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百數據化後的世界

用“虛擬經濟”“數字經濟”“實體經濟”這樣二元分立的詞語來看待IT、互聯網和傳統的經濟,其實是不對的,顯然

未來只會有一種經濟形式:數字經濟。

而這種經濟形式並非是單純的數字,它會涵蓋實體,不同的實體會通過數字連接在一起。而過渡到這種經濟形式有一個必要的前提:世界要百分百數據化。雖然互聯網等迅猛發展,但如果說數字化的程度,當前應該還是在很初級的階段。

數據化的初級階段

數據化在過去幾年突飛猛進,每覆蓋到一個領域就會重新構建那個領域的經濟形態,但這種突飛猛進並不能改變其粗獷增長的本質。考慮下面幾種限制:

北漂族要租房的時候,通常可以先用租房App查看房源,但仍然避免不了要看房,要線下籤約,要付中介費。在這個過程中線下還是重頭戲。如果你真的想查下這房子過去都發生了什麼,其實你是查不到的。同樣的物業服務到底好不好,其實也是查不到的。

相比之下,出行的數字化程度要更高一些,打車後唯一費勁的地方只是最後100米找不到人,偶爾需要確認下行駛路線。但如果牽涉到報銷環節,那就會複雜很多,即使有的公司推出了企業版的出行計劃,但這仍是個需要持續改善的點。高速路的繳費,停車的繳費,報銷的車票處理都還沒那麼數字化。

吃飯的時候,現在能做到的是看看哪家餐廳評價比較好,哪個菜是推薦菜,但最基本的到底有沒有位置,要不要排隊,都還很難有精準的實時信息。雖然很多店也裝了攝像頭,但真的想預先看看目標店鋪衛生狀況,現在也仍然很難。

從購銷的角度看,理論上講現在是很容易讓銷售價格和購買價格透明的,至少從微信上看是可以很容易統計出柴米油鹽的價格的,同時也很容易統計出農村糧食的銷售價格的。但現在似乎還並不能把這些數據有序組織起來。

總結來看,大塊的需要數據化的點都已經覆蓋,但其深度和應用仍然還有比較大的提升空間。

那什麼叫百分百數據化?

一切現世發生的事物都有其充分的數據表示,只要權限足夠,那就可以獲得一切現世相關的信息。這是百分百的數據化。在這樣的世界裡,不會存在MH370找不到的事情,只存在想不想找或者想不想公開於眾的問題。

我們當前仍處在數據化的初級階段。但確實剛開始的跑馬佔荒有更多的商業機會,下面的新機會則要等待數據化到某個程度後才能爆發出來。去過日本的人往往會感嘆於其細緻周到的服務,這種細緻周到的服務並不只是因為日本人先天喜歡如此,更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後的結果。

先是高速發展,然後在細節上下沉,這其實是在很多領域都發生過的事情。想象下,現在的搜索距離一個全知全能的搜索,其距離顯然不可以道里計。

百分百數據化後的世界

如果我們把數據化分為三個階段,那大概會是這個樣子:

初級數據化的階段:這個階段裡,數據化會按照是否能迅速、有利可圖來排序,這就和挖礦大家總是先開採富礦一樣。同時衣食住行、商務都會有自己的初步數據表示,但這些數據表示的關聯是不徹底的。這就是我們當前的階段,搜索、電商、遊戲這樣的有豐厚利潤的領域已經充分數據化了,O2O也已經覆蓋了某些領域,最差的點上也會有一個自己的網頁,雖然信息的公開可能沒那麼及時。

中級數據化的階段:這個階段裡不單是衣食住行這些和賺錢直接相關的領域,很多提升服務質量的領域(上一節羅列的點)會因為各種事件和競爭而持續深化。如果說初級階段是突飛猛進式的,那麼這個階段則會緩慢推進,但

數據化的加深則是不可逆轉的

高級數據化的階段:這時候不單萬事萬物的數據化是徹底的,同時事物間的關聯也是充分數據化的,數據的分析處理也是高度智能的。這時候只要有足夠的權限,那一個人或者一個組織在現世範圍內就近乎全知全能。

在奔向高級數據化的過程中,有兩點非常關鍵:

第一,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並不是對立的。一切所謂的實體經濟最終都會是數字經濟,兩者會深度交融在一起。

第二,控制權在數字一方。這是由兩者的先天特性所決定的。如果有100萬輛出租車,那對出租車的管理權一定是掌握在滴滴這樣的公司手裡,而不會在司機手裡。至於這種數字權利到底如何分配,那就不止和一般的商業競爭有關,還牽涉更加複雜的領域。

形象上來看,百分百數字化的世界,倒是很簡單:生活上要租房,足不出戶就可以了,只要支付好定金,那直接就會有人來幫忙搬家。戰爭則可能更像一場遊戲,大量無人的戰爭機器直接就可以決出勝負。

只有一種經濟形式

最終效率的要求一定會推動數據化程度逐步加深。有人曝光飯店廚房衛生不達標,那就一定會有明廚亮灶活動,把攝像頭裝到各個地方。

這裡面比較困難的是對物理世界的感知和識別。但現在人工智能正好解決了這一點,對聲音、圖像的識別能力大幅提高,事實上為數據化程度的加深提供了足夠的動力。

真正難的還是數據化的事物,其間的普遍關聯到底可以怎麼建立,在這裡有必要期待人工智能的進一步突破。

我們也可以講人工智能和數據化的加深其實是一體兩面。沒有人工智能的突破,那數據化的程度就只能停留在非常初級的階段;而沒有人工智能的進一步突破,那即使生成了大量的數據,也很難對其進行有效處理。無法建立數據間的關聯,也就無法完成真正的數據化。

但有一點其實是百分百確認的,在一個充分數據化的世界裡,那經濟形式最後一定只有一種,那就是文章開頭所說的數字經濟。所有機械、人力等都會融合在數字經濟裡面。而這種經濟形式與現在不同,想象一下,隨時知道產量,銷量的供銷體系能和現在一樣麼?

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會顛覆眼下的經濟形式,市場很可能會變成沒那麼關鍵。

小結

雖然互聯網極速狂飆了快20年,但故事現在真的才剛剛開始。

接下來一段時間也許沒有之前熱鬧,但正是積蓄力量的階段。有意思的事情是,雖然互聯網並不是數字經濟的全部,但缺了互聯網這一環,後面的發展可能就真的吃力了。從這個角度看,中美是真的拿到了新型經濟的第一張入場券,其它國家則差了一點。互聯網是IT行業的一個終點,但卻是數據化的一個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