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非法博彩」向校園滲透|參與網絡賭球情節嚴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來源:中國青年報,原文刊載於《中國青年報》(2018年06月29日 08版),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見習記者:張奪

“足球反買,別墅靠海,啥都不說了,今晚天台風真大。”6月18日凌晨,世界盃E組巴西和瑞士踢平後,廣州大學生塗越(化名)在朋友圈發表了這樣的感言,後面跟著3個“大哭”的表情。

讓塗越“痛心疾首”的原因,不僅是因為自己熱愛的巴西隊首輪就發揮失常,更是因為他為此輸掉的1000元的賭注——這幾乎是這個大二學生半個月的生活費。今年世界盃開始前,塗越就被各網站鋪天蓋地的競猜信息吸引了,抱著“賭一把”的想法,他一連在手機App“競彩足球”下注了幾場看似穩贏的比賽。但小組賽的頻頻爆冷,讓第一次“賭球”的塗越損失慘重。

警惕“非法博彩”向校园渗透|参与网络赌球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隨著世界盃的來臨,大學生群體中也掀起了一陣足彩熱潮。6月26日,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通過問卷、訪談的形式隨機對廣東省169名在校大學生進行調查,受訪者中,有超過70%的大學生觀看了此次世界盃比賽,其中有近半數的人表示自己用買彩票的方式,來支持自己喜歡的球隊。然而一些非法賭球的平臺,也趁此機會讓抱著“玩一玩”心態的大學生一不小心就上當入坑。

誰不加入,就是不合群啊

6月27日凌晨4點12分,廣州番禺大學城附近的一家大排檔裡突然爆發出了一陣尖叫聲:看到羅霍絕殺進球,幫助阿根廷隊擊敗對手,廣州某高校的體育特長生黃科(化名)重重地把酒杯“摔”在桌子上,大喊了一聲:“贏了,今天宵夜算我的!”

這並不是黃科第一次在外通宵看球:從宿舍微信群名被改成了“406賭球必勝”的那一刻開始,黃科和他的室友們正式進入了世界盃作息時間,並集體加入“賭球大軍”。幾個大男生白天一起上論壇、貼吧上搜索球賽預測,晚上一起吃宵夜、看球,“誰不加入,就是不合群啊!”

除了跟同學們建立共同語言,在黃科看來,買足彩也是用實際行動支持自己熱愛的球隊的一種方式。“我是阿根廷球迷,只要是阿根廷的比賽都會買贏,這是一種信仰。”黃科堅定地說。

根據蘋果應用商店統計,世界盃開賽前3天,免費App排行榜前10名中,有5名都是彩票App。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有48%的受訪大學生表示自己會通過手機App購買足球彩票,85%的人單場下注在100元以內,而買彩票的錢絕大多數都是從自己的生活費中省下來的。

在“賭球”領域,讀研究生一年級的李佳(化名)算是個“老手”了。4年前還在讀大一的他,就已經在巴西世界盃比賽期間小試牛刀。

李佳通常一場球買50元到100元,一般都會買多個可能。比如德國和冰島的那一場,他就買了“1∶0”“2∶0”“3∶1”“3∶2”四種比分。雖然這樣風險會小一點,但他坦言自己還是輸多贏少。

警惕“非法博彩”向校园渗透|参与网络赌球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虎撲足球論壇中,一個名為“世界盃專區足球彩票相關討論大樓”的貼子從6月19日世界盃開賽,至今已經收到超過1900條回帖,累計瀏覽量56萬次。裡面的回貼內容不僅有比賽預測、足彩玩法介紹、賠率計算,也有一些自稱“賭球老手”的經驗之談。

李佳、黃科都表示,世界盃期間,他們加入了好幾個這樣的討論小組,偶爾也會灌水跟帖。周邊的氛圍總讓人覺得不買上一票就“OUT”(過時)了。

“非法博彩”向校園滲透

6月20日,李佳發現自己用來下注的互聯網彩票App無法使用了。頁面顯示:世界盃期間,為了給用戶更好的充值體驗,平臺會進行充值系統維護升級。記者實際操作發現,目前,雖然互聯網彩票類App仍然可以在應用商店下載,但登錄後均顯示世界盃足彩已經暫停銷售。

