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萬科成都商業 如何用三招實現社區商業價值升維

近期,成都萬科商業玩兒了一個事件營銷,叫做“房子拿來住,投資還看萬寶鋪”。於是,一個名為“萬寶鋪”的價值概念引起了市場注意,據瞭解,“萬寶鋪”主要指所有萬科住宅項目的社區商業部分,旗下分為財富省心型和理財成長型兩大商業產品線。

萬科這次提出的“萬寶鋪”,背後究竟有何深意?在充分梳理了其價值特徵體系後,我們發現萬科通過三招實現了社區商業的價值升維,完成其最難的邏輯閉環思考。

這三招並不是什麼高深的路徑創新或突破,仍然來源於萬科擅長的事——需求研究。而萬科能完成社區商業的價值思考,僅僅因為做足了“三個人”的需求分析。

1

四個根本優勢創造“錢景”

讓投資者看得見價值

投資者看鋪,繞不開四個問題:地段好不好?人氣足不足?購買成本高不高?賣了好不好出租?於此,萬科商業給出了自己的回答。

· 地段?萬科用更專業的眼光來挑選

投資者投資商鋪看地段,開發商投資整個項目更要考量地段和區位。萬科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並且對地段區位的選擇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兩個核心優勢。

其一,萬科致力於尋找城市的潛力區域。回看當初的萬科城市花園、魅力之城、金域藍灣等項目享受到城市發展紅利,其中不少成為周邊商業參考的地段標準。

其二,萬科憑藉其城鄉建設與生活服務商的品牌號召力,逐漸培養出“自成地段”的吸附能力。萬科本身就有較強的生活服務運營能力,看其項目所在地、周邊交通、教育、商業等配套都相當成熟,向市場傳遞出較強的保障與信任感。

· 人氣? 萬科自帶流量

龐大的住戶群體,令萬科擁有自帶流量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三方面:1、項目體量大業主基數大;2、社區入住率高;3、業主消費力活躍度高。

細數萬科在成都的項目,幾乎全是幾千戶的規模大盤,甚至體量在5000戶以上的項目佔比都不小,且入駐率較高、業主構成以消費活躍度較高的年輕群體為主。這意味著“萬寶鋪”擁有龐大的固定消費群體,而不是像其他商業需要靠活動來吸引流動客群,二者之間形成的消費習慣與商業氛圍有本質區別。

解密萬科成都商業 如何用三招實現社區商業價值升維

成都萬科部分項目的總戶數情況

·購買成本?精細化渠道銷售,減少中間費用

“高渠道費用”的模式在萬科這裡得到改善,“萬寶鋪”實行的是精細化銷售渠道,由萬科商管團隊直接把控商鋪銷售,減少中間費用,真正做到讓利給客戶,降低投資者的購買成本。

· 出租率? 住宅裝修交付 商鋪空置期短

萬科在住宅層面已經形成高效的裝修住宅交付流程,物業服務、生活配套各方面都能迅速跟進,減少業主入住等待期,而如果業主自己裝修房子,入住時間則較長。因而,萬科的精裝交付入住,能更快活躍商業氛圍,縮短商鋪空置期。

2

“萬寶鋪”還是“媽寶鋪”?

基於使用場景的產品功能設計讓經營者看得見紅利

不同於投資者看前景與未來,商鋪承租人或經營者的關注點更為具體、瑣碎,從商鋪開間設計、業態、消費習慣到競爭力等等。為此,“萬寶鋪”是操碎了心,我們從它表現出來的價值特徵足以讀取這種“良苦用心”。

· 低商業配比設計 確保低經營壓力

商戶生意是否好做,關鍵是看分攤在每平方米的客流量是否足夠,一般情況下,單位客流量高則經營壓力較低,這便涉及到區域內的商業配比問題。據瞭解,“萬寶鋪”的商業佔比是萬科依據整體項目專業計算後規劃的,核算顯示,萬科滿足社區內需的商業面積配比通常在2.5-3.5%,定位於對內兼對外的商業面積配比在4.5-5.5%,以便控制商業密度,確保每個商鋪有健康的客群流量。這一理念在萬科理想城項目上有顯著體現,整個商業部分僅規劃了1.7萬平方米,商業配比僅為2.8%,加之項目周邊擁有名校分佈,地段價值高人流量大,運營業態有較大的選擇空間。

