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有个“伊斯兰风情”的回族村,周末去采葡萄、摘荔枝、看社戏

莆田有个“伊斯兰风情”的回族村,周末去采葡萄、摘荔枝、看社戏

莆田有个异域风情的回族村,周末去采葡萄、摘荔枝、看社戏....

图:阁楼书生

宋代的莆田,就有定居着充满异域风情的回族村落,此刻,终于呼吸着热烈空气,碎玉般的阳光洒落在这世上最古老的果种,是的,葡萄熟了!在双福村,吃着身体里本来就有酒成分甜蜜水果,再看一场社戏,不为醉你,只为醉我自己。

‍/伊斯兰风情的回族村,站着700年的荔枝古树/‍

莆田有个“伊斯兰风情”的回族村,周末去采葡萄、摘荔枝、看社戏

在涵江白塘镇的一个小村落,双福村,位于涵港大道边上,回族占村总人口的90%,村里大部分人姓郭,相传是唐代郭子仪之后。

莆田有个“伊斯兰风情”的回族村,周末去采葡萄、摘荔枝、看社戏

少数民族村,对绝大多数莆田人来说都是显得有点神秘。 双福村底蕴深厚,传统古厝遍布,遗迹众多,村中还遍植荔枝树,穿村而过的河道边上,有数十棵百年古荔,树龄最大的有700多年。

莆田有个“伊斯兰风情”的回族村,周末去采葡萄、摘荔枝、看社戏

双福村的牌坊,带着显著的民族特色,肃穆优雅。

莆田有个“伊斯兰风情”的回族村,周末去采葡萄、摘荔枝、看社戏

双福村的河道景观,堪称莆田最别具风情,充满伊斯兰特色。

莆田有个“伊斯兰风情”的回族村,周末去采葡萄、摘荔枝、看社戏

这些建筑,主题色为清一色白,采用了大量的拱形、穹顶以及特色的桃尖形曲线,错落有致,穹顶上方有新月,漫步其间,别有滋味。

莆田有个“伊斯兰风情”的回族村,周末去采葡萄、摘荔枝、看社戏

但是因自入莆以来,数百年他们都与汉族共同生活,他们的生活习惯基本上全部汉化,包括信仰也本土化。村中随处可见村民供奉的宫庙,村民或以捕鱼为业,或以种田为生。

/用一颗颗饱满的葡萄,喂饱我的胃/

莆田有个“伊斯兰风情”的回族村,周末去采葡萄、摘荔枝、看社戏

正值7月,挂满枝头的甜蜜,一串串袭来,看的心痒痒,忍不住想把它击落。

莆田有个“伊斯兰风情”的回族村,周末去采葡萄、摘荔枝、看社戏

葡萄,这个世界上最古老,分布最广的国种,从青涩,一步一迟疑,到美和甜的累计。

莆田有个“伊斯兰风情”的回族村,周末去采葡萄、摘荔枝、看社戏

小孩子见到这个场景,估计都撒欢的跳,眼珠子瞪着,好像瞪着就能把葡萄瞪下来,摘葡萄大概是最好的亲子方式,自然,天真,两眼放光。

莆田有个“伊斯兰风情”的回族村,周末去采葡萄、摘荔枝、看社戏

图:阁楼书生

徐徐的凉风下,置身于葡萄园中,空气中弥漫着葡萄的香气,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

‍/夜幕下,看一场久未谋面的社戏/‍

莆田有个“伊斯兰风情”的回族村,周末去采葡萄、摘荔枝、看社戏

初夏夜幕下,双福回族村荔枝红了,社戏开演了。

莆田有个“伊斯兰风情”的回族村,周末去采葡萄、摘荔枝、看社戏

褪去暑气,老人家们自带板凳椅子,看古老的社戏,周末的白天摘好葡萄,采完荔枝,再来回味下久未谋面的社戏,感觉应该挺好。

莆田有个“伊斯兰风情”的回族村,周末去采葡萄、摘荔枝、看社戏

在这个回族小村落,许多年之后你会发现,骑快马飞奔的人和坐在牛背上慢悠悠赶路的人,都愿意回到村庄里,老态龙钟的坐着闲聊。

这样异域风情的村落算是周末的一个好去处,带上一家老小,回味着自然给予的恩赐,体验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村时光,自然成气息,故事变回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