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河馬具有雙物種現象,巨大的體型與食量不成正比

有兩個很近血緣關係的物種分別適應適應不同的棲息地,這就是題目中所說的雙物種現象,而河馬在這裡可謂是堪稱典型。

對於河馬,我們首先從習性以及特徵上進行了解。河馬的生活習性有著明顯的劃分,白天它們待在水裡,到了晚上的時候它們就會到陸地上活動。這樣的習性使得人們認為這對於河馬皮膚生物獨特性起著重要的作用。在白天的時候,由於河馬的皮膚暴露在空氣中,水分的流失比較多,因此它們會選擇在白天的時候待在水裡面。

科學家發現河馬具有雙物種現象,巨大的體型與食量不成正比

河馬的身體十分的龐大,似乎很難想象那四肢短腿究竟是怎樣承受這份重量的。但實際上,河馬的大部分時間都浮在水裡面,因此,水的浮力緩解了四肢承受的巨大的重量。普通河馬都有著龐大的,桶狀的身體,它們的眼睛、鼻孔以及耳朵都分佈在頭頂上,這為它們在水中可以進行看、聽和呼吸活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但是對於倭河馬來說,由於它們的水棲性比較差,因此它們的眼睛會長在頭部更靠邊的地方。

科學家發現河馬具有雙物種現象,巨大的體型與食量不成正比

其次,普通河馬和倭河馬其活動時間主要集中在晚上,但是它們的活動區域卻不同,前者在草原出沒,後者則在森林,這就體現了河馬的雙物種現象。

科學家發現河馬具有雙物種現象,巨大的體型與食量不成正比

最後,在食物方面,你或許會覺得,如此龐大的體型,一定會需要大量的食物來為身體提供必要的能量,實際上,大量的進食並不是河馬每天所必須的。河馬每天的進食量僅是其自身體重的1%-1.5%,如此差距懸殊的進食量,是由於其成天待在溫暖的水裡的緣故,由於大部分時間都待在溫水裡面,因此在一定的程度上減少了自身消耗的能量。在食物上,普通河馬以草為主食,對於水中的植物它們是一概不吃的,而對於倭河馬來說,它們會吃落下的水果、蕨類植物、草類以及雙葉子植物。

科學家發現河馬具有雙物種現象,巨大的體型與食量不成正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