舉起了棍子,高高掄起,準備砸下。但他們砸向的對象卻大錯特錯,就像大多數國人被自己彪悍的老婆辱罵,屁都不敢放一個,卻把氣撒在了自己的孩子身上一樣。

這是國人的劣根性,也是社會之病。他們以為把棍子掄得高就是一種勝利,豈不知這正是自卑的一種表徵。但在他們心裡,總以為把棍子掄的越高越得意越過癮,越容易讓人瞧得起。不信你瞧,網上關於馮崔之評論,大抵如此。

不過,我真真佩服馮褲子(在這裡我沒有絲毫的輕視意思,因為別人這樣叫,我感覺這樣也親切),他的隱忍,他的堅韌,哦,不,是他兩個月的韜光養晦,現在終於功力大增,需要找對手切磋一下,於是,他發出了檄文,以十大罪指向了崔永元,我那正義憤填膺的小崔同學。檄文中列出的十數罪,讓我想起駱賓王寫給武則天的檄文,武則天聽後,不但沒有大怒,反而讚歎駱賓王才情可堪,是個人才。

而今細讀《十問》,我也深覺馮小剛真是先生,是個人才中的人才,英傑中的英雄。他的檄文,鏗鏘有力,如金貼玉,振振有聲,充滿了戰天鬥地的昂揚。他一二三列數的十大罪狀,感覺不是十大罪狀,而是每一項罪狀中,都飽含著無數的罪狀。這些罪狀,好像是原汁原味的特色,蘊含著五千年來,最終禍亂的歸一。而這禍亂的詭異之處,則在於對演藝圈所有蹦躂很高的明星大腕的行為的列舉,雖然好似崔就是這樣發家的,如果不這樣,崔現在肯定是寂寂無聞,即使造的聲勢再大,也擁躉者稀。

於是,回到文藝界的“某某精神造就獎”“德藝雙馨獎”等等高大上的各種獎項,你就會發現,這些虛妄的騙人的把戲,是主辦方為了騙錢而忽悠明星大腕的,而明星大腕明知道這是為了忽悠自己的錢,而特設的虛假的表彰。但他們卻又拿這些去忽悠不明真相的普通居民,反正,這些高大上的獎,你們也看不懂。即使有懂的,但只是少數。何況噹噹不斷,只要人有貪慾,絕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上當,樂此不彼。因之,在這個忽悠的社會,人人都在欺騙,即使不想欺騙的,看自己不欺騙就無法活下去,於是也追隨著主流,在不斷地欺騙中,自己麻木起來,不仁起來,以至於養成驢拉磨的心態,自己把自己眼睛一蒙,做起了千秋大夢。

所以,你會發現,自古以來,所謂的德藝雙馨都是騙人的。人格與藝格總是割裂的,你見過幾個藝品就是人品、人藝俱佳的好人呢?沒有吧?有!不是沒有,但大多數都是文字中的表述,碼字者的造神運動。豈不知,最後碼字者也總在被自己所造的虛假的“神”的淫威下,了無尊嚴的活。

手機是一部電影。當然,站在藝術的角度,《手機2》絕對讓我期待。因為,我從《手機1》中,看到了馮導的功力,還是非常老辣的,眼睛還是非常犀利的。畢竟,有一說一的嚴守一,臺上臺下的兩道風景,兩種人格,是這個現實社會人格割裂的寫照。期待嚴守一,也就是期待自己對自我靈魂是否如一的一種反思,是對自我靈魂的一種美好期盼。雖然我喜歡言行如一、臺上臺下一致的嚴守一,這就是我的中國夢。但這個夢,卻是荒誕的,你期望嚴守一言行如一,臺下臺上一致,那你還不如要了他的命,你還是人嗎?你如果還是人,那你就不要期望值過高,因為他要活,而且想要活的很好。

所以,說一句不好聽的話,你的要求過高,是在斷人活路,斷人財路。斷人財路對方只是損失一些錢財,但斷人活路,你是讓別人去死呀?所以生活中多是臺下的嚴守一,有一說一,沒一說二。而臺上都是夢裡的嚴守一,虛與委蛇,屈膝逢迎。

如果人人心中都還保留著臺上嚴守一的美好,那就不要管他崔馮如何的恩怨,打的如何不可得開交,因為這不是他們的錯,而是社會的病。他們都是加害者,也都是受害者。他們都是既得利益者,也都是犧牲品。當你明白了這些,我想,還是貢獻給馮小剛一張電影票吧,去看看他的嚴守一是否還在臺上冠冕堂皇,臺下虛情假意。如果心中還幻象著臺下的嚴守一的虛假繼續能為自己帶來好處,那也去貢獻給小鋼炮一張電影票吧,讓他在票房的滿足中,墮入慾望紅塵不得翻身。

