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因主張抗日與胡適打筆戰!曾提前十年精準預測了抗日戰爭

民國有位記者,在1921年的時候寫道:“中日必有一戰,屆時須放棄十餘省讓其佔領,消耗其兵力,俟其疲憊,再一舉滅亡之。”

他因主張抗日與胡適打筆戰!曾提前十年精準預測了抗日戰爭

這個人名叫龔德柏,是湖南省瀘溪縣人,1891年生於瀘溪縣武溪鎮。

後留學日本,因反日被段祺瑞撤銷公費。退學後受聘《中日通訊社》編輯,併兼任《京津泰晤士報》駐東京通訊員,自此專心研究日本問題。1920年春,當選留日學生代表,赴滬出席全國學生聯合會,且當選為大會議長。1922年回國,在南京從事新聞工作。歷任《國民外交雜誌》主編、《東方日報》中文版總編輯、《中美通訊社》總編輯等職。1923年執教於法政大學。與成舍我合辦《世界晚報》,後兼《世界日報》總編輯,創辦《大同晚報》。因抨擊時政,涉及當政者多,數度被捕入獄。故新聞界稱其為"龔大炮"、“湖南怪物”。

我第一次讀到他在1922年寫的這一句話的時候,直接驚呆了。那時候,離日軍侵佔東北有10年,離日軍全面侵華整整16年。他一句話就把中日戰爭的開始、經過、結果全都說對了,真個神人。

那麼他的抗日言論只說過一次嗎?作為當時著名的記者,怎麼可能呢。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他出版了一本名為《徵倭論》的書,主張對日長期作戰,轟動一時。為擴大影響力,他主動放棄版權。當時候國內悲觀的論調非常多,很多知名知識分子都主張應該隱忍,中日戰爭,中國必敗,到時候後果不堪設想的說法很多,胡適就是這些知識分子中的代表。

他因主張抗日與胡適打筆戰!曾提前十年精準預測了抗日戰爭

龔德柏在《徵倭論》一書中將如何應對日本侵略的辦法,進行了詳實的敘述。他歡迎翻印盜版的做法,另他的《徵倭論》銷售達十萬冊。這個數字,在文盲率接近90%的民國,簡直高得不可思議。即便是現在,10萬的銷量,也是一本暢銷書了。

在是否該對日出兵這個問題上,他還公開發表文章,質問胡適,胡適未做任何的回應。

七七事變之後,龔德柏更是高舉抗日旗幟,寫下了《中國必勝論》、《日本必敗論》等文章,宣傳的效果非常之好。而且還在《大公報》上發表了一篇題為《論抗日的持久性》文章。很明顯,龔德柏的說法和毛澤東的《論持久戰》在很多地方都有些相似。兩人若是能相遇,單就這個問題談起來,也必定能有很多好的火花。但遺憾的是,龔德柏選擇的是蔣介石。

那個時候的共產黨實力很弱,其他的軍閥也沒有成氣候,全國能指望的上也只有蔣介石這一個人了。

龔德柏選擇了蔣介石之後,就開始瘋狂反共。他曾在報紙上公開說,德國西進,日本東殺,蘇聯要完蛋。他的這個提法,實際上也是蘇聯當時候最擔心的。而且,很多中國知識分子也這麼想,一旦日軍從東北攻擊蘇聯,那麼中國的問題就會變弱好多。後來蘇聯之所以敢於撤掉東線布兵而專對西線,還是得益於中國傳奇特工袁殊的情報。

​事實上的龔德柏,並不是一個新聞理想特別純粹的人。他在報館之外常常會獲得些職位,一旦搞不好,就又回去辦報紙。就此來說,他同史量才、張季鸞、陳景韓等著名報人,在新聞素養方面就有很大的差別。抗戰勝利後,國民黨選副總統之時,龔德柏因自己支持李宗仁而公開抹黑孫科。後見李宗仁日盛,編著文《蔣介石不出國則救國無望》。

赴臺之後,龔德柏雖年紀大了,卻是更有性格。當時候老蔣很不地道,為了反攻大陸,什麼事都幹。有一次,請了一個日本學者演講,題目是《盧溝橋事變是誰開的第一槍》。他用極其豐富想象力說,盧溝橋事變事共產黨開的槍,然後導致中日大戰,兩敗俱傷,共產黨得利。當時,龔德柏就在下面坐著。聽到這,起來就駁,弄的那人抱頭而走。

不久之後,他就因各種類似的事情幹了不少,被蔣介石關了起來,直至六十七歲的時候,才得以重獲自由。

此君還有一句牛逼閃閃的話:“你們沒有言論自由,因為你們怕死,我不怕死所有我有言論自由”。

他因主張抗日與胡適打筆戰!曾提前十年精準預測了抗日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