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公寓項目要放棄,另外10%如何選擇?

90%的公寓項目要放棄,另外10%如何選擇?

在鄭州的房地產市場,公寓一直是個謎一般的存在。不要說客戶,甚至連一些售樓部的銷售經理都說不清:

有錢買房肯定沒錯,買住宅毫無疑問是要賺的,但是公寓呢?到底賺不賺錢?劃不划算?還有怎麼選?誰靠譜?

當局者迷,旁觀者也未必清楚。

今天就一起來聊下公寓的投資邏輯,文末有彩蛋哦。

鄭州的公寓發展流派

如果回顧下鄭州公寓的發展簡史,大概是這樣的。

1)初唐流派

以青年居易、時尚PARTY為代表,公寓開始在市場上嶄露頭角。不過,這時候的公寓,還是被當作“類住宅小戶型”產品,粉絲很少,也不怎麼受關注。

2)中唐流派

如正弘藍堡灣世豪小公館、360國貿中心的公寓。這期間,住宅作為樓市大V,仍把持著市場的流量話語權,商業和寫字樓也是紅極一時。公寓,仍是個沒有什麼影響力的小號,發個朋友圈想集個贊都困難。

90%的公寓項目要放棄,另外10%如何選擇?

3)盛唐流派

如果說公寓的盛唐階段,大概就是目前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了。住宅坐擁億萬粉絲,霸主地位一時難以撼動。商業和寫字樓這些大V坐了冷板凳,閱讀量越來越低。而公寓則成功實現小號逆襲,粉絲量急劇上升。

當然,有外部環境的因素,也跟公寓自身的努力有關係。

從外部環境來看,城改所釋放的強勁剛性租住需求帶來的客戶機遇、鄭州住宅價格猛漲倒逼的市場機遇、限購限貸帶來的資本機遇、鄭州城市地位抬升及空間優化帶來的空間機遇

從內因來看的話,比如,公寓開始重視自身產品的規劃,在三四十平的空間裡也是極盡功能之可能。同時開始重視公區的打造,諸如公共創客空間、屋頂花園、共享書吧等等。

這個時候的代表是誰呢?太多了,就不舉例了,以免顯得不公。

4)晚唐流派

對不起,還沒到來,公寓的勢頭正猛呢!

盛唐時誕生了李杜等一眾猛人,當然,也有很多相對平庸的詩人。當下公寓的盛唐流派,有沒有比較流弊的項目?

在此之前,我們還是迴歸主題,先來看看公寓的投資邏輯。

你必須明白的公寓投資邏輯

很多人說,啥投資邏輯?買了就是為了賺錢唄。

是為了賺錢,但是錢從哪來?怎麼賺?這個事需要搞明白。市場的存在就是為了區分,目前六七十個公寓產品,買哪個區域、買哪個項目、買某個項目的什麼產品,收益肯定是不一樣的

公寓的投資收益模式,基本上有如下幾種。

1)資產沉澱,不動產增值收益

說白了,錢放銀行縮水,拿手裡難受,買套公寓增值吧,不限購不限貸。雖然公寓的交易稅費高(你買套公寓30萬,持有10年,漲了30萬,你轉手交易,稅費交15萬多),但是考慮到通貨膨脹因素,買公寓要比銀行存款靠譜。

2)長期持有,當個房東,穩定收益

這是大多數人買公寓的初衷,房租還月供,十年後賺套房。按照人民幣的貶值速度,現在投入的首付款十年後不知要貶值成什麼樣。長期持有,穩定收益,有點小錢,玩玩而已,適合散戶,但要考慮租住對象,租客對應的層次和支付能力,很大程度上影響你的收益水平

3)開個酒店什麼的運營收益

這個形式其實還比較多。比如買個幾十間開個快捷酒店,或者散戶可以託管給一些長租公寓,甚至你個人買個一兩套,開個特色類的“共享酒店”,也不是不可能,這屬於運營收益了,這一點需要考慮的,

是區域內的產品支撐和客流導入。

90%的公寓項目要放棄,另外10%如何選擇?

4)開個小店,商住合一

商業類運營,比如開個“網紅超市”或者“創客小店”,也能實現收益。你看,360國貿公寓上面很多小店生意還挺火爆。

5)可能存在的紅利

N年後的拆遷補償,這個要看歷史運氣了。按照慣例,商業產品的賠付比例要比住宅高哦。

說到這,還要再重點提示一下,住宅與公寓的投資邏輯是迥然有異的。

住宅是增值收益,說白了,賺不動產的增值差價,50萬買入,100萬賣出,我賺50萬(毛利潤)。

而公寓呢,因為稅費的問題,增值收益有限,更多的時候是要靠運營收益,說白了,在你持有期,怎麼用才能實現租金最大化。

嗯,記住這個詞,運營收益,運營收益取決於你的功能性,而背後根基則是公寓所處區域的功能定位、區域內的產業匹配、區域內的人口構成。

————

今天為什麼要聊公寓呢?因為最近有人問主編,位於綠博組團的融信城市之窗能入手嗎

?好吧,主編研究了一下,不小心得出這個結論,如果站在這個以上的分析邏輯來看的話,鄭州的公寓大概也只有兩個流派了:

綠博組團內的公寓和綠博組團外的公寓。

綠博的唯一和不可代替性

與鄭州相距十餘公里的綠博組團,正式騰飛尚不到五年,公寓也能買?

那麼我來反問一下,在綠博這樣一個國際文旅區域,如果說連個像樣的公寓都沒有,你能接受嗎?

