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城區政府8大方面28項重點工作 余國平:重點工作要拿下 其它也不能落下

“各級各有關單位‘一把手’在推進各項重點工作時要突出重點,統籌兼顧,重點工作要拿下,一般工作也不能落下。”4月12日上午,區長餘國平主持召開清城區政府工作部門(擴大)會議,就如何推進今年區政府8大方面28項重點工作進行了部署。

餘國平指出,各項重點工作任務能否圓滿完成,事關區“十三五”能否開好局、起好步,事關清城區深入推進廣清一體化、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融入珠三角的工作大局。各級各有關單位和各級領導幹部要對照《2016年清城區重點工作任務分解表》,明確任務,強化責任,突出重點,統籌兼顧,確保按時按質完成年度任務。他強調,各牽頭領導、牽頭單位是各項重點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和第一責任單位,要親自抓、負總責。推進過程中,各級各有關單位要抓好作風建設,管好隊伍,“一把手”更要身先士卒、親上一線、做好表率。

日前,我區正式印發了《2016年清城區重點工作任務分解表》,經濟提速轉型、城市擴容提質、改善民生、廣清幫扶、社會治理等八大方面28項重點工作分別由區委、區政府各常委、副區長牽頭督查督辦和跟蹤落實。為確保各項重點工作如期推進,區委、區政府已將2016年各項重點工作任務的完成情況,作為各級各有關單位年度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因組織領導不到位、工作推進不力,導致相關重點工作任務未能按時完成的,區委、區政府將啟動問責追責程序,嚴肅追究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員的責任。

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杜少鵬,區委常委羅澤光,區委常委、副區長葉穗軍,副區長羅婉玲、廖劍鋒、袁志武、黃國傑、歐建文、盧維盛分別就自己分管的區政府有關工作進行了梳理。

■推進

教育規劃

繼續推進市中心區域學校佈局調整,擬在東城大道以北建設錦興小學(暫名)

就備受社會關注的教育建設方面,杜少鵬表示,今年將繼續推進市中心區域學校佈局調整。其中,8月中旬全面完成飛來湖中學教學設備設施採購、工程收尾等工作,確保今年秋季投入使用。同時,做大做強后街小學,著力解決舊城片區優質學位不足的問題。推進東城片區教育佈局調整,加快啟動在東城大道以北建設錦興小學(暫名),該項目已納入今年市十件民生實事之一,規模48個班,可提供2160個學位。此外,加快在蓮塘小學、東城中心小學、東城一中新建一批教學樓、綜合樓、宿舍樓等,進一步擴大三所學校辦學規模,增加片區學位數量。

產業發展

採用最嚴厲的節能和環保倒逼機制推進陶瓷產業轉型升級

羅澤光表示,今年將繼續推進源潭物流園、清遠互聯網+創新產業園等產業平臺的建設,力促年度計劃投資123億元的87項重點項目全面啟動建設。儘快完善出臺《清城區促進陶瓷產業轉型升級工作方案》,通過採用最嚴厲的節能和環保倒逼機制,年內力促5家以上低端落後的陶瓷企業轉產,推動高端陶瓷企業升級改造,並在本地設立營銷中心,實現出口本地化和年稅收不少於10萬元+畝。繼續加強對非煤礦山、陶瓷原料配送的整治工作,嚴厲打擊礦產資源非法開採行為,實現礦山規範開採、陶瓷原料統一加工和集中配送。

招商引資

深化廣清幫扶,依託產業發展平臺有針對性引進一批優質外經貿項目

在全球經濟復甦乏力,內需發展動力不足,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的環境下,清城區外經貿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就如何提高對外招商引資水平,葉穗軍表示,將繼續抓住廣清對口幫扶機遇,依託廣清產業園、源潭物流園、清遠互聯網+創新產業園等重大產業發展平臺,有針對性引進一批優質外經貿項目,促進外經貿加快轉型升級。此外,推動外貿企業與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的業務對接,以電子商務推動外貿穩增發展,探索推動跨境貿易新增長點。