因為《1942》帶給我的驚喜還沒有完全消失,《老炮》還讓我對他存有一些敬意,《我不是潘金蓮》讓我看到一絲人性的堅持,但願,有一說一的嚴守一,真的在《手機2》中,能心口如一,為這涼薄的世態,挽回人的一點尊嚴,撿拾起自己即將墮落還沒有完全墮落的靈魂,真正的進入不是傳說中的自由天空。


昊愚堂夜畫


並不期待。《手機2》殺青是意料之中,馮小剛等人根本不會停拍。且不說以馮小剛死到臨頭還嘴硬的性格,他不會服軟。最主要的是利益會嚴重受損,如果停拍就意味著認下了崔永元說的一切,電影的前期投入全部打水漂,後續圈錢都會受影響。所以,在當時輿論一邊倒的支持崔永元的情況下,馮小剛是咬著牙,硬著頭皮繼續拍,邊拍也是邊計劃著反擊。直到電影殺青,馮小剛終於覺得是打臉崔永元的時候了。立馬祭出“十問”,一方面聲討崔永元,一方面為《手機2》炒作,造勢。

但這反而點燃了崔永元的鬥志。兩方對戰,最怕一方不接招。之前都是崔永元在唱獨角戲,曲高和寡,聲音漸小。如今馮小剛主動接招,正好給了崔永元新的戰場。從崔永元舉辦的回應徵文活動看,高手在民間,給馮小剛的連環炮是一炮又一炮。究竟最後誰贏誰輸,公道自在人心。

而且,現在的好電影那麼多,都看不過來,誰還會期待這麼一部不討喜的影片呢?(D)


捕魚小分隊


關注令狐伯光,帶你瞭解中國影視娛樂大小事!

馮小剛《手機2》前兩日已經正式開機,導演馮小剛,編劇劉震雲,《手機1》演員陣容全部迴歸,還有崔永元罵馮小剛“渣子”一事,倒也引起一陣關注,此事便不再多講。


馮小剛由於種種原因,一直不停的炮轟別人,在中國有著“小鋼炮”之稱。喜歡馮小剛作品的影迷有很多,討厭馮小剛為人處事的路人也不少。在《芳華》過後,馮小剛《手機2》正式開拍。

不過,如果站在中國電影的角度上面來講,馮小剛的《手機2》,確實還是頗為值得期待的,原因何在。


中國大銀幕上的電影題材,一向是各種ip翻拍氾濫,古裝歷史片氾濫,青春愛情片氾濫,喜劇功夫片氾濫。真正反應當代現實,帶一點軟科幻類型,還有著諷刺的黑色喜劇電影,這已經不是鳳毛麟角,而是絕對的獨一無二。

馮小剛《手機1》是什麼樣的內容,雖然本片跟科技沒有多大關係。但卻講述了手機的發明,科技帶來溝通的方便,卻讓人與人之間在情感,和生活上遭受到巨大的考驗。在劉震雲的劇本,馮小剛早期《甲方乙方》等片的黑色幽默喜劇之下。


《手機1》有一種強烈現實隱喻,卻用黑色幽默表達出來的優秀喜劇片,以及劇情片。很多優秀的臺詞,到現在都沒有過實,相反能夠會心一笑。


當下人們已經無法離開社交網絡,都已經成為生活一部分。無數新聞報道,也有各種因為手機,導致的啼笑皆非,甚至付出性命的新聞。《手機2》具體劇情還未可知,但按照馮小剛《手機1》的特點,一旦結合當下現實,必然是一部優秀的現實黑色喜劇。

這在中國電影題材上面,不管是張藝謀古裝歷史題材《影》,姜文的民國武俠《邪不壓正》,徐克的古裝奇幻《狄仁傑之四大天王》等第五代大導演,或者,擴大到整個中國電影導演。


馮小剛的《手機2》,從題材上面來看,基本都做到獨樹一幟,獨一無二,如果能夠像《芳華》一樣拍好,自然非常值得期待。


更多關於馮小剛電影的問題,歡迎大家關注討論!!!


令狐伯光


剛才馮小剛導演發了文章,十問崔永元,兩人隔空交火,引起全國吃瓜群眾圍觀,本賬號也發表自己的觀點,觀點只代表自己不能代表任何人!馮導這次失策了,崔永元和馮小剛的矛盾顯現兩人的格局不一樣!崔永元說的是公,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社會不良現象,如果改善了對整個社會風氣都好,馮小剛針對的是他個人的問題,自己的名譽地位,自己老婆的面子,自己和公司的錢!這點看,馮導還需要加強內功的鍛鍊,作為一個在社會上有影響力的知名人士,格局應該大一些,正面一些,觀眾才會認同你的為人,最後認同你的電影,這些先後次序一定要搞清楚!馮導拉拉雜雜說了十條罪狀,看內容多是新戲準備上演了,現在搞些新聞,電影又要大賣了,又可以賺很多錢,這十問就是一個免費的廣告!但崔永元說的,很多明星沒有交稅的問題,馮導一點也沒有交代,陰陽合同也沒有交代!

