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溪口:民國風 山水繞 佛音飄

2007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啟動實施中心鎮培育工程,為加快中心鎮轉型發展,懷著“讓農民在家門口過上城市美好生活”的美好願望,2010年底起省委、省政府分別在省級中心鎮和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城擇優選擇集聚輻射能力作用的特大鎮和縣城創新開展小城市培育試點,加速新型城市化,至今已開展3輪,在全省佈局了69個試點,它們猶如一顆顆明珠鑲嵌在富饒的浙江大地。

今年正值改革開放40週年,為了宣傳好小城市培育試點成效,為小城市培育增添正能量。特別推出“踐行八八戰略·獻禮改革開放40週年”浙江小城故事系列宣傳報道,錨定小城市,筆墨大繁華。

奉化溪口:民國風 山水繞 佛音飄

溪口,素有“蔣氏故里、彌勒聖地、山水天堂”之美譽,是寧波市唯一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據傳當年宋仁宗夜裡做夢,夢見暢遊了一座風景如畫的大山。醒來後,立即命畫師按夢中所見作畫,並下旨呈送全國各地名山畫圖用來對照。當對到“雙流效奇,珠林挺秀”的奉化雪竇山圖時,當即認定這就是他夢裡所遊之山。遂傳聖旨,免除徭役,禁止採伐,以護山林美景。後南宋理宗趙昀為紀念此事,書“應夢名山”四字賜予雪竇寺。

奉化溪口:民國風 山水繞 佛音飄

相對“應夢名山”的傳說,溪口“小城市”的培育歷程也一樣引人入勝。自2010年被列入浙江省小城市培育試點以來,溪口按照“東城西遊、一心兩翼”的總體佈局,聚焦“中國佛教五大名山、海內外著名旅遊目的地、特色產業集聚區”三大功能定位,建平臺、招項目,優功能、提品質,強實力、保民生,抓改革、促服務,歷經七年建設,這座區域面積達38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10萬的旅遊型鄉鎮正破繭而出,向旅遊人氣旺盛、健康休閒宜居、經濟活力充沛、特色文化濃厚的中國健康美麗名城蝶變。

產業求變 重現民國風情

面對“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現狀,溪口按照“旅遊引領、產業支撐”的發展思路,狠抓招商,狠抓項目,持續推出第三產業基金、共享經濟小鎮等創新舉措,在保持旅遊服務、氣動元件、美容美髮、特色農業等傳統產業平穩增長的基礎上,新能源、文化創意、綜合商貿、養老養生、人力資源、金融服務等新興產業迅速興起。

鄭興能是民國風情街項目所在地的溪三村黨支部書記,他見證了原溪口賓館及周邊區域一步步從規劃、徵地、拆遷到現在施工建設的全過程。對此,他感慨萬千:“溪口賓館是溪口最早的一批酒店了,喏,賓館禮堂在這個位置,村裡好幾對新人就是這裡辦的喜酒,往事好像還在眼前,歷歷在目。”“但賓館年份長了,又破又舊,早就跟不上溪口的發展形勢了,現在全部拆了建‘民國風情街’綜合體,不但能彰顯咱這的文化特點,還是一個集休閒、購物、吃飯等功能的綜合體,村裡人都特別支持和期待。”

奉化溪口:民國風 山水繞 佛音飄

溪口1945商業街

民國風情街項目是溪口近年來小城市培育的一個縮影,展示著溪口產業求變、城市求強的強烈願望。溪口鎮發展服務辦主任韓涵介紹說:“目前轄區內,除民國風情街外,還有總投資40億元的恆大生態旅遊小鎮、總投資20億元的大愛特色養老書院小鎮和總投資50億元的商量崗森林度假區等項目相繼落地,整體經濟實力大幅提升。”事實上,近七年來溪口的變化是巨大的,生產總值從25億元增長到59.9億元,年均增長13.3%;財政總收入從3.2億元增長到6.75億元,年均增長11.2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由1.88萬元和0.63萬元提高到4.49萬元和2.53萬元,年均增幅分別達到13.23%和21.99%;三次產業比重從“7:52:41”優化到“10:41:49”。

山水之城 提升城市形象

溪口鎮銀鳳廣場建成於1997年,小城市培育第三年(2013)年開始改建,次年4月重新開放。說起它,家住隔壁中山社區的王阿姨就收不住話匣子了。“銀鳳廣場啊,我每天都要去的,我們排舞隊、太極拳隊、戲曲班每週不定期都要在那訓練、活動的呀。”話鋒一轉,“但是13年改造以前那跟現在是沒得比的,以前什麼景觀都沒有的,哪像現在有水、有亭、有迴廊、有電子顯示屏,多少舒服啦”。

而在四季青藤酒店總經理蔡明月看來:“溪口近些年的變化太大了,原來我們酒店前面是一個爛泥地的停車場,一到雨天整個停車場到處泥濘,車子開過泥水是到處亂濺,遊客行人都意見很大。現在好了,武嶺旅遊休閒廣場建好了,地下是停車場,地上是休閒廣場,晚上還能看音樂噴泉,連帶著我們酒店的生意都好了很多!”

