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同比漲幅97.1%只是預熱 新津的行情才剛剛打開

3月6日,成都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平臺掛出六宗土地出讓信息,包括2宗新都地塊及4宗新津地塊,合計約614畝。這也是繼春節大假之後,新津第二次掛出公開拍賣的土地信息,前後間隔僅半個月的時間,兩次供應土地總量約350畝,根據界面樓市成都掌握的信息,這一供應量已經佔到了新津上半年預供應總量的70%。

同時,這一放量,在成都2017年備受市場關注的幾個遠郊區域當中,不僅拔了頭籌,也受到了拿地企業高度的關注,多家企業在首次掛出的近百畝住宅用地公佈以後,就已經多次前往調研地塊情況。

界面樓市成都城市營銷中心總經理何昕宇解讀,新津市場崛起,是成都向南發展的慣性使然,新津是天府新區以外唯一全域處於南拓範圍的行政區域。隨著天府新區戰略定位強化,作為成都城市重要極核,城市中心南移,新津從地理區位來說,以及從當前市場體現的價值來說,都已經進入到成都第二圈層市場序列。

多個第一,新津成2017樓市黑馬

中成房業2017年年報數據顯示,2017年新津、青白江,以及彭州三個區域土地供銷基本持平,呈現出旺盛的需求狀態。其中,彭州供應量在遠郊區域中最低。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津,儘管供應量比都江堰和青白江差了一大截,卻以樓面地價達到5321元/㎡直逼近郊的郫都。

成交同比漲幅97.1%只是預熱 新津的行情才剛剛打開

除了樓面均價之外,新津仍有幾組數據非常辣眼睛。

遠郊單宗地塊的樓面價最高價就出自新津。由太行瑞宏拿下的86.68畝地塊創造了新津的最高樓面價7770元/平方米,與近郊區域相當。綜合遠郊區域成交代表地塊,新津和青白江可以說是平分秋色,雖然青白江佔了量的優勢,但在地價上新津佔據了絕對領先的地位。

成交同比漲幅97.1%只是預熱 新津的行情才剛剛打開

2017年遠郊代表地塊

住宅行情方面,可以明顯的看到,受主城區限購限貸擠壓,除都江堰、大邑和蒲江外,供銷均出現上漲。

受積壓下來的高庫存影響,新津的去庫存時間仍需要8個月,但新津整體已經明顯表現出供銷兩旺的態勢,供應量和成交量雙雙排第一,且價格僅次於都江堰位居第二。

對比2016年的市場行情,新津在住宅供應和成交行情上表現都不算突出,成交量在遠郊區域中甚至略顯落後,進入2017年,成交量同比漲幅達到了97.1%,均價上漲幅度20.7%。

不得不說,新津迎來了爆發式增長,成為2017年成都樓市的一匹黑馬。

成交同比漲幅97.1%只是預熱 新津的行情才剛剛打開

再來看大成都的均價,新津6232元/平米的成交均價已經與近郊區域溫江的6779元/平方米非常接近,且大有趕超之勢。

成交同比漲幅97.1%只是預熱 新津的行情才剛剛打開

顯然,這一系列在成都遠郊市場排在前列的成交價格、成交量、供應量的背後,折射出的是市場對於新津城市定位和發展趨勢的高度認可。

一個區域的爆發力有多大? 城市“南拓”下的新津答卷

新津為何會具有如此大的爆發力?

先上一張成都市域五大功能區分區圖,圖中五角星為新津所在位置。

成交同比漲幅97.1%只是預熱 新津的行情才剛剛打開

2017年4月,成都市委提出構建“雙核聯動、多中心支撐”網絡化功能體系,實施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的“十字方針”,即上圖五大功能分區所示。其中,“南拓”重在打造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和新經濟成長區,而南拓的空間佈局裡面,由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和新津、邛崍組成。

對於成都“南拓”,市場投了贊成票。

南拓的力度之大、執行力之強,有目共睹。建設進度也早已超越了平地起高樓,取而代之的是批量的城市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產業園區從建設、招商、投入使用都表現出了效率極高的“成都速度”。

