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撿到的「皇后之璽」若今天才面世,很多人會認爲它不真!

馬未都:撿到的“皇后之璽”若今天才面世,很多人會認為它不真!

1968年,13歲的陝西少年孔忠良在放學回家的路上,遠遠的看著地上有個東西,拿腳一踢出來個玩意兒,拿在手裡一看上面還雕著動物覺得挺好玩,再看下面刻著字一個都不認識,攥在手上就回家了。

孔忠良拿回去後給他爹看,他爹也不認得,尤其是那時候人都沒文物意識,看了半天看不懂,他爹就去了西安。到了西安他還多一腦子,直奔了博物館。

馬未都:撿到的“皇后之璽”若今天才面世,很多人會認為它不真!

本來呢孔忠良的爹準備拿這個東西自個兒磨一個章,就得先把原先的這個印文磨下去以後,再刻一個自己的名字。結果這玉印沒那麼好磨。我們後來的印章使用的印材大部分都是石頭,壽山石巴林石昌華青田石都是非常軟的,拿刻刀能刻動的。但玉刻不動,得砣出來。

馬未都:撿到的“皇后之璽”若今天才面世,很多人會認為它不真!

所以他拿到博物館,博物館一看就不得了了,對博物館的人來說那字好認啦,一看是“皇后之璽”,馬上就問哪來了,他說我們村撿的,博物館問你們村在哪,他說在咸陽。一說位置博物館就更興奮了,這片地是一個墓葬區,都知道陝西帝王的墓葬最多。撿到這個印的位置,一千米外就是劉邦和呂后合葬的長陵。所有的人就開始推算,劉邦與呂后之墓已被盜掘,盜墓者可能在慌亂之中到手的寶貝又丟了,事隔多少年恰巧讓孔忠良撿到,真是不幸中的大幸,這個東西應該就是是呂后的印了。

馬未都:撿到的“皇后之璽”若今天才面世,很多人會認為它不真!

這件“皇后之璽”邊長2.8釐米,高2釐米,這個玉璽是全國僅見的一隻,在學術上沒有爭議,肯定是西漢遺物,因為1968年的時候文物根本不值錢,也沒人造假。但如果這件東西被這個農民攥到今天,再拿出來給誰看誰都不會信。哦你腳一踢就撿著了,我怎麼沒撿著,肯定是這態度。40多年以後國家給孔忠良補發了一張獎狀,當年都沒發,這時孔忠良60多歲了,接到獎狀還挺激動,這麼多年了國家還為這事兒想著我,給我發獎狀啊。

馬未都:撿到的“皇后之璽”若今天才面世,很多人會認為它不真!

孔忠良

這件東西如果在孔忠良手中存到今天,馬未都覺得爭議會特別巨大,肯定很多人認為這東西不真,別說鑑定它是呂后之物了,恐怕連博物館的門都不會讓他進。

這就是鑑定上的一個難點,有的東西並不一定是靠眼力看出來的,是靠所有東西的佐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