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味蕖舊藏年畫展——桃花塢年畫

紀念郭味蕖誕辰110週年----郭味蕖舊藏年畫展

郭味蕖舊藏年畫展——桃花塢年畫

郭味蕖先生是近現代著名學者型藝術家,他的治學研究十分廣泛,涵蓋金石造像、建築雕刻、版畫年畫、美術史論、書畫鑑賞、書法印篆、文學詩詞等不同領域,其中木版年畫為重要方面。

受家鄉良好藝術氛圍的蒙養,郭味蕖從小就喜愛木版年畫這一民間藝術傳統,不僅逢年過節買來張掛,而且將其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深入研究,使其成為建國後此領域首批權威學者,不斷有文章在報刊上發表,直到《中國版畫史略》這部專著的出版。這是繼魯迅、鄭振鐸之後此領域研究中一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學術力作,郭味蕖為此投入大量心血,直到今天仍然閃耀著學術光彩,多次重印,2016年又入選上海書畫出版社首批“朵雲文庫學術經典”而再版。

為撰寫這部著作,郭味蕖專門收集了一批有代表性的地方年畫,同時也專程去了幾個主要產地與老藝人、老畫家切磋交流。尤其是對家鄉楊家埠的木版年畫情有獨鍾,他幾次去楊家埠考察,追溯其歷史,研討其近狀。在他的書中,他特別將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濰縣楊家埠三地年畫並列介紹;又在當年濰坊年畫風箏進京展時專門撰文在報刊發表,同時親自邀請專家學者出席研討會,為家鄉的這一藝術傳統鼓呼。而他在自己的中國畫創作中,也汲取了年畫的寶貴元素,如重彩單線平塗的運用、一些裝飾性的套罩,都來自於民間藝術傳統,豐富了他中國畫的創作,也為中國文人畫注入了別樣的風采。

今年是郭味蕖先生誕辰110週年,我們特別選取了一部分他遺留下來的年畫一併展出,為家鄉的年節奉上一份藝術賀禮。中國民間早就有“無畫不過年”之說,就借這些具有祈福、納祥意義的畫作,祝願大家新的一年闔家歡樂,心想事成!


桃花塢年畫

---摘自郭味蕖《中國版畫史略》

桃花塢是蘇州城內偏北的一條市街,是我國自明代以來,木版年畫的著名產地。

郭味蕖舊藏年畫展——桃花塢年畫

弘治十八年乙丑(公元1505年)時,名畫家唐寅(字子畏)曾在這裡建築桃花庵別墅。年久荒蕪,庵宅早成邱墟。天啟丙寅(公元1606年),後人又在此地建築準提庵,浚池時,得唐子畏《桃花庵歌》原刻石碑,及祝允明(字枝山)所寫的桃花庵石額。因奉唐子畏、祝枝山、文徵明三人像於內。當時有桃花塢、跳唐樓、度雲橋、瘞文塚、然燈塔、培蓮室、擊竹軒、醉月灣諸名跡。清代初年,尤侗、宋犖又復修桃花塢中的唐子畏祠墓,並建才子亭。復買桃數千株,雜植其地。清代中葉,孫星衍、唐仲冕又主持重修。因此桃花塢便成為蘇州的名勝。

郭味蕖舊藏年畫展——桃花塢年畫

現在蘇州市近於美術的一些手工業,如扇面扇骨和加工書畫箋等等作坊,都集中在這裡,而桃花塢的木刻年畫,更擁有輝煌的歷史,聞名全國。

郭味蕖舊藏年畫展——桃花塢年畫

根據最近蘇州市文聯同志們的調查,關於桃花塢年畫歷史的發展情況,僅能追溯到太平天國革命的前後。為了研究桃花塢年畫的發展過程,他們曾訪問過一位八十多歲的汪煥文先生。汪先生是蘇州玄妙觀三清殿的老前輩,三清殿是歷代專賣年畫的場所。據汪先生說,在太平天國革命以前,蘇州的年畫行業,就發展到了五十家左右。當時的年畫作坊,都開設在馮橋、山塘、虎丘和桃花塢一帶地方。太平天國革命時,清兵攻圍蘇州,馮橋、山塘一帶,被大火燒了七天。各年畫作坊所保存的年畫雕版,幾乎全部燒光,這是蘇州年畫發展史上的一次大劫。從此以後,年畫作坊就都遷到了桃花塢來。又說,桃花塢這地方,當時還出產一種紅色的泥土,可以製作顏料,畫工們為了就地取材,這也是願意集中到桃花塢來的重要原因。

郭味蕖舊藏年畫展——桃花塢年畫

由於戰火給予年畫業的損失,遷到桃花塢的年畫作坊,已經減少了許多。在太平天國革命以前,桃花塢等地出產年畫的著名老店有三合,就是柳雙合、謝義合、姚正合。柳雙合的後人,至今還在三清殿賣畫。後來最大的一家叫王恆興,他出版的年畫種類內容相當豐富,銷路也十分暢旺。據汪老先生講,當時的年畫從業員都是句容和溧陽人,並非蘇州本地人。那時最出名的年畫家叫蹺老錢,專畫工筆仕女如《紅樓夢》《西廂記》中的人物。蹺老錢的作品,汪先生曾保存著四幅《西廂記》,不幸在日寇戰火侵入蘇州時,也一塊兒和三清殿裡舊存的年畫同歸於盡了。

郭味蕖舊藏年畫展——桃花塢年畫

桃花塢在清代末年時最有名的年畫家,是吳嘉猷(字友如)和他的弟子們。吳友如畫年畫出名以後,曾被曾國藩招去畫過《湘軍攻戰圖》。後來這些畫家,便被聘往上海去編輯《點石齋畫報》和《飛影閣畫報》。因著他們所畫的東西大半都是現社會里的新鮮事物,所以深受到當時廣大群眾的歡迎。隨後,蘇州的雕版年畫,因為受了上海、廣州等地西法印刷的影響,市場橫被剝奪,便一蹶不振。

郭味蕖舊藏年畫展——桃花塢年畫

解放以後,桃花塢的年畫店,僅存王榮興、鴻雲閣等二三家。以王榮興為首,現在尚存有舊年畫雕版兩千多塊,可套印年畫二百多種。一九五二年,蘇州市文聯創作研究部,和桃花塢木版畫片號聯合印刷發行的《桃花塢木刻年畫選集》,和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印刷的桃花塢年畫,便是利用這些保存下來的舊版刷印出來的。 如一九五〇年,前蘇南人民美術工場曾幫著藝人們創作了一些新門畫。蘇州國畫研究會,也幫著創作了一套(八張)《太平天國在蘇州》的新年畫。一九五七年春,先後在蘇州、南京兩地,又舉辦了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展覽會,舉行了兩次專門會議,現在工藝美術局領導下,已成立了“桃花塢木刻年畫社”,在黨的“百花齊放”的方針下,有信心的繼續恢復和擴大生產,從此桃花塢的木版年畫,又重新走上了新的發展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