奉化溪口:民國風 山水繞 佛音飄

武嶺廣場

的確,在大力推進旅遊項目開發建設的同時,溪口始終不忘基礎設施、配套功能和品質住宅等民生工程的建設投入,始終把民生改善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七年來,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3.85億元,新建了公共汽車站、自來水廠、公園景觀、環鎮道路、停車場等一大批市政基礎設施,公共停車位數量由900個增加到5500個,建成區面積也由6.3平方公里擴大到8.1平方公里,城市功能更趨完善,城市品質大幅提升。而隨著城市環境地改善,農民進城落戶的進度也在不斷加快,七年來,溪口的城市化率提高了17%。

彌勒文化 迸發旅遊活力

“這邊原來是上白蓄能電站的調蓄區塊,邊上還有個很大的石礦坑,由於處於鎮區郊區,環境髒亂差,村民群眾意見較大。2015年,政府通過整體搬遷附近的34家“低小散”企業,為浙江佛學院、彌勒聖壇等一批名山建設項目騰出空間。現在浙江佛學院已經落成辦學兩年了,邊上的大礦坑也正被改建成“下雪竇組團”的標誌性建築彌勒聖壇。未來這個區塊將變成溪口旅遊最高端、最熱鬧的、最富宗教色彩的區域。”每當有考察團來溪口考察名山建設時,寧波溪口雪竇山名山建設管委會名山發展局曹培珍局長總是如此自豪地向考察團介紹著。

奉化溪口:民國風 山水繞 佛音飄

浙江佛學院

浙江佛學院新校區是溪口名山建設的首個啟動項目,2013年經國家宗教局批覆同意籌備,2016年底正式成立,2017年9月建成開學,目前共有本科生、預科生和研究生200餘人。隨著浙江佛學院的落成,彌勒聖壇、永平寺、資福寺等名山建設項目快速推進,中國社科院佛教研究基地、彌勒文化研究基地也正式落地,《彌勒大藏經》編纂及“雪竇模式”研究等軟課題有序開展,溪口名山建設“一核一帶兩組團”的整體空間佈局基本成型,溪口旅遊在中國佛教五大名山的光輝下迸發出全新的發展活力。

改革創新 增強發展動力

2012年參加工作的溪口行政審批中心工作人員小徐,在談到小城市培育試點工作對溪口改革創新的影響時,感觸頗深。“近年來,我鎮的行政審批工作,無論從服務意識還是職業技能都有了長足的進步,特別是隨著‘最多跑一次’改革地深入實施,行政審批權限及服務加速整合。目前,全鎮共承接審批權153項、執法權112項,已公佈“最多跑一次”事項38項,日均受理服務審批事項339件,辦結率100%。”

奉化溪口:民國風 山水繞 佛音飄

任宋花海

在行政體制改革、旅遊投融資機制改革等方面,溪口更是積極探索,大步前行。2017年,溪口旅遊集團成功引入銀泰集團,通過混改成立了溪口旅遊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藉助市場之手助推旅遊發展。“混改後,溪口旅遊發展步伐明顯加快,旅遊經濟引領作用更加凸顯。今年1-5月份,全鎮共接待遊客290.78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5.46億元,分別增長13.76%和11.79%。增速明顯快於往年。”溪口旅遊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盛在談及旅遊體制改革時,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溪口鎮始終秉持“向改革要動力,向創新要活力”的發展理念,以改革創新為抓手,推動體制機制不斷完善,使小城市迸發新活力。近年來,在改革紅利的巨大誘惑下,中林集團、恆大、碧桂園、大愛城、儒意傳媒等國內知名央企民企紛紛搶灘溪口,助推溪口小城市建設步入發展的快車道。

剡溪九曲流淌千年,孕育了飽含彌勒文化與民國特質的人文溪口;小城市培育建設七年,塑造了融合創新精神與開放姿態的現代溪口。正如王安石描寫千丈巖的《觀瀑》中語:“拔地萬重青嶂立,懸空千丈素流分。”溪口這趟列車正以一往無前的姿態,承載著溪口人的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夢想,飛奔在小城市建設的大道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