1)鄭州唯一的“國際範兒”定位

鄭州十餘個新區,功能定位各有不同,但以國際命名的,也只有綠博組團了——鄭州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因此素有“東方奧蘭多”之稱。

90%的公寓項目要放棄,另外10%如何選擇?

這個以國際命名的新區,讓綠博組團像含著金鑰匙出生的貴子,也奠定了與其他區域的天然阻隔性,賦予了其開放的性格,內外交流的頻繁性所衍生的中短期居住需求,儼然就是公寓的溫室。

綠博發展慢嗎?

這裡已經陸續落位了伯利恆外語學校、實驗幼兒園、省實驗小學、楓楊外國語學校、一八聯合中心等頂級名校。

這裡已經陸續落位了鄭州最密集的三甲醫院:鄭大三附院(規劃中)、河南省腫瘤醫院、省第三人民醫院。

156工程平坦開道,千億級資金的強勢湧入……

2)功能的不可代替性

按照規劃定位,綠博的主導產業是“文化創意、時尚旅遊、高端商務”,要打造“時尚創意旅遊文化新城”,這個可以看作是綠博產業導入與人口導入的頂層邏輯,在大鄭州組團中也是獨一無二,區域的不可代替性,也讓目前千篇一律的公寓產品,在這裡找到特殊的價值。

來看看圍繞綠博組團的文旅配套吧。

90%的公寓項目要放棄,另外10%如何選擇?

綠博園、方特歡樂世界、方特水上世界、方特夢幻王國、建業華誼電影小鎮、周星馳夢幻世界、海昌極地海洋公園,以及38000畝鄭汴中央公園等等,每一個,論其影響力與輻射力,至少都是中原級別的。

這些產業的陸續落地,以及對中原地域的人口吸附力,你會想到什麼?

3)一組大數據

一般的新區發展,人口導入確實需要時間,需要政策的強有力驅動,需要產業的持續導入。但綠博組團是為數不多的可以實現“自力更生、自帶流量”的新區,來看一組“大”數據吧:

超級文旅IP帶來的1500萬旅遊短住人口(全省及跨省遊客);

服務型崗位帶來的70萬剛需常住人口;

服務型小企業帶來的10萬+辦公需求;

改善型住宅區帶來的服務類(健身瑜伽)、教育類(培訓班、早教班)等多樣空間需求。

這些需求所產生的巨大缺口,恰恰是公寓需要承載與補充的。

90%的公寓項目要放棄,另外10%如何選擇?

90%的公寓項目要放棄,另外10%如何選擇?

綠博需要一扇這樣的窗

最後,我們再來來看看城市之窗這個項目。

1)綠博商務商業核心

從微觀區位上看,融信城市之窗地處文通路寶興路交叉口,屬於商業商務帶的核心位置,距離規劃12號線、19號線地鐵口不遠,能夠享受到地鐵紅利。

項目整體規劃總建築面積25萬㎡,涵蓋了建築面積約22㎡的成品SOHO、約32-51㎡的魔變LOFT。

90%的公寓項目要放棄,另外10%如何選擇?

2)融信集團的鄭州首發作品

融信去年來到鄭州,將包含了天津、河南、河北、湖北、山西五個區域的第四事業部總部設置在了鄭州,足以看出其對鄭州的重視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城市之窗是融信的成熟產品線,在南京等城市也有佈局,同時也是其佈局鄭州的首發項目,歷經一年的研發方入市,融信對其頗為重視。

3)打破常規的類住宅規劃

目前鄭州市面上的公寓,不是規劃在商場之上,就是立於住宅邊緣地帶,或者獨棟獨排,居住體驗感不佳,也無景觀小品可言。

融信城市之窗打破常規,整盤採用類住宅規劃,規劃有多重景觀,居住體驗感更強,同時建築採用“板式規劃”,摒棄了傳統筒子樓公寓的弊端。

90%的公寓項目要放棄,另外10%如何選擇?

4)有特色的公區配套

在城市之窗中,貼合未來居者的需求,項目擬規劃有創客空間、共享廚房、深夜食堂、公共洗衣房、24小時便利店、社區wifi覆蓋等配套,搭配融信的智能APP物業服務,讓居者享受無時差的便利生活。

5)全業態功能承載

未來的綠博組團是中原人的旅遊勝地,是鄭州人的週末遊玩勝地,是中原城市群的文旅驕子,也將承載鄭州一些國際性的旅遊省事,在這樣一個區域,公寓所承載的功能也要領先去普通的公寓項目。

嗯,腦補一下這樣的畫面,在國際文化旅遊產業園,入手一套小公寓,能當散客,能作特色酒店,也能打造網紅小店,甚至是共享公寓,這裡不缺遊客,也不缺產業導入的中長期客戶……

5)格局+時機,領先就是機遇

融信城市之窗是綠博難得的“成建制”純碎公寓產品,在綠博的發展窗口期極其難得,而且面積段控制的較好,小面積SOHO總價約20萬左右,這個對大多數小有積蓄的白領來說,是個不錯的理財方式。

——————

總結一下,綠博的規劃定位、產業導入、人口特點決定了區域內公寓產品的頂層邏輯,而區域內的公寓產品因此也具備了更具價值的特色功能,這個又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未來的運營收益。融信城市之窗,能否為綠博打開一扇財富之窗?

拭目以待。

(以上信息來源於網絡及現場探盤,最終規劃信息以開發商公示為準)

·END·

地產人文

以人文視角解讀樓事

以理性精神解析地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