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譴責美國正在變成一種全球慣例

6月25日,英國《金融時報》刊發專欄作家愛德華·盧斯的文章稱,新一輪的反美浪潮已經興起,並且表現出與以往不同的特點。文章稱,在加拿大,這一反美浪潮被稱之為《真愛至上》(Love Actually)效應。賈斯廷·特魯多(Justin Trudeau)對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批評,為他贏得了這部2003年電影中虛構的英國首相因對美國總統強硬而獲得的那種讚賞。特魯多在熱烈的掌聲中宣佈,加拿大將“不會聽任擺佈”。這樣的情緒正在四面八方升溫。在墨西哥,人們或許會將這種情況戲稱為“阿姆洛”(Amlo)效應。阿姆洛是有望成為墨西哥下任總統的曼努埃爾·洛佩斯·奧夫拉多爾(Manuel Lopez Obrador)的暱稱。奧夫拉多爾或許會被選出一代人以來反美色彩最強烈的一屆政府。墨西哥外長上週稱,美國的邊境移民兒童留置營“殘忍、不人道”。此外,一位法國發言人表示,美國秉持與西方其他國家不同的“文明價值觀”。所有人都是眼睛都不帶眨一下的。無論是加拿大的《真愛至上》效應,還是墨西哥的“阿姆洛”效應,出於這樣或那樣的憤怒,從渥太華到惠靈頓,譴責美國正在變成一種慣例。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針對特朗普。2017年美國退出應對全球變暖的《巴黎協定》時,特魯多曾小心翼翼地把矛頭侷限於“美國聯邦政府”,從而將美國這位在很多地方都不受待見的總統與其所領導的國家區分開來。文章指出,先前的反美浪潮都與美國時任總統的全球立場相關。上一次反美情緒高峰出現在小布什時期。隨著巴拉克·奧巴馬當選總統,這一波情緒就平息了。雖然上世紀80年代早期羅納德·里根不受歡迎,但這種情緒在柏林牆倒塌後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但這一次似乎不一樣。催生先前幾輪反美浪潮的往往是戰爭,如越戰和伊拉克戰爭,或是對爆發戰爭的擔憂,如里根首個任期內新一代核武器運抵歐洲。特朗普未發動任何戰爭。實際上,他是憑藉將避免戰爭的承諾當選的。在這方面,他與奧巴馬類似。然而,自從他上任以來,美國的地位就直線下降。很少有外國人仍不屑地認為特朗普2016年的勝選是一場意外。無論特朗普是否連任,世界仍然認為美國已經收起了迎客的門毯。里根和小布什都熱衷創造新公民。里根赦免了300萬非法移民。小布什說,如果墨西哥人能成功穿越邊境,“見鬼,那我們歡迎他們”。特朗普稱呼非洲國家“糞坑”,而且在談到來自中美洲的非法移民時使用“動物”、“寄生”、“罪犯”等詞。按照他的說法,幾乎所有國家都試圖薅美國的羊毛。外來人口要吸食它的血液。此種畫面不會自動消失。2017年,美國學生簽證的申請數量出現了本世紀以來首次大幅下降。這其中包括中國和印度這兩個最大的海外留學生來源國。來自世界各地的穆斯林的簽證申請數量也大幅下降。在小布什和里根執政時期,美國吸納外國移民的數量不斷增加。旅遊簽證的申請數量也下降了,過去,這個數字一直是緊跟美國經濟脈搏的。即使在認可度極低的時期,人們也沒有忽視美國的魅力。如果這種聯繫不復存在了會怎樣?地球將照轉。但更年輕一代將帶著與父母輩截然不同的對美印象長大。將中國與供電和鋪設好的道路聯繫在一起的那部分世界正不斷擴大。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如今已擴展至幾乎每一個大洲。美國民意調查人員經常發現,世界上更多人相信中國(而非美國)會維護全球穩定。即便是在文化上非常親美、也是美國盟友的德國,中國領導人的認可率也遠高於特朗普。在美國學習的留學生可能會繼續佔留學生的大頭。但是,如果美國開始習慣性拒絕給他們發放工作簽證,習慣性蔑視“擁擠著的大眾”(huddled masses),這股和平時期的反美主義浪潮持續的時間將遠遠超過特朗普的執政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