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进度条

今天,小编要说一些与逗乐无关的内容。说到这里,可能会有朋友们问,巴拉巷的主题到底是什么?那,小编今天开始可以告诉诸位——没有主题


想到哪儿就是哪儿,我们的话题没有边界。好了,闲话少说,开始正题吧,今天跟大家聊一些历史话题。

刚过完年,小编在春节期间,看见了好多各国文化中过年不同习俗的文章,无不是提到【地区差异】这几个关键词,然而,在小编的眼里,世界各大文明的文化差异实则并非来源于空间,而是来源于时间。

文明的进度条

这里,小编需要提出一个概念,既是一切的文明,都只是一个进度条。

记得我们初中时候的历史课本中,提到过文明的起初是由部落组成的,而部落既是一定数量,且小规模的人集中在一起,狩猎与繁衍

文明的进度条

而后,部落之间会组成联盟,在一片广阔的土地上游走狩猎。然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由于人口的增长,需要通过固定土地的农耕作为生活依托。

于是,长此以往,文明便拥有了稳固的土地。而一旦拥有了稳固的土地,该文明就必然会随之发展一整套的管理系统。便会形成等级制度,种姓制度等等,起初以家庭与血缘为纽带,先组成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共同体。然后逐渐形成一个社会共识,或者说,称之为【核心价值观】吧,而这套核心价值观,是用来统一文明内部的思维方式,形成一套共识,然后进而将一整个社会组成一个大共同体。

文明的进度条

好,然后,让我们来纵观一下世界的各大文明。首先,我们可以看看一些非洲的原始部落 ,当外界都已经是高科技时代的时候,他们仍然处于部落时期。

由于某些原始部落的生活环境,始终在大山中,所以几乎无法与其他的部落组成联盟关系。所以那些部落在一整个发展进度条上卡在了某一个时间点上,

而【卡住】他们的缘故,多数与他们所生存环境的地理位置有关,这也就是常说的【地理决定论】

部落

文明的进度条

然后,我们再看世界各地的游牧民族。尤其以蒙古为典型,前面说到的,非洲原始部落,是被卡在了第一阶段。既是没有这种地理条件,与其他的部落之间进行联系,组建成更大的联盟关系。而生活在漠北,西伯利亚地区的游牧民族们,可不缺乏广阔的土地。他们早已从部落演进成了联盟关系,逐渐形成了很大的联盟,乃至于一个民族比起非洲原始部落而言,他们更成功得完成了这第一步融合,进入了大规模狩猎时期。然而西伯利亚地区并不适合耕种,所以蒙古民族同样遇到了文明的【卡壳】。他们【卡壳】在了狩猎时期,并未能成功得转型为农耕文明。于是,面对着与日俱增的资源压力,游牧民族通常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历史书上经常看见某个游牧民族侵扰边境,打家劫舍,掠夺农耕民族的资源。

部落——狩猎

文明的进度条

之后,再来说说印度。印度、中国这两个国家的土地,是可以耕种的,也都同样从部落组合成了联盟。然后从狩猎,发展到了农耕,以耕种得方式,解决日益增长人口的饮食问题。然而印度的历史是一部不断被其他民族占领的历史,

并没有多少时间调整自己的社会结构,在中国和日本的早期,姓氏是只有贵族才有的。不过这种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迭代了,几乎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姓氏。印度这块土地上先后经历了各种其他民族的统治,种族之间的繁杂固化了这种种姓关系。

部落——狩猎——种姓

文明的进度条

然后,来讲讲第四个阶段,就要讲到中国了。中国的文明,总体是停留于【宗族时期】,既是之前提到过的,以血缘为纽带的文明。古代中国的农田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拥有的物品,既是以家庭为生产共同体的生产模式。有别于当代社会的社会大生产,既是以社会为生产共同体的模式,所以当代社会提倡的平等自由博爱同样是基于生产共同体的原则。