解密萬科成都商業 如何用三招實現社區商業價值升維

萬科理想城商業效果圖,約6760戶的規模大盤,商業配比僅為2.8%

實際上,這個商業面積配比是有更深的技術依據和來源的,按照《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範》,優質城市居住區人均商業服務面積一般在0.7-0.91㎡/人,指標過高則商鋪有空置的風險,過低則不利於形成商業氛圍,而這個區間的商鋪存活率較為健康。統計萬科幾個項目的相關數據顯示,人均商業服務面積基本保持在上述範圍內。

解密萬科成都商業 如何用三招實現社區商業價值升維

數據來源:成都萬科商管部項目數據統籌,《成都統計年鑑2017》

· 高活躍度消費群聚集 經營利潤可觀

來源於隨手記大數據中心的數據曾顯示,全國20-35歲的年輕群體(城市)普遍將自己收入的65%以上用於消費,是消費活躍度非常高的群體。而據統計,萬科的業主構成中,絕大比例便是上述高活躍度的年輕群體,是會產生高頻次消費行為的真客群。而且,其消費結構更偏向家庭型與享受型,消費的範圍更廣,購買力更強。

理所當然,商戶的經營範圍和利潤都更為可觀。

· 為商戶定製的人性化產品 以設計促收益

萬科向來在住宅戶型的客群需求上研究頗深,空間使用的人性化細節多,當做起社區商業來功力不減。

隨便舉兩個例子,出於商鋪存活率和商戶經營抗性的考慮,萬科社區商鋪在設計上主動減少二、三樓規劃,以一樓臨街商鋪為主要產品,形成良性商業循環。這樣做的直接前提,是萬科主動捨棄了更多的商業建設指標,讓利經營者。預計於2018年5月中下旬開盤的萬科城市之光社區商鋪,將推產品即全是一層商鋪,層高約在4.5-6米之間,部分具備做餐飲的條件。

再如,萬科在設計中花了相當多的精力去平衡店鋪開間比,一般開間和進深的比例不宜超過4,進深越大,店鋪的經營難度就越高,而萬科商鋪的進深比多為1:2或 1:3,提供更優質的商鋪昭示面,為商戶經營讓道。

解密萬科成都商業 如何用三招實現社區商業價值升維

萬科城市之光區位圖

3

從物質到精神的理念升級

專業運營讓消費者看得見生活

在大多數社區商業項目中,銷售利益較為重要,消費者往往是被忽略的端口。但在“萬寶鋪”,我們終於看到了突破。

萬科成都成立有專門的商管團隊來對社區商業進行整體的專業把控,包括業態選擇與配比規劃等必須符合項目的整體定位。比如商家品相是否符合標準,業態的重合度是否在可接受範圍內,對於消費群體有較大需求的商家品牌或業態,是否有招商引進的必要,商家的品牌形象是否需要協助升級......萬科會對這些看似與商鋪銷售無關,卻與消費群體直接聯繫的因素進行平衡,讓客群在滿足基本物質購買消費的需求之外,還能獲得更多元化的精神消費愉悅,比如為一些休閒場景、生活方式類的內容買單。

在消費升級的時代,社區商業能否跟上前沿理念,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是否率先獲得客群認可度。

實際上,“萬寶鋪”並不指代具體的某個項目商鋪,它更像是萬科社區商業的一個價值濃縮體系,是兼顧了投資者、經營者、消費者三方利益而梳理的開發設計運營邏輯,最終形成了“萬寶鋪”的良性商業價值。這種價值其實就是萬科商業的品牌價值,給市場一種投資安全感與信任感,所謂品牌認同大抵如此,而萬科商業做到了。

於是,當萬科喊出“房子拿來住,投資看萬寶鋪”的口號時,能夠底氣十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