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南方有喬木》,這部良心韓劇,才真的演出了你我生活的模樣

文丨君君

講真,看國產青年奮鬥劇,不論是最近的《南方有喬木》,還是口碑超高的《前任三》,其實都容易讓我產生一種誤解:中國的年輕人日子過的都已經滋潤成這樣了嗎?

無論有錢沒錢,剛畢業還是已經在職場打拼多年,租住的房子都兩室一廳甚至多室一廳的高端歐美式或者ins風精裝房;

每個人的衣著品味都走在時尚潮流的最先鋒,顏色搭配樣樣完美;

剛出世的姑娘們要不能找得到有錢的老闆,要不就資產雄厚的朋友,總是一個電話,或者一次約見,她們就可以找到心甘情願為之赴湯蹈火的朋友;

或是輕而易舉進到大企業,沒倆月就能升到核心職位;

甚至畫一個普通的海豚就能創業成功;

每個國人都在最fancy的公司獨立大廈寫字樓穿著名牌坐在大office裡每天視頻會議,還有空談戀愛傳達價值觀,錢在他們的故事裡只是數字,工作、事業的發展和成功不過遲早的事,生活的中心只有一個:愛情。

比起《南方有喬木》,這部良心韓劇,才真的演出了你我生活的模樣

所以當韓劇《live》播出的時候,觀眾活生生被激動了兩眼的眼淚,看夠了瞎扯淡的魔幻森林,終於等到一部正兒八經能戳中自己痛點的劇。

比起《南方有喬木》,這部良心韓劇,才真的演出了你我生活的模樣

豆瓣9.2分,評分甚至高過《迷霧》。

比起《南方有喬木》,這部良心韓劇,才真的演出了你我生活的模樣

拍攝《Live》的電視臺TVN,在韓國的存在就是:“TVN出品,必屬精品”。創辦至今已經12年,拍過的高分佳作兩隻手都數不過來:《請回答》系列、《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信號》……眾多良心劇創下的收視神話,據說只能被自家打破。

劇裡男女主是年輕一輩中,被職場大浪拍下來的loser。李光洙飾演的嚴尚秀,三十而立的年紀還在一家公司裡做小職員,為了能轉正,搭上母親和哥哥的老本買公司的股票,本以為就此能苦盡甘來,結果一夜之間整個公司人去樓空,他沒日沒夜為之賣命的公司突然成了傳銷組織,工作沒了,錢也沒了。

比起《南方有喬木》,這部良心韓劇,才真的演出了你我生活的模樣

比起《南方有喬木》,這部良心韓劇,才真的演出了你我生活的模樣

女主韓靜吳更衰,她連工作機會都沒有。她能力不錯,學習成績優異,但只有一點——她生“錯”了性別。另一個樣樣不如他的男人,輕輕鬆鬆就從她嚮往公司手裡拿到了offer。

男人們說這種優勢是因為男人的忍耐力強,韓靜吳和閨蜜立馬反擊——

「要說忍耐,當然是女人了,每個月都要經歷生不如死的月經痛,折磨的極端的忍耐,你要經歷下月經痛嗎。」

比起《南方有喬木》,這部良心韓劇,才真的演出了你我生活的模樣

難得的是,在這部劇中,盧熙京編劇終於讓主人公像個現實中的人一樣,有各自的性格缺陷,有情緒發洩。沒有時時刻刻的白蓮花的臉,跟我們一樣,雖然每天都在努力做個好人,但是被生活玩兒的團團轉的時候,一肚子的暴脾氣死活都難藏。

韓靜吳在面試時,有人撞了她一下,她立馬很不爽地罵道,你瞎