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促節點-爆款單品站內內容投放策略(京東)

內容營銷目前是一大潮流和趨勢,那麼大促節點的內容也不應缺席,但由於大促時間的特殊性,內容營銷的投稿策略與日常投放是有較大區別的,下面就給大家詳細講解一下,大促期間的內容營銷應該怎麼玩?

四大時間段

大促節點-爆款單品站內內容投放策略(京東)

首先要分清大促的時間節點,我們拿618舉例: 大家可能比較疑惑為什麼預熱期要提前這麼多,這是為一部分日常很少做內容的商家考慮,大促期間,根據現在的bi推送邏輯來說是一個需要拼素材量的時期,所以之前內容做的少,素材量少的商家,需要提前把素材基礎打好。

1.種草期

大促節點-爆款單品站內內容投放策略(京東)

同樣舉例618時期,5月份一過,除了急需的快消品,大家都會等待618比較好的優惠活動,這段時間消費者會做大量的對比工作,去確定618時期要購買的目標商品,所以此時是一個重要的種草時期,此時如果產品在消費者面前大量的曝光,去做一個正面的宣傳,會給消費者留下比較好的印象,再加上618時期優惠的活動,就比較容易促成轉化。

2.爆發期

大促節點-爆款單品站內內容投放策略(京東)

預熱期與種草期的內容投放已經很大程度的決定了爆發期的內容效果,首先佈局渠道一定儘可能的廣,其次內容深度與優質度要有保證,這樣才能在爆發期有足夠的爆發力度與長度。

3.返場期

大促節點-爆款單品站內內容投放策略(京東)

我個人覺得,內容營銷是不存在返場期的,內容營銷本身就有一個比較長期的展現效果,如果商家只是為了大促節點的一個效果,返場期根據產品屬性簡單投放一些內容就好。

四大策略

清楚幾個時間階段,再為大家分享幾個大促節點的內容策略:

1.打造爆文

大促節點-爆款單品站內內容投放策略(京東)

大促期間只是鋪量,廣度雖然有了但是高度不足,需要一些爆文去支撐,爆文打造是有一些技巧,可以人為的干涉。首先爆文打造都是由一個優質的標題開始,優質標題的判斷標準就是看到後有沒有點擊的慾望,一個標題10個人看,6個人想打開就是一個優質的標題了。然後就是內容,內容形式可以多樣,乾貨、攻略、趣聞都可以,目的只要一個,就是增加瀏覽者的停留時長,當前文章的bi邏輯,瀏覽者的停留時長對文章的加權較高。同時文章的評論和點贊也會為文章加權,所以我們可以在文章裡添加一些話題性的內容,例如第一次下廚遇到那些囧事等等,引導瀏覽者自發去評論。

(特別聲明:所以提到的bi邏輯,都是通過機構分析大量文章數據得來,非官方數據)

下面給大家展現一些各個類目的爆文易打造的素材形式:

大促節點-爆款單品站內內容投放策略(京東)

大促節點-爆款單品站內內容投放策略(京東)

大促節點-爆款單品站內內容投放策略(京東)

大促節點-爆款單品站內內容投放策略(京東)

2.渠道精準投放:

大促節點-爆款單品站內內容投放策略(京東)

策略二就是在於大促期間各個渠道投放策略,不同類目、不同渠道之間的側重點不同,需求甚至是有交叉的,所以希望大家對比上圖,分析自己產品的投放策略。

3.私域粉絲收割

大促節點-爆款單品站內內容投放策略(京東)

私域的吸粉與粉絲運營現在也是廣大商家面臨的一大難題, 如何利用大促節點去吸粉和激活沉默粉絲,其實很簡單。

首先大促期間的一個特殊性要利用好,日常消費者瀏覽產品時,看完產品描述要麼購買要麼關掉,但是大促期間大家都習慣性的再進到店鋪去看一下有沒有一些優惠活動,這是如果大家把關注店鋪領劵、抽獎等等活動放到首頁輪播圖,可以起到一定的引流作用。

但是單純的站內發聲難免有些薄弱,更希望大家通過一些站外大的發聲途徑,官微也好,大的KOL也好,把站內的活動做一個大的傳播,既能吸粉又能激活部分沉默粉絲。

4.品牌合作

大促節點-爆款單品站內內容投放策略(京東)

基於現在的渠道規則,清單選品不低於16個,同品牌或者同店鋪選品佔比不能超過50%,且前三位選品不能是同一店鋪或者同一品牌,單品牌做容易造成資源浪費,可以進行品牌聯合,假設單篇清單報價600,三家品牌一起承擔單個品牌也就200的費用支出。既能有效避免競品問題,又能分擔費用,降低投入。

那麼品牌合作的流程又應該注意那些點,請往下看:

大促節點-爆款單品站內內容投放策略(京東)

非競品品牌這點就不用過多闡述了,產品的關聯度儘可能的高,手機品牌最好找一些手配或者電腦平板類的,比較容易構架場景的產品聯合,產品的熟悉不要相差太遠,例如啤酒和紙尿褲這種,渠道很難審核通過。

類目投放比例&注意事項

聯合產品的價位段與注意消費人群一定要儘可能的相似, 這樣才能起到一個相互推動轉化的作用,如果兩個產品的消費人群完全不重合,那麼不僅起不到好的作用,甚至會起到反作用。

說完這幾個618時期的兩個大的重點,再說一下具體到各個類目的一些投放比例和注意事項。

1.電腦數碼投放分佈:

大促節點-爆款單品站內內容投放策略(京東)

預熱期為素材積累期均衡投放,內容排布種草類與導購類各50%比例,種草期還是多鋪設熱點類的長文,流量搶奪才是這個時間節點的重點,等進入了爆發期,那麼久需要導購內容的割草了,同事深度測評類的長文也要注意鋪設。返場期只需要簡單的投放一些導購內容就足夠了。

2.家電投放分佈

大促節點-爆款單品站內內容投放策略(京東)

家電類其實和電腦數碼是很相似的,唯一的區別就在爆發期的一個處理,因為不是所有的家電產品都適合做測評,所有選購攻略(類似選購微波爐,這五個坑千萬不能跳!之類的文章)給到了一個更大的佔比,目的是一樣的,都是為了對消費者的購買決策起到推動作用。

食品、消費品投放分佈:

大促節點-爆款單品站內內容投放策略(京東)

食品消費品等快消品的投放思路就完全不同了,快消品的購買並不需要太多的決策,所有種草的內容可以相對的少的投放,更多的資源要嚮導購類的資源傾斜,甚至種草期也要注重導購文章的鋪設,因為快消品的購買出發大批量,不然是沒有必要等待一些優惠活動的。

3.時尚投放分佈:

大促節點-爆款單品站內內容投放策略(京東)

最後說一下比較特殊的時尚類,時尚類產品主要針對女性客戶群,更多的是注重一個使用體驗,所以長文類能比較容易描述產品體驗和場景構建的內容應用多投放,尤其是測評類,需要多下功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