儘管依照中國現行法規,互聯網彩票銷售行為是明令禁止的,中國福彩中心的工作人員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從未授權任何一家網站或機構通過互聯網售賣彩票。但這並沒有阻擋住李佳“賭球”的步伐。在國內的網彩被禁後,他又找到了一家國外的網站,可以實時加註,操作更加方便。

記者打開該網站後發現,這個全英文的網站,博彩產品非常豐富。除了世界盃,其他大型體育賽事也可以購買。只要有萬事達信用卡,就可以充值下注並結算。此外,另有知情人向記者透露,一些人也在利用微信群開展賭球活動。

“這幾種情況都是非常危險的。”廣東網警警告,這些賭球微信群的負責人都是“小莊家”,大都是境外賭球網站或境內非法賭博網站的代理人,賭球網站的註冊地址在國外,大都是一些不法分子租用國外服務器搭建而成。

“其實,我最開始也只是買十幾塊錢的,猜一下勝負就好了。”塗越說,偶然的一次,他在一個微信群裡看到了一種叫“波膽”的玩法。“波膽”的意思就是預測具體的比賽比分,莊家會按照他們認為出現該比分的概率制定賠率,可以實時加註,有時賠率甚至可以達到幾百倍。“每次競猜下注,莊家還會給一些返點作為獎勵。”塗越心裡也明白,這種競猜難度很大,贏的概率非常低,但一旦沾上了,就很容易上癮。

事實上,大學生因賭球掉坑的案例並不少見。據媒體報道,4年前的巴西世界盃期間,廣州大學城內某高校內一名大二男生墜樓身亡。死者生前曾多次參與世界盃足球結果競猜,輸了差不多兩萬元。2016年,河南省一名21歲大學生,因迷戀賭球,輸光生活費,並開始通過網絡借貸買彩,繼而冒用或請求同學幫忙借貸,欠下60多萬元鉅債,無力償還,最終跳樓身亡。

手機下注、微信支付讓賭球下注變得更加便捷,但也更易令人上癮。一位參與網絡賭球多年的玩家透露,表面上賭球輸贏取決於球隊勝負,而事實上幾乎所有的網絡賭球都有欺詐,賭博公司主要通過設置賠率來確保盈利。因此絕大多數參與者都是輸家,只有莊家盈利。

除了輸球,賭球的風險還在於遇到無信譽的地下私彩,即拿了錢不出票,中小獎可以馬上兌付,中大獎則卷錢跑路。因為賭博本身違法,遇到這種情況,受害者沒有任何維權的渠道。而且一旦被公安部門查處,整個盤口被收走,玩家根本無法拿回本金,更別說獎金了。

大學生需正確區分體育競猜和賭博

“體育競猜是一種不以營利為目的,或者是以少量金錢猜輸贏的一種娛樂模式,而賭博是以非法營利為目的,賭博罪的構成要件中對金額、方式、人數都有要求。”廣東正大方略律師事務所律師鄭懿表示,球迷在網絡上投注賭球,如果被認定為賭博行為,根據我國現行相關法律的規定,行為人依法應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七十條規定,參與網絡賭球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款。此外,如果賭球達到了一定的數額,並且達到一定規模的話,可能會涉嫌賭博罪。根據《刑法》第三百零三條第一款規定,以營利為目的,聚眾賭博或者以賭博為業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

為了預防大學生落入賭博陷阱,不少部門也在大力開展禁賭教育。日前,重慶警方在重慶大學開展校園直通車禁賭安全課,通過互動體驗各種賭局,面對面揭露賭博騙術,讓大學生們在寓教於樂中增強禁賭意識。前不久,廣東網警也開展淨網安網2018專項行動,將利用網絡賭博詐騙的各種手法制成動畫視頻,提醒大學生抵制網絡賭博。

“世界盃期間,我們也加強和學生們的聯繫,加大了宿舍走訪力度。”廣東某高校輔導員陳老師表示,“賭球”容易讓大學生產生天上掉餡餅的心態和一夜暴富的思想,小部分同學的自控力較差,對於賭球的尺度把握沒有清晰認知,容易走上“不歸路”。而且,參與“賭球”容易造成情緒大幅波動,對學生的正常學習和身心健康都非常不利。

“個人在手機App用較小數額下注的不易被認定為賭博,但如果建立微信群招募眾多人員參與下注,並從中獲取賭資,數額較大或者人數眾多的,完全可以認定為開設網絡賭博。”鄭懿強調,大學生參與競彩要控制金額,切記不要去組織,加入相關微信群更是要特別小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