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放送|2018年上半年餐飲外賣熱門事件回顧

不知不覺中,2018年已經悄然過去一大半。餐飲界作為行業必爭之地,上半年競爭也是毋庸置疑地激烈,無論是餐飲品牌還是外賣平臺都在進行著新一輪的升級。

阿里全資收購餓了麼、國產咖啡品牌瑞幸橫空出世、美滴大戰、喜茶開通外賣服務……讓身在其中的我們切切實實地感知到來自衣食住行方面的變化。下面,外賣頭條為大家盤點2018年餐飲外賣發生的大事件,看看你還記得多少?

2018年上半年餐飲外賣熱門事件

1、阿里全資收購餓了麼,張旭豪出任餓了麼董事長

2、瑞幸咖啡“瘋狂”擴張,座標對準星巴克

3、滴滴開拓外賣市場,與美團正面展開較量

4、喜茶開通外賣服務

5、巴奴火鍋高調宣佈進京

6、美團在港遞交IPO申請

7、海底撈燒烤外賣初試水

......

1 阿里全資收購餓了麼

阿里巴巴聯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對餓了麼進行全資收購,成為2018年上半年中國互聯網業最大的一筆收購。

自2017年8月餓了麼宣佈收購百度外賣時起,餓了麼將被資方之一的阿里納入麾下的消息就不絕於耳,這一消息終於在今年的四月被證實。

盤點放送|2018年上半年餐飲外賣熱門事件回顧

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表示,歡迎餓了麼加入阿里大家庭,未來,餓了麼將成為阿里新零售戰略的一支重要力量。此次交易後,餓了麼將保持獨立品牌、獨立運營,餓了麼的所有合作伙伴及商家的權利都將得到一如既往的尊重。屆時,餓了麼創始人兼CEO張旭豪將出任餓了麼董事長,併兼任張勇的新零售戰略特別助理,負責戰略決策支持。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王磊將出任餓了麼CEO。

今年七月初,王磊在接受華爾街等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們會在這個夏天投入30億元,但這不是重點。未來競爭的核心,不是比誰錢多,而是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新零售大升級。”餓了麼與阿里生態之間的協同力量,是很大的優勢,兩者將在會員、商家服務和新零售業務等領域全面打通。

其中,蜂鳥配送會為阿里新零售各項業務提供本地即時配送運力;阿里海量的用戶規模、深度的新零售基礎設施和強大的技術優勢,都將成為餓了麼高速發展的動力。

2 瑞幸咖啡“瘋狂”擴張,座標對準星巴克

4個月,全國開了500多家門店試運營,銷售咖啡約500萬杯。

今年上半年,湯唯和張震手持小藍杯的海報迅速席捲北上廣一線城市商務寫字樓。一時間這家名為瑞幸咖啡的品牌名聲大振,一經上市便喊出了“用性價比打敗星巴克“的口號,用20塊的價位、大師出品的咖啡,去挑戰星巴克動輒30、40塊價位的產品。

盤點放送|2018年上半年餐飲外賣熱門事件回顧

七月,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宣佈完成A輪2億美元融資,投後估值10億美元。CEO錢治亞表示瑞幸咖啡通過股權融資、股東貸款、銀行授信、融資租賃等多種方式融資。目前“燒掉”10個億,開了600多家店,覆蓋13個城市,賬面現金超過20億人民幣。成功融資2億美元后,資金更加充足。

錢治亞認為瑞幸咖啡成功的四大要素是產品、供應鏈、補貼和快速鋪店。她說“前期花了大量時間研發產品、組建團隊、選擇供應商。從機器到設備到原料,然後前期大量做底層的技術,底層技術就是我整個的信息系統,整套技術的這個系統,這個系統幫助我從前端到後端整個數據和信息化的打通。用戶能夠在網上看到時製作情況,配送主要由順豐承擔,30分鐘延誤遲率只有0.4%。”

對於何時盈利的問題,錢治亞說,“現階段瑞幸要做的就是補貼和教化市場,讓消費者認可之後,形成消費習慣並最終成為黏性客戶,對於何時盈利,我們暫時沒有詳細的時間表。”

3 滴滴開拓外賣市場,與美團正面展開較量

眼下,滴滴外賣和美團外賣正在鄭州展開正面較量。雖然雙方的戰況不像首站無錫一樣激烈,更沒有被當地的工商部門約談,但用戶依舊享受到“一元”購的優惠。

回顧雙方無錫之戰。美團緊急調撥200騎士奔赴無錫支援配送業務,一時間外賣的爭奪戰進入白熱化。有的商家僅僅靠補貼,一天收入達到數千元,隨後,美團外賣、餓了麼、滴滴外賣被相關部門緊急約談,外賣補貼戰,暫時告一段落。

盤點放送|2018年上半年餐飲外賣熱門事件回顧

緊接著,滴滴外賣官方微博宣佈,“不必來無錫,我們去找你,滴滴外賣全國開城在即”,並配上9張具有地方特色美食的海報。

業內人士表示,滴滴外賣此次的佈局是對美團打車佈局的一個回應。未來一段時間內,美團和滴滴之間的外賣大戰將在全國範圍內打響。

4喜茶開通外賣服務

“不惜僱傭黃牛排隊,甚至加價,只為那一杯鍾愛的喜茶”喜茶爆紅的背後,暴露出不少問題,例如過去遇到過代購接單後,把前一天沒賣出去的喜茶,次日重新再賣,產品已變質,客人到喜茶門店投訴的情況;黃牛亂象,靠代購月入上萬等。

喜茶創始人聶雲宸表示,產品本是品牌的根基,不能因為外部因素給品牌帶來負面影響。開通外賣服務一方面順應消費者的需求,提升產能。除了會在現有城市加密開店外,也計劃進入中部、西南等區域;另一方面也將會在門店較多的城市開通外賣服務。