交稅是什麼?!是國之根本!國家拿到稅收後,給人民群眾補貼各種開支,給社會上低收入的人補貼,建學校搞義務教育,建軍事現代化,改革軍事,提升戰鬥力,納稅是每一個公民都要盡的義務!不交稅就是和整個社會過不去!自己佔有大量金錢卻不願意給底下階層付費!這些人還是呼風喚雨,影響社會輿論的一群人,引領社會風氣的一群人!大家說是否需要整治一下!建國多年,國家重點在經濟上,吃飯上,精神上的方面沒有精力調控,相信現在是時候了!!我雖然收入微薄,但我納稅我光榮,你們這些明星大款,資產很多都轉移到國外,在外面有豪華別墅,國內名車美女無數,國家認可你們的業務,給你們賺錢,你們賺了大部份窮人的錢後卻不納稅,不納稅也就算了,很多人現在都偷稅漏稅,但別人不吭聲、低調!我們都默認這種不公平現象。但現在別人說你漏稅了,拿出證據了!你怎麼還好意思高調十問崔永元呢?!小偷偷了東西還懂得躲起來,你馮導怎麼就這樣牛呢?!就仗著自己以往的成績就能違法?腦袋裡全是錢錢錢!是不是腦袋灌水了!崔永元說的事情他自己沒有任何收益,只有傷害!得到好的結果是社會良知的勝利,是社會的進步!是人民群眾受益、國家受益!怎麼你這樣一個大導演都不能明白這些小道理!以私懟公、以錯捍正,歷史告訴我們,這樣都是會失敗的,不要把自身的一點損失看得太重,否則會前途盡毀!無論你多牛,以往有任何成績,你都不能和國家大政方針相逆!現在改正,誠懇道歉還來得及!現在社會風氣浮躁不安,奇談怪論、騎牆觀望風向的大有人在,沒有人敢說真話,導致社會很多畸形現象,我支持崔永元,也希望馮導只是喝了酒,一時糊塗,我們給機會他改正!


皇帝的新衣


這幫傢伙太噁心了!分享 多年前的小崔說事節目上, 劉震雲的一番話就看出了他的人品, 難怪如今崔永元罵他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Y0MTYzMTQ5Ng==.html?x&sharefrom=android



巨蟹甘


我不期待《手機2》。我原本就不愛看國產電影,即使是西遊系列這類奇幻題材,看了一遍也就不想看第二遍。主要是因為女友要求我看,我陪著看而已。就是國外的電影,我也不太愛看。只有極少數喜歡,比如《至暗時刻》,《至愛梵高·星空之謎》等少數幾部。

馮小剛的電影,和以前進步還是有的,比如被熱捧的《芳華》,總體還算不錯,但也沒有本質的突破,總覺得缺了一點什麼。我覺得,《芳華》比不上《無問東西》,只能算二流的電影,而《無問東西》是準一流的電影。

陳凱歌,張藝謀,他們近年來的藝術特徵,就是追求絢麗壯觀的色彩。張藝謀的《英雄》《滿城盡帶黃金甲》,陳凱歌的《貓妖傳》,莫不如此,但是他們的電影情節故事太過蒼白,沒有真正的內涵。在情節故事方面,馮小剛比他們二人強一點。不過,我還是不會去看《手機2》,因為我不太感興趣。

所以,如果女友不邀請我去看,我不會主動去看《手機2》。而且一張電影票幾十元,有這個錢,我可以買一兩本書看看。書放在家裡,隨時可以翻閱,而電影看了一遍,就過去了。


懷疑探索者


期待,為什麼不期待呢?《手機2》值得一拍。這些年,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支付功能,朋友圈,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圍繞這些的故事很多。馮小剛黑色幽默的風格,能給這一題材增色不少。其中,最大特點就是映射人和社會中的不良風氣。我們會在笑聲中感悟人生吧!也會在感動中感嘆生活如此現實。絕對是一部,喜劇色彩濃郁,諷刺意味深長,而且有些小小感動的好電影。華誼兄弟出品的片子還是不錯的。什麼都是要一分為二來看,何況現在稅務總局並沒有宣佈調查結果,我們還是拭目以待理性認知吧!


今生177412303


我沒病,所以我會去看《手機2》。硬要把一個娛樂片說成是 心懷叵測這不是腦袋有問題麼?當年《手機1》客觀上還起到了宣傳《實話實說》的作用呢。哪個觀眾看了《手機》後會認為崔永元有小三?這樣想問題是腦袋發育不良麼?

本來想去看《邪不勝正》的,網上很多人說看不懂,可崔永元看懂了,主動擔當原型人物……弄得我一點興趣沒有了。不用看肯定是神經兮兮的影片。

再說《您一定不要錯過》的票房。總說是娛樂圈陰謀,不給排片,所以票房差。我想問問,全國1000場次,上座率不到10%,哪家電影院會增加排片?黃金時間段的場次都不能坐滿,誰會增加場次?看看《我不是藥神》黃金時間都是爆滿啊~

別總拿人民群眾的呼聲來說事,票房已經說明了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