文體旅遊

加快推進“東城-飛來峽鄉村旅遊示範片區”10個旅遊項目建設

羅婉玲表示,今年將圍繞長隆國際、新興際華等重大項目開展產業鏈招商,重新整合全區旅遊資源,加快推進“東城-飛來峽鄉村旅遊示範片區”10個旅遊項目,以及銀盞溫泉旅遊小鎮等四個特色小鎮建設,培育發展養生休閒、民居民宿、鄉村生態遊、鄉村驛站、體驗觀光農業等多元化、多業態的旅遊業新模式,開展全域旅遊試點工作。此外,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建設,大力實施文化信息資源共享等文化體育惠民工程,繼續廣泛開展“文藝百村行”等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和全民健身活動。

“三農”發展

全面鋪開土地經營權確權工作

針對如何推動“三農”工作新局面,廖劍鋒表示,今年將在總結前期試點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全面鋪開土地經營權確權工作,通過抓好確權登記頒證工作,促進農村土地流轉,探索土地置換整合解決土地細碎化問題的新模式。此外,進一步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打造一批農業新亮點,引導沙糖桔產業適度發展,切實抓好連江流域水果產業帶扶持項目;引導支持農業經營主體申報“三品一標”認證和創建名牌產品,加快推動家庭農場發展。

衛生醫療

建立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平臺,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袁志武表示,清城區今年將繼續抓好“六小”行業、病媒孳生地、無證經營等專項整治,加強各項創衛工作的督查和指導。與此同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做好11項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加強對8間基層醫療衛生單位進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常規性督導,積極推進區人民醫院新院建設工作,繼續完善區中醫院基礎設施及配套建設。在全區合法經營的農貿市場建立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平臺,及時發現和堵截不合格食用農產品在市場流通,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菜籃安全”。

城市建管

落實社區網格化、“門前三包”等措施,建立城市管理長效機制

黃國傑表示,今年,清城區的城市建設和管理工作將結合“創文創衛”工作的重難點,繼續完善城市基礎配套設施,強化城市管理,統籌城鄉發展,改善人居環境。其中,通過落實社區網格化、“門前三包”等措施,建立城市管理長效機制。確保每個網格的“一長三員”(網格長、網格員、執行員、督查員)人員到位,建立信息監督、群眾投訴、專業隊伍巡查“三位一體”的網格化管理信息平臺和指揮平臺。此外,做好市區彌敦道“門前三包”管理示範街工作,以點帶面,全面推動中心城區沿街責任單位落實好“門前三包”。

綜治維穩

構建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推進全區自然村社會治安視頻監控全覆蓋

今年第一季度,清城區社會政治大局持續穩定,未發生重大群體性事件。歐建文表示,清城區將構建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從今年起,用三年時間分步推進,建設一個更加註重源頭預防、綜合治理的社會治安治理模式。各鎮(街、場)進一步推進“全區自然村社會治安視頻監控全覆蓋工程”,在道路、停車場、車站、加油站、小區、治安卡點等重點部位、治安複雜區域安裝視頻監控、電子圍欄、門禁、車輛識別、人像識別、智能交通等設備,2016年底前全區要完成50%以上建設任務。

農業轉型

發揮產學研作用,探索互聯網+農業新模式

針對清城區的農業轉型升級工作,盧維盛表示,今年將繼續推動清城區和華南農業大學更多的合作,發揮產學研的作用,邀請省裡的專家對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以及鄉村旅遊進行調研並給予建設性指導意見,探索適合清城農業實際的互聯網+農業的新模式。此外,按照“一鎮一主產業”、“一村一品”的模式,因地制宜促進產業特色化發展。如飛來峽鎮推進火龍果、黑皮冬瓜等產業發展,源潭鎮著重打造養殖名鎮,石角鎮重點創建舟山、回岐特色農業示範基地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