盤點放送|2018年上半年餐飲外賣熱門事件回顧

HEYTEA GO

六月,喜茶全新上線的HEYTEA GO小程序,以90後年輕人追求便利為導向的全新升級。在升級的小程序中,消費者可以選擇距離自己較近的門店進行點餐服務,無需大排長隊,無需三兩個小時的長久等待,消費者甚至可以選擇挑本雜誌或者開局遊戲,直至小程序通知你取餐。另外,通過小程序消費者可以即時查看茶飲的製作進度,支持到店取餐或者選擇喜茶外送,方便省時,高效便捷。

依靠預約下單服務更多地幫助年輕人擺脫了“站在隊伍裡頂著炎炎烈日大排長隊的困擾”,他們可以更輕鬆的預約點單產品依然坐在原地享受,他們也可以自由的選擇外賣服務。“HEYTEA GO”打造的不用排隊、自助點餐、省時省力的體驗,明顯抓住了主力消費人群的喜好。

作為年輕最喜歡的茶飲品牌之一,在之後的拓展中將帶給消費者怎樣的驚喜,我們拭目以待。

5巴奴火鍋高調宣佈進京

直以來憑藉“服務不是我們的特色,毛肚和菌湯才是”這一句極具穿透力的口號,輕鬆佔領消費者心智的巴奴,在不斷鞏固基本功之後,於2月28日高調宣佈進入北京。

盤點放送|2018年上半年餐飲外賣熱門事件回顧

巴奴一直嚴格踐行“產品主義”,並追求“完美主義”。毛肚和菌湯是巴奴賴以生存的焦點,而如今巴奴要把產品主義做到極致,正在使用第三版品牌Slogan:“深入原產地,精選好食材”。爆品毛肚、菌湯之餘,巴奴開始用豐富的精選食材滿足消費者,推出繡球菌、笨菠菜等產品。

在進京後試營業的首月,巴奴毛肚火鍋的平均翻檯率600%,最高達700%,招牌菜品毛肚點單率最高可達139%,並迅速躥升至大眾點評區域美食榜Top1。

起源於中部大省河南的巴奴,近年來也是承包了當地人民的火鍋局,就全國的火鍋市場來看,儘管巴奴沒有海底撈受眾範圍廣泛,此番進京能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內得到認可,證明了巴奴在火鍋行業也是不容小覷的存在。

6 美團在港遞交IPO申請

2017年融資40億美元,王興說,“上市對美團而言並不是最好的選擇,上市與否並沒有那麼重要。”然而,6月25日美團卻在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跨出了IPO第一步。

王興說:“雖然我們看起來像是在發展很多不同的業務,但實際上只是朝著一個目標在努力。”美團是一家圍繞用戶需求為中心的公司。“在仔細觀察所有領域後,你會發現他們總會在某個用戶群體形成交集,而就餐、點餐、看電影、旅遊、租車的用戶,基本上就是同一群人。”

尤其是今年,美團在打車、共享單車等領域動作頻頻。三月,美團打車進入上海,從滴滴口下搶食,第三天就宣佈收穫30萬訂單,拿下上海1/3市場。當時的美團稱準備了10億美元,來進行這場燒錢大戰。但打車市場上的燒錢大戰未起,雙方在無錫的外賣市場爭奪上打的火熱,甚至被無錫工商監管部門約談。4月,以27億美元作價收購摩拜,進入共享單車領域。

盤點放送|2018年上半年餐飲外賣熱門事件回顧

事實上,根據知情人士透露,在經歷了近期資本市場調整和波動之後,美團的估值已有原來預期600億美金,下調至350-400億美金,估值大打折扣,這當然不是王興所希望看到的。當下,美團面臨著來自各方的壓力。

外賣市場,阿里系的餓了麼已然實施對美團的高壓政策。7月初,餓了麼CEO王磊就公開表示,餓了麼將在今年7至9月投入30億元用於市場營銷和用戶補貼,希望將市場份額提升到50%以上;滴滴入局不斷進行燒錢,教化市場。出行打車市場,滴滴是美團打車業務難以起勢的關鍵。共享單車領域,哈羅和ofo註定是美團繞不過去的坎。即便深耕已久的酒旅市場,飛豬、攜程,實際上都客觀的稀釋了美團的市場份額。

7 海底撈燒烤外賣初試水

海底撈的服務一直以來都是餐飲界津津樂道的話題, 此番引起業界關注的並不是它的服務。6月30日,海底撈外賣的官方微信預告其即將上線燒烤業務的消息,引發眾多海底撈粉絲的熱切討論。不少網友都很期待,還有人表示,“看著真不錯,終於可以吃到海底撈除火鍋之外的東西了。”

盤點放送|2018年上半年餐飲外賣熱門事件回顧

7月5日,海底撈的燒烤外賣業務正式上線。試驗的門店為北京高碑店店,在微信“海底撈外賣”公眾號、美團外賣、餓了麼、電話均可下單。然而,經過短短的10天運營後,海底撈外賣燒烤的銷量卻並不樂觀,平臺數據顯示部分菜品銷量只有個位數,甚至大部分產品還未有銷售記錄。

縱觀海底撈的發展,這已經不是海底撈第一次在火鍋以外的細分行業試水。2015年3月海底撈推出了“U鼎冒菜”,同年9月在深圳的羅湖友誼城店為迎合廣東人的早茶習慣而開賣廣式早茶,而後在2017年5月聯合優鼎優推出快餐品牌海盜蝦飯等等。

以上是小編盤點到的2018年上半年餐飲外賣熱門事件,還有哪些事件是比較熱門但被小編忽略掉的,粉絲們可以下方留言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