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中央文件精神,明白未來農業發展方向

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為鄉村發展勾畫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恢宏藍圖,將促進農業農村發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當前,“鄉村振興”成為全國上下關注熱議的高頻詞。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謀篇佈局,制定時間表和路線圖。種種跡象表明,鄉村振興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然而,如何振興鄉村,沒有完整的模式可鑑,沒有現成的道路可走。中央一號文件對當前“三農”發展的深層次矛盾進行了精準的解析,主要表現為五個“亟待”,“第一,農業供給亟待提升和提高。第二,新型職業農民隊伍亟待加強。第三,農村基礎設施和民生領域欠賬比較多,農村環境和生態問題比較突出,鄉村發展的整體水平亟待提升。第四,國家的支農體系相對薄弱,農村金融改革任務繁重,城鄉之間要素合理流動的機制亟待健全。第五,農村基層黨建存在薄弱環節,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加強。”

讀懂中央文件精神,明白未來農業發展方向

今天我們就單說,農業供給亟待提升和提高。近幾年農業供需發生了矛盾。一方面農民種地不掙錢、農產品滯銷等,另一方面消費者所需要的生態的、綠色的農產品,不能供給。這說明了農民應該改變傳統觀念,按需生產,才符合市場規律。鄉村振興開出了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科技興農”的藥方。

讀懂中央文件精神,明白未來農業發展方向

1、質量興農 目前農業正處於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由增產轉向提質。農業部啟動“農業質量年”行動。新制定修訂千項農藥殘留標準,增加百個果菜茶生產大縣。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

2、綠色興農 提高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提供生態休閒旅遊度假場所。

讀懂中央文件精神,明白未來農業發展方向

3、科技興農 依靠科技引領,打造新引擎。鼓勵涉農科研院所與家庭農場、合作社、農業企業等開展交流合作。推進農業科技進村下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