如上所言,以家庭为生产共同体的文化下,自然发展出了忠孝文化。然而,在中国的历史上,并没有遇到一个可以足以与中国在文明上抗衡的文明【如欧洲与中东既是互相在文明上可以形成抗衡的关系】所能拥有的,仅仅是蒙古 匈奴等,在军事上与中原形成抗衡的关系。于是,中原地区根本无需与游牧民族打文明战,所以也没有发展至一神崇拜时期。而是停留在了宗族时期并且中国的地理环境,东临大海,西为高原,南方荒地,北靠大漠。内部空间充足,不过依然是一个庞大的局域空间,于是在子给自足的前提下,中国的文明并没有得到迭代性的发展。始终处于宗族时期,而中东与欧洲的一神崇拜时期,实则是通过宗教来给予本文明大众树立一个精神领导。并且在统一自身这一方的时候,建立一个假象的共同体,以及假象敌。例如在说起为什么我们要归属于本文明时,便可以说【因为我们都是真主之子】。而为什么要与对面的欧洲人作战呢,既可以说【他们都是异教徒,所以我们不共戴天】。然而中国与游牧民族的冲突主要是军事冲突,并不存在意识形态上的对抗,于是中国并没有发展出一神崇拜。始终停留于宗族时期。同理,欧洲宗族时期时,其实同样父亲可以随意处死自己的孩子,与中国的父子君臣伦理异曲同工。每个文明都有父权时期【甚至在当时的欧洲还有过诸多子弑父的反主流艺术作品】。不过,在有些文明下,某些阶段已经被发展所迭代了,而某些文明下,它依然是主流当下的社会并不支持父弑子,不过宗族社会的一些习惯依然存在。例如亲子矛盾之间,父母在中国,以及韩国 日本 越南社会,会拥有着天然的道德优势。【不孝】是东亚社会最大的道德审判,并且人们天然地认为亲人之间应该没有个人边界。个人为其他家庭成员做出牺牲,也不能抱怨,否则可能会被视作为自私行为,此等都属于宗族社会的一些遗留之风。

部落——狩猎——种姓——宗族

文明的进度条

第五个阶段的文明,既是需要讲到中东。中东完成了部落组成联盟,也过度了狩猎时期。同样进入了农耕文明,在种姓与宗族之后,发展到了一神崇拜阶段。要问说到中东第一个想到什么,可能多数人都直接想到的是伊斯兰教。伊斯兰教 与欧洲的基督教之间的冲突,来源已久。看似是宗教间的冲突,然而实则是两大文明间的冲突。《人类简史》中提到,我们的祖先智人无论从体力还是智力上,都不如尼安德特人。然而为什么我们还可以战胜他们,因为我们会讲故事。树立一个精神上的大家长,激发集体性的情绪,当然,这种集体情绪在当代社会造成的危害远大于收益。不过作为政治冲突下的双方,互相的政权掌握人是一定会动用起这一方式,使本文明高度得拧成一股绳得对抗对方的文明【对集体情绪有兴趣得读者推荐勒庞的社会心理学著作——《乌合之众》一书】。然而,当欧洲进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之后,中东依然停留在一神崇拜时期,正如当下所见的

部落——狩猎——种姓——宗族——一神崇拜

第六个阶段,也就是目前为止的最后一个阶段。既是欧美了,也就是,以希腊文明为基础的西方文明。在前一节我们说过,西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之后,脱离了政教合一,逐渐转型为世俗化社会。那么,是什么最终让欧洲在与中东的博弈中脱颖而出,异军突起呢?可能喜欢历史的朋友们,会有好多的看法类似于欧洲的商贸文明呀,以及欧洲人的探索精神啊!这些可能都有缘故,然而直接原因是什么呢?小编认为,作为一个集体的主流价值观,集体其实本身很难抛弃它。哪怕它呈现出了一些负面影响,大众也会调动一些,哪怕不理智的借口,去维护它一个文明想要抛弃自己的主流观念,重新树立价值观,通常,只能有一种方式。那既是——客观的事实,严重了打了那个主流观念的脸。就好像是一个执迷不悟的人,不经历一些生活的耳光,不会对自己做出改变是一样的。黑死病来了,上帝还有什么用,人们开始重新思考问题了,然而反者道之动,在这种灾难面前,恰恰是一个文明,或是个人重生的开始。

部落——狩猎——种姓——宗族——一神崇拜——政教分离

非洲——蒙古——印度——中国————中东——欧洲

文明的进度条

所有的文明,都只是进度条中的一个环节而已。由于所展现出来的是不同的环节,所以,人们会误认为,那是地域差异。好了,说了这么多,小编给出一些总结吧。

曾经听一名心理学家说——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符合你所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而骄傲,因为你所做的,无非是进入了一种集体无意识而已。所谓集体无意识,是一个心理学词汇,指的是一个社会客观存在的共同心理,不过平时并没有被意识到的一种现象。在讨论文化问题的时候,要说完全摒除主观立场,可能是一个乌托邦设想。不过,要尽可能得少,如果您是一位民族主义者,是一位保守派人士,那么,小编的奉劝是,我们所持的价值观,无非是进度条中的一环而已,它并不具备天然正确性。然而,如果您是一位个人主义者,是一位前进派,那么,小编也同样奉劝,不要因为眼下的诸多不是而对世界失望,因为它只是一个进度条,文明世界该来的,谁都逃不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