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收縮國際業務:對內需盈利對外應對法律、競爭

ofo收縮國際業務:對內需盈利對外應對法律、競爭

ofo退出美國等多個國際市場

鳳凰網科技訊 據《財富》北京時間7月27日報道,ofo在大幅縮減國際業務,包括暫停在美國的服務。此舉是全球出行市場競爭的最新結果,阿里巴巴、騰訊、Uber和Lyft是全球出行市場競爭的主要參與者。

去年夏季,ofo在西雅圖投放1000輛自行車,正式進軍美國市場。當年,它在美國30個城市投放4萬輛自行車。ofo今年6月還表示,它希望今年底進入100個美國城市。

ofo上週宣佈美國業務將進入“休眠模式”讓人頗感意外。由於停止開展業務,ofo將裁減掉100名員工中的70人,已有3名美國高管離職。

ofo將關停美國業務的原因歸咎於本地法律。它在一份聲明中稱,“ofo已開始對市場進行再次評估,它們不利於綠色、環保的全新出行方式,我們將優先推動能自我發展的市場的增長。”

在中國,由於監管相對寬鬆,ofo和摩拜單車通過投放大量自行車獲得主導地位。

共享單車在中國的成功,並未為它們進入美國市場帶來便利,美國立法者對在中國大行其道的無樁共享單車模式持謹慎態度。

大多數美國城市都還只是在試驗共享單車模式,限制了企業能投放自行車的數量。例如,在華盛頓,ofo被限制只能投放400輛單車,遠低於獲得規模效益所需要的數量。

美國自行車共享領域領頭羊是Motivate,最近以2.5億美元將公司出售給Lyft,並更名為Lyft Bikes。它佔領著80%的美國單車租賃市場

提供不同模式單車共享服務,有實力與Motivate叫板的是一家被稱作Jump的公司。Uber今年4月斥資2億美元收購了Jump。

在中國,ofo和摩拜單車成為騰訊和阿里巴巴在競爭中的代理人。

阿里巴巴今年3月投資ofo,併成為重要股東。在上幾輪融資中,螞蟻金服和打車巨頭滴滴出行進行了合作。

為了實現盈利目標,ofo已經快速退出多個國際市場,其中包括美國、以色列、澳大利亞、德國、印度大部分地區和英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