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街上開5家藥店,難道賣藥真的這麼掙錢嗎?

我家小區裡一條街上就開了5家藥店,在步行15分鐘範圍內就有20家藥店。難道開藥店這麼掙錢嗎?現在生個小病到醫院就是500元打底,大病就往上加吧。所以小病就自己跑藥店解決了。可就是這樣一個感冒沒有100元的藥你也別想好了。急支糖漿都要賣到35-70元一瓶。要是不掙錢誰信那?

一條街上開5家藥店,難道賣藥真的這麼掙錢嗎?

這15家藥店是怎麼樣盈利的那?有人說藥品是暴力行業。往往出廠的時候幾元錢的藥到了藥店就變成了幾十元錢。除去運輸人工管理等費用最少掙到100%利潤有的會更多。

一條街上開5家藥店,難道賣藥真的這麼掙錢嗎?

讓我們來看看真實的情況,當然只能在公開的數據下找一下答案。在中國有4家上市的連鎖藥店,分別是老百姓、一心堂、大參林和益豐藥房。可以通過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中看出來他們的收益情況。

一條街上開5家藥店,難道賣藥真的這麼掙錢嗎?

益豐藥房:2017年營業收入48.1億,淨利潤3.14億,毛利率40%。

老百姓:2017年公司營業收入是75億,淨利潤是3.71億,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是35.31%;

一心堂:2017年營業收入77.5億,淨利潤4.23億,主營業務毛利率41.52%;

大參林:2017年營業收入74.2億,淨利潤4.75億,主營業務毛利率40.26%;

我們可以看出來毛利率35-42%之間,這以經是不少了。相對於競爭激烈的藥店來說真的很可觀。因為他們離的只有不到100米,有的都是連著開的。

一條街上開5家藥店,難道賣藥真的這麼掙錢嗎?

當然這只是上市公司的財務表現。這裡面還有一些費用。人員、店面租金、廣告等等這些費用在。

在現實中經營一個藥店,還是分藥品、器械和其它保健品等等分類的。在以前國家規定藥品只能加價20%銷售的。市場在近些年開放以後價格也就放開了。一些常用藥也不會加價或是進價就賣的情況吸引顧客。比如我們常吃的感冒通以前1元一板現在還是1元一板很多年都沒有漲過價格。我們常喝的急支糖漿他們要麼就是順加20%要麼就一分錢不加,平進平出,這樣的藥品種類還不少。

可掙錢的又是什麼那?

一條街上開5家藥店,難道賣藥真的這麼掙錢嗎?

一般會在新藥上面賣的貴一些,比如去痛片以前老綠盒10片/1.5元。可換了一個包裝就賣到了5元。大家都在用了創可貼出廠價1-2分錢可到了藥店10個/10元。在醫療器械上也是一樣的。都是有很高的利潤。通過常用藥拉客辦會員卡等等手段爭取客員。

一條街上開5家藥店,難道賣藥真的這麼掙錢嗎?

小編看這是一個朝陽行業,因為中國在老齡化,老人生病多買營養藥多,人參、枸杞等等老人都愛在藥店買。第一老人可以用醫保卡,第二可以積分,第三相信藥店進的都是好貨。所以這是個朝陽行業。看官老爺有不同意見請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