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往事:故乡的老浮桥

在我小时候,巢县还只是一个方圆仅十多华里的小县城。高大厚实的古城墙环城矗立,城墙四方各有一座雄伟壮观的大城门楼子。虽然后来城楼拆除,但每当我穿过残存的拱形门洞,就不由想起古朴典雅的城门楼子。

巢湖往事:故乡的老浮桥

我记得当年东、西、南三座城门之间,还各有一座较小的城门楼,所以有“大东门、小东门、大南门、小南门、大西门、小西门”之称。据说大西门外的出口直通长江,清澈的护城河水欢快地绕城流淌,给整个小城带来勃勃生机。东、西、北三座大城门下的小河上各建有一座连接两岸的石桥,行人走起来十分的方便。

巢湖往事:故乡的老浮桥

最让我怀念的是,南门外宽阔的天河河面上,有一座由十几条大船连接在一起的浮桥贯通两岸。船面上用木板铺就一条中央大道供人走车行。人与手推车,自行车在上面行走时与踩在马路上一样平稳踏实,若是汽车开过来时,重压造成船身晃动,就没那么安稳了。特别是载重的大卡车,一开上浮桥,船身就剧烈地下沉,激起白色的浪花拍向河岸。车子越往河中间,船身就沉得越厉害,浪花也变成高高的水柱砸向河面,桥身晃晃悠悠,让行人感到颤颤惊惊。尽管卡车开上河岸绝尘而去,浮桥两边水面上的浪花依然翻腾不息,久久不能平静。其实,虽然长长的浮桥随着卡车的开动而此起彼伏,但坚固的船身紧紧相连,加上管理人员现场指挥,仍是十分的安全的。

巢湖往事:故乡的老浮桥

这座浮桥建立,使南北两岸终成通途,成为连接巢南和巢城的交通要道。浮桥的南端是广阔的巢南农村,北端紧邻沿天河而建的西河街和东河街。街上绸缎布庄、茶馆酒楼、米行盐铺、毛笔店、书店、药店、医院、酱坊、南货店、银匠铺、铁匠铺、木匠铺、篾器店、澡塘子,剃头店等,一家挨着一家。西河街的吴仁和蔡鼎康两家实力雄厚的糕饼坊,所产的麻饼、烘糕、玉带糕名扬四方,茶馆酒楼当属富春楼首屈一指,茶点酒菜,美味佳肴,临窗观河,别有一番情趣。每天清晨,浮桥上就穿行着到西河街赶早集人们,挑柴卖菜的、牵牛赶猪的、置办南北广货的……,十分热闹。商铺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狭窄的街道上人头攒动,人气如潮,构成了一幅活生生的巢县版的“清明上河图”。

巢湖往事:故乡的老浮桥

当时的天河又是连接裕溪河和巢湖的交通要道,每天浮桥两边都聚集着许多过往的商船,桅杆林立,帆篷交错,等待着“开浮桥”放行。所以,无论是风和日丽,还是寒冬酷暑,每天傍晚五点整,浮桥管理人员和船工们就准时来到浮桥上,喊着高昂的号子,齐手奋力拉开最中间的几艘大船,让出宽阔的河面,让两边停泊的船只鱼贯通行。此时,站在高高的卧牛山上眺望天河,只见天河岸边屋顶上露出的白帆缓缓流动,便是古巢城著名的八景之一“屋内行舟”,这独特的风景让无数文人墨客留连忘返,也让游人赞叹不已。

巢湖往事:故乡的老浮桥

当然,开浮桥时,过往的行人,车辆都被堵在两岸。人多车稠,越聚越多,不一会儿就黑压压一大片了。直到船只全都扬帆远去,船工们再次拉动大船,把浮桥重新合上,焦急的人们才能蜂拥而过。

巢湖往事:故乡的老浮桥

怀念巢县老浮桥,当然不会忘记我童年与浮桥有关的趣事。那时,我家住在小东门老商业局宿舍大院里。由于子女众多,小时候我家里真的很穷,3分钱一支的冰棒也不舍得买。在路上看到别人吃冰棒,就跟在后面拣人家扔掉的冰棒棍。那时的冰棒棍子都是竹子做的,100根冰棒棍子就可以换到一支冰棒,但必须要到座落在浮桥南岸的、本县唯一的冰棒厂里才可以换到。

巢湖往事:故乡的老浮桥

那天,我好不容易凑齐了100根冰棒棍子(那时拣冰棒棍的小孩太多了),一放学我就背起书包,急急忙忙奔过浮桥来到冰棒厂。换冰棒的叔叔见我满头大汗,特意给我挑了个大的。我接过冰棒用手帕包好,说了声“谢谢”就急忙向门外奔去。我一心想在“开浮桥”前赶往城内,把冰棒送回家给母亲和妹妹吃。以我奔跑的速度,不用十分钟就可赶到家,结满了霜的冰棒还不会化。岂料刚踏上桥头,就见桥中央人声鼎沸,船工们正熟练地往大船上套绳子,紧接着震天的号子就有节奏地响了起来。我连奔带跑赶到桥中央,两艘大船已被拉开。望着流淌的河水,我一下子瘫坐在桥上。偏巧那天浮桥两边停泊的船只特多,等通行完时,已经七点多了。虽然是昼长夜短的夏天,浮桥合拢时,天已擦黑了。我在最后两艘大船渐渐靠近时就一步跳了过去,飞快地往家中跑去。母亲的一顿揍,自是免不了要挨的了。

巢湖往事:故乡的老浮桥

斗转星移,家乡巨变。如今作为南北枢纽的浮桥已变成宽敞坚固的钢筋水泥桥。昔日汽车过浮桥时激起的白色浪花和水柱,“开浮桥”时悦耳动听的船工号子和人挨人挤的热闹场面已荡然无存。但故乡的老浮桥为小城增添的独特风景,西河街早市繁华热闹人声鼎沸的场面,依然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想起当年住在简陋甚至漏雨的小房子里,是那么的梦想有一天能住上高楼大厦,可如今住上了高楼大厦,又无限地怀念往日的古香古韵,人有时真的很矛盾。不过,有这么美好的记忆,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2017.7.27于北京

最忆是巢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