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參與收購普洛斯獲突破性進展 私有化方案股東大會獲批

在近日舉行的一場媒體見面會上,萬科董事、執行副總裁、首席運營官張旭對外界透露,截至11月上旬,萬科自有的物流倉儲總面積為500萬平方米,而普洛斯的規模2500萬平方米,加起來佔據中國物流行業60%的份額。

萬科參與收購普洛斯獲突破性進展 私有化方案股東大會獲批

紀錄是用來打破的,萬科物流地產業務正向此致力,在其拿下物流地產服務商全球第一的交椅路上,普洛斯不可或缺。

今年7月,萬科宣佈,與厚朴、高瓴資本、SMG、中銀投組成財團,共同參與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普洛斯(GLP)私有化收購。

在近日舉行的一場媒體見面會上,萬科董事、執行副總裁、首席運營官張旭對外界透露,截至11月上旬,萬科自有的物流倉儲總面積為500萬平方米,而普洛斯的規模2500萬平方米,加起來佔據中國物流行業60%的份額。

11月30日晚,在萬科作出收購普洛斯公告的四個月後,包括萬科參與在內的中國財團終於取得突破性進展——普洛斯私有化方案在股東大會獲得批准。

針對此交易,萬科曾作出風險提示,交易尚存在無法通過GLP股東大會及有關監管機構批准的風險。

按照此前公告,針對普洛斯的收購方案需要滿足:獲得普洛斯股東批准、監管部門及法院批准、並未出現與GLP(或GLP集團某些主要實體)及收購要約方相關的規定事項等三大條件。

獲得普洛斯股東批准無疑是私有化方案中最重要的前提和第一道攔路虎。不過目前,收購仍需要其他規定條件滿足後方可完成。

資料顯示,普洛斯擁有及管理在中國、日本、美國和巴西等地共5500萬平方米現代物流設施組合,也是全球最大房地產基金管理人之一,管理資產約390億美元。

2015年度(2015年4月-2016年3月),普洛斯的營業收入為7.77億美元,淨利潤為7.19億美元;2016年度(2016年4月-2017年3月),普洛斯的營業收入為8.79億美元,淨利潤為7.93億美元。

而截止至2017年5月25日,普洛斯的第一大股東為GIC(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持股36.93%,第二大股東為美國銀行及其關聯公司,持股9.06%,第三大股東為高瓴資本關聯公司,持股8.21%,第四大股東為Elliott Capital及其關聯公司,持股5.1%。

根據包括萬科在內的財團訂立條款和股東協議、附屬協議,收購要約方為Nesta Investment Holdings, L.P.間接全資擁有的特殊目的公司。

Nesta Investment Holdings, L.P.為根據開曼群島法律組建的獲豁免有限合夥企業,其普通合夥人為Nesta Investment Holdings GenPar Limited,有限合夥人為厚朴、高瓴資本、SMG、中銀投及萬科主體。

收購要約方建議收購普洛斯股本中全部已發行及繳足股本普通股(不包括庫存股),每股代價為3.38新加坡元,收購總代價約159億新加坡元(約790億元人民幣),這是亞洲歷史上最大一單私募股權併購。

根據協議,萬科出資將不超過34億新加坡元(約為人民幣168億元),擁有權益約21.4%,一旦交易完成,普洛斯將成為收購要約方的全資附屬公司,並將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退市,而萬科將成為普洛斯第一大股東。

近年來,除了房地產開發主業外,萬科拉長戰線,推進包括物業、物流、商業地產、長租公寓、冰雪度假、養老、教育等新興業務的進展。

萬科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鬱亮把物流、商業地產兩項業務視作除房地產開發之外,最重點的業務。從近期動作來看,萬科發展物流地產業,分兩條腿走路,除了股權吃進普洛斯外,自身也在加強對物流項目的運營和獲取。

根據萬科2016年報,截至2016年底,集團物流地產累計已獲取18個項目,總建築面積約147 萬平方米,其中2016年新增項目10個,新增可租賃面積96萬平方米。而今年的1-9月,萬科新增物流項目23個,面積達165萬平方米。也就是說,截止至今年9月末,萬科已有41個物流地產項目,總面積超過310萬平方米。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10月,萬科還與珠海乾元晟投資發展合夥企業、江蘇省國際信託有限公司、寧波博裕物流有限公司、珠海飛虹壹號投資合夥企業等四家公司合作,共同設立規模為60億元的物流地產基金,合夥期限為10年,未來將投資境內確定區域的擬建、在建及已建成的物流地產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