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成新戰場:200萬家店開通口碑碼 每天500萬人掃碼消費

線下商業的服務體驗、經營模式正在升級,線下市場的入口爭奪之戰也越發激烈。今日,口碑官方披露的數據顯示,一年時間,線下總共有近200萬商家在店裡貼上了口碑碼,通過口碑碼為顧客提供掃碼點餐、領優惠、結賬、開發票等自助服務。每天,有近500萬用戶用支付寶或者口碑APP掃口碑碼享受各種服務。

而過去一年,微信在線下推廣小程序的決心與力度也日漸猛烈。一場線下流量入口的爭奪戰已經打響,而餐桌成了這些互聯網公司的新戰場。可以預計,以手機點菜為代表的服務將在線下市場快速普及。

“桌面戰爭”打響 掃碼點餐成趨勢

自從阿里掀起了“新零售”風潮後,線下商業也進入新零售時代,與互聯網融合的越發快速和深入。越來越多的商家嘗試用互聯網的技術、產品升級傳統門店的經營模式,給顧客提供更便利的服務體驗。其中,餐廳變成了巨頭必爭之地,阿里旗下的口碑和微信旗下的小程序,都在掃碼點餐上先後發力。

去年4月,口碑宣佈推出口碑碼。商家在門店裡貼上口碑碼並開通服務後,就能為顧客提供掃碼點餐、領優惠、結賬、開發票等自助服務。原來需要服務員的環節,顧客用口碑APP或支付寶APP掃口碑碼就能實現,極大地提升了在店裡消費的效率和體驗。

餐桌成新戰場:200萬家店開通口碑碼 每天500萬人掃碼消費

這種為線下市場定製的產品也引發了線下商家的追捧。口碑今日披露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總共有近200萬商家在店裡開通了口碑碼服務。每天,全國有近500萬用戶會通過掃口碑碼來領優惠、點菜、支付結賬等。

今年1月,老字號餐飲品牌五芳齋和口碑合作,在杭州開出了第一家無人智慧餐廳。該智慧餐廳用餐的顧客,從點餐到結賬,都通過掃口碑碼來實現。總經理吳大星透露,改造後的智慧餐廳節省了7個服務員,每年平均節省32萬到35萬元的用工成本。

“點菜不用扯著嗓子喊服務員了,還能直接開發票。”有網友這樣總結掃碼點餐帶來的方便。口碑的數據顯示,除了掃碼支付飛速普及外,掃碼點餐服務的普及速度也非常快。

餐飲新零售第一步 商家:先把線下流量管起來

近幾年,餐飲行業面臨“三高問題,即高人力成本、高食材成本、高房租,這直接推動了口碑碼、口碑無人智慧餐廳這樣的移動互聯網產品、方案的普及。不過,對於線下商家來說,更有長遠價值的,是這些產品背後的數據資產。

“二維碼是線下市場接入移動互聯網的入口。”去年4月,口碑CEO範馳曾這樣總結口碑碼對線下市場的價值。對於傳統的線下市場來說,線下的客流一直是不可追蹤和運營的狀態。線下的顧客、交易行為沒有被數據化地記錄下來,這也成為了商家向新零售升級轉型的主要障礙。

口碑碼成為了商家追蹤、識別、管理線下流量的一個入口。線下的消費行為被數據化地記錄下來,商家可以通過數據去分析顧客的特點、菜品銷售、營銷的規律,繼而成為後續商家運營會員、精準營銷,甚至是原材料採購的依據,幫商家更精細化地做生意。

口碑的數據顯示,每天,商家通過口碑碼發佈的優惠券超過100萬張。通過口碑碼做營銷,成為越來越多商家服務顧客、提升營業額的“武器”。

連鎖餐飲品牌“留下來”將口碑碼的掃碼點餐數據與日常的點餐數據結合,對餐廳的菜單進行分析優化。在改造菜單的一個月內,“留下來”一次性淘汰了20多道菜品,用數據打造出了一張優化後的菜單。按照新菜單,餐廳的日均營業額增長27.8%。與此同時,這些數據也成為後廚備菜的依據,讓備菜量和實際點菜量基本吻合,“零庫存”不浪費。

2018年1月,口碑進入阿里巴巴的新零售體系,意味著口碑成為了阿里在本地生活服務市場探索新零售的排頭兵。餐飲是線下消費的最大業態,預計口碑未來會以餐飲為重點實踐新零售,用大數據驅動餐飲行業的人貨場重構。(靈獸傳媒)

有溫度 · 有深度 · 有態度

靈獸,專注新零售、新消費的商業原創報道

關注連鎖/零售/電商/商業地產

創業創投/資本對接領域

聚焦全球商業創新

精準覆蓋中國商業精英人群

入駐今日頭條/搜狐/企鵝/大魚/一點/網易/百家等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