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美國學者採訪91位全球創造力牛人……

美國總統羅斯福曾經說過一句話,幸福不在於擁有金錢,而在於獲得成就時的喜悅,以及產生創造力的激情。

創造力是每個孩子天生就有的潛能,並不是少數科學家、文學家和藝術家的天賦。

那麼,創造力如何衡量,如何培養呢?

01

美國藝術教育協會曾經提出了有創造力的孩子擁有的十個特徵,家長朋友可以自行對照一下:

1、好奇心,整個世界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個大遊樂場,什麼都能拿來玩;

2、能夠表達出內心感覺和情緒;

3、擁有愛探索、愛冒險的精神,願意嘗試新鮮事物;

4、能夠基於已有的認知,產生新的想法或者創造新的概念;

5、不總是按照“邏輯”來回答問題,常有驚人之語;

6、不盲目接受權威或者唯一的答案,有自己的見解;

7、對於喜歡的事物能夠全情投入,非常專注;

8、擁有發散性思維,能尋找多種解決方案;

9、能發現一樣東西的多種用途,例如拿媽媽的口紅畫畫;

10、有時能說出相當有哲理的話,具有抽象思維和概括性。

02

在美國的教育理念中,創造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為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創造力是我們生活意義的核心來源。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美國學者採訪91位全球創造力牛人……

首先,大部分有趣的、重要的、人性化的事情都是創造力的結果。

我們的基因構成中有98%與黑猩猩相同,但語言、價值觀、藝術表達、對科學的理解以及對技術的研究,讓我們與眾不同,這都是個體創造力的結果。

其次,當我們深入創造性活動之中時,會覺得比其它時候過得更充實。創造帶給人的自我實現感和幸福感是其它活動難以取代的。

03

如果我們把視線放長,回顧漫長的人類歷史,就會發現創造力曾是“神”的特權。全世界都有一個有關起源的神話,一個或多個神創造了天、地、人類。

例如《聖經》中的創世紀、中國神話裡的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等。

在歷史的最初,人類是弱小無助的,對神秘的世界充滿了敬畏心。後來,人類漸漸明白世界的運轉方式,從細菌到行星,從血液循環到海洋潮汐。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美國學者採訪91位全球創造力牛人……

最初,人類的理解速度比較慢,最近幾千年,理解的速度不斷加快,人類建造起巨大機械,開發多種能源,研發人工智能,根據自己的技能和喜好改變了世界的面貌。

在這個過程中,創造力從“神的特權”變成了“人的能力”。

04

人的創造力是如此神奇的力量,因此,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米哈里•希斯贊特米哈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潛心研究這一課題。

他對91名業界公認的富有創造力的人進行了深度訪談。他們中包括商業、科學、藝術等各個領域的優秀代表人物。研究內容包括他們的人格特點、創新過程的運作方式,以及哪些條件鼓勵或阻礙了創新觀念的產生。

關於這項研究的意義,米哈里教授表示,希望通過借鑑這些人的生活,瞭解如何讓每個人都變得更有創造力,怎樣讓生活充滿驚奇與興奮。

蘭蘭媽閱讀過相關的研究報告後發現,如果希望後代擁有充滿熱情與自信的未來,就必須將他們培養成既有創造力又能幹的人。

那麼,如何給孩子提供發展創造力的最佳條件呢?

以下三點建議非常適合家長朋友參考:

1、提高創造力的第一步是培養好奇心和興趣

孩子的好奇心像源源不斷的光束,射向周圍的任何事物。孩子的注意力會被吸引到任何新奇的事物上,比如雲彩、蟲子、爺爺的咳嗽或者生鏽的釘子。

家長可以鼓勵孩子的這種好奇心。例如看一看停在路邊的不常見的汽車,品嚐一下餐廳裡的新品,真正傾聽小夥伴的談話。

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思考,它們與其它類似的汽車、餐點或對話有什麼不同?不要過早說出大人的看法,或者覺得這無關緊要。幫助孩子體驗事情原本的樣子,對生活保持開放的態度。

當某件事點燃了孩子的興趣火花時,儘可能跟住它。比如當一個觀點、一首歌或一朵花,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時,這種興趣是很短暫的。

有時家長不會去鼓勵孩子進一步探索它們,覺得是三分鐘熱度。但是,在孩子小時候,其實連家長都不知道什麼事情會激發孩子的潛能,除非我們儘可能多地認真嘗試瞭解世界的各個側面。

2、培養孩子的發散性思維

如果你在計劃週末或假期怎麼過,那麼你可以帶著孩子這樣做:首先想出儘可能多的選項,即使它們並非都很合理。有些可能聽起來很瘋狂,這都沒關係。

跟孩子逛街的時候,不要徑直走向熟悉的品牌,只要時間允許,可以儘可能多地嘗試走不熟悉的路。在書店裡,也可以鼓勵孩子去慣常類別以外的圖書區翻閱。

跟孩子聊天時,減少一些循規蹈矩的話語,同時鼓勵孩子用新穎的方式來更真切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

學會以新穎獨特的方式來思考,其實比流暢快速地思考更困難,因為這需要培養出對觀點的質量的辨別能力,而流暢性和速度則不一定需要這種辨別能力。

3、富有創造力地解決問題需要不斷試驗和改進

對解決方案保持開放心態的時間越長,答案就越有可能是新穎又合適的。

在藝術領域,創作出新穎作品的藝術家在繪畫時常常會變換他們的繪畫方法。與較缺乏獨創性的藝術家相比,他們在畫布上的創作更加不可預測。這是因為具有獨創性的藝術家時刻準備著在創作進程中進行學習。

因此,如果有更好的解決方案顯現出來,他們很樂意接受這種方案。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美國學者採訪91位全球創造力牛人……

與之類似,富有創造力的作家在開始寫故事的時候常常不知道結尾是怎樣的。他們遵循著故事發展的邏輯,到最後結尾自然而然就出來了。

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保持開放心態,隨時修正和改進。這樣能幫助孩子養成愛動腦和機敏的好習慣。

因為當你密切注意解決方案的進展、對反饋足夠敏感時,當新信息出現,就能及時改良方案,由此靈活性和創造力得以鍛鍊和加強。

05

創造力是人類的獨特天賦,即便不從事藝術、科技相關的工作,創造力也能讓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更有生機、更愉快、有更多回報。

有關創造力的話題,不是一篇短短的文章能說清楚的,未來,蘭蘭媽還會再與大家分享相關的資訊。

願我們和孩子一起,過著富有創造力的生活,消滅無聊和厭倦感,讓每個時刻都能產生新穎的美好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