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急性心力衰竭(全)

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和(或)加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可表现为急性新发是或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

一、临床分类:

1、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心肌负荷加重,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骤降,肺循环压力忽然升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出现急性肺淤血,肺水肿,并可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综合征。

2、急性右心衰竭:右心室心肌收缩力急剧下降或右心室的前后负荷忽然,加重引起右心排血量急剧减低的临床综合征。

3、非心源性急性心衰:常由高心排血量综合征、严重肾脏疾病(心肾综合征)、严重肺动脉高压等所致。

二、严重程度分类

Killip分级是用于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时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

Ⅰ级:无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与体征。

Ⅱ级:有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肺部50%以下肺野湿性罗音,心脏第三心音奔马律,肺静脉高压胸片见肺淤血。

Ⅲ级:严重的心力衰竭临床症状与体征,严重肺水肿,肺部50%以上肺野湿性罗音。

Ⅳ级:心源性休克。

三、临床表现: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呼吸频率长达每分钟30到40次,强迫座位,面色灰白,发绀,大汗,烦躁,同时频繁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极重者可因脑缺氧而致神志模糊,发病一开始可有一过性的血压升高,病情如未缓解,血压可持续下降直至休克,听诊时两肺满布湿性啰音和哮鸣音,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率快同时有舒张早期,第三心音奔马律,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肺部x片显示:早期间质水肿时,上肺静脉充盈肺门血管影,模糊,小叶间隔增厚,肺水肿时表现为蝶形肺门,严重肺水肿,时为弥漫满肺的大片阴影,重症患者采用漂浮导管行床边血流动力学监测,肺毛细血管切压,随病情加重而增高,心脏指数则相反。

急性左心衰竭时的缺氧和严重呼吸困难,是致命的危险,必须尽快缓解。

1、基本处理:

⑴体位:半坐位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

⑵吸氧:立即高流量鼻导管给氧,严重者采用无创呼吸机,维持持续加压或双水平气道正压给氧,增加肺泡内压,即可加强气体交换,又可对抗组织液向肺泡内渗透。

⑶救治准备:静脉通道开放,留置导尿管,心电监护及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等。

⑷镇静:吗啡3-5mg静脉注射,不仅可以使患者镇静,减少躁动,所带来的额外的心脏负荷,同时也具有舒张小血管的功能,而减轻心脏负荷。

⑸快速利尿:呋塞米20-40mg于两分钟内静脉注射,四小时后可重复一次。

⑹氨茶碱:解除支气管痉挛,并有一定的增强心肌收缩,扩张血管外周血管作用。

⑺洋地黄类药物:毛花苷c静脉给药最适合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并心室扩大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者。

(二)血管活性药物

1、血管扩张剂

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小剂量慢速给药并合用正性肌力药物。

⑴硝普钠:为动静脉血管扩张剂。

⑵硝酸酯类:扩张小静脉,降低回心血量。

⑶α受体拮抗剂:选择性结合α肾上腺素受体,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后负荷,并降低肺毛细血管压,减轻肺水肿,有利于改善冠状动脉供血。

2、正性肌力药物

⑴β受体兴奋剂:小到中等剂量,多巴氨可通过降低外周阻力,增加肾血流量,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而均有利于改善AHF病情。

⑵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米力农皆有正性肌力及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的作用。

(三)机械辅助治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可用于冠心病急性左心衰患者。

(四)适应因治疗:应根据条件适时对诱因及基本病因进行治疗。

心内科——急性心力衰竭(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