正是因為如此迅速的城市建設展示了成都南拓的決心,也就能夠理解房地產行業給予新津市場的高度預期了。

在被主城區外溢購房人群擠壓下,從去年的行情已經明顯看到,青白江、仁壽視高和新津行情表現突出,就在無數人還在大呼視高太遠的時候,由於不限購不限貸,天府大道地利等因素,其住宅價格已經過萬。

而新津作為“南拓”主戰場,不僅堅持高標準建設“成南副中心,濱江花園城”,在國家實施“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中發揮著重要的節點作用。與此同時,儘管其市場行情已經開始爆發,同樣不限購不限貸的新津也表現出了十足的後勁,企業的拿地熱情,與近郊持平的樓面均價,以及6232元/平方米的住宅均價賦予了新津市場極大的價值預期空間。

在承接南拓功能上,新津也不玩虛的,給出了一套有力的組合拳,讓投資者能夠更加清晰地預見新津的未來。

去年發佈的《成都產業發展白皮書》中,成都市產業空間佈局對南拓區域的表述包括,轄區7個重點產業園區,新津就佔據了其中的3個:天府新區南區產業園、天府農業博覽園、梨花溪文化旅遊區。

交通佈局上,更加強化了新津的獨特區位。

新津地鐵規劃建設10號、12號、21號線三線齊驅,將成為帶動城市建設發展的“核動力、新引擎”,不僅會將新津與成都主城區快速對接,更將新津直接連通雙流國際機場,對接成新蒲快速路、大件路,以及天府新區核心區的多條道路,讓外地人在新津住下來成為可能。

一個產業園區的吸附力有多強? 與天府新區優勢互補下的新津樣本

2016年下半年,天府新區市場爆發,房價迅速攀升,土地供不應求,也使得天府新區和高新區成為成都率先限購的兩個區域。此時的科學城區域已基本建設成型,興隆湖成為周邊居民週末休閒去處。

隨後,仁壽視高進入人們視野,地價和房價一路飆升,下手天府新區的門檻越來越高。而據界面樓市成都掌握的情況,天府新區直管區規劃以產業園區為主,且後續供應的土地屬性以產業用地或者帶產業性質的用地居多,未來有大量的純居住型產品入市的可能性不大。

所以,產城一體化格局之下,已經初具雛形的天府新區直管區也迫切地需要直管區以外的天府新區區域形成合力,共同支撐區域發展。

作為天府新區重要組成部分,新津150平方公里的南區產業園成為全市發展工業經濟的主戰場之一。南區產業園已成功引進100億元的銀隆新能源產業園項目,投資30億元的格力產業園項目,30億元的海爾有住智能家居項目,30億元的新綸科技高性能纖維(PBO)項目。去年8月,11個軌道交通產業項目集中籤約入駐天府新區南區產業園,累計協議總投資163億元,進一步加大了新津的產業規劃。

如果說過去的新津一直在等待一個恰當的時機,那麼天府新區規劃將新津納入其中就是這個恰到好處的時間點。

如果說產業發展是新津承接天府新區產業功能的一部分,那麼,獨具優勢的自然生態環境就成了新津房地產業發展的支撐條件。

如果說過去的新津自然資源的價值沒有最大化,那麼,巨量產業人口的到來就是這個價值啟動的引擎。

老城片區、新城片區、花源片區三大城市組團,已經成為地產行業關注的新焦點,金科、龍湖、恆大、北大資源、置信等品牌開發商早已預見性地搶駐這個潛力區域。

政府推動的交通、教育、醫療、商業等高端配套的也在迅速推進落地,就在3月初,天府新區新津“兩園一區”中——梨花溪文化旅遊區重要配套工程項目之一希望·奧特萊斯購物公園舉行了奠基典禮,這是新津在完善配套生活設施中的重要舉措,也顯示了政府在推動基礎配套設施上的超強行動力,未來新津將成為天府新區名副其實的副中心,成都的後花園。

新津市場的爆發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條件,去年9月20日,四川省新津縣人民政府第23次常委會上通過了“新津撤縣設區”的議題。

“撤縣設區”即是認可,也是信號。或許,今天的雙流和郫縣,就是明天的新津。

確切地說,應該是在“南拓”和天府新區的大背景之下,新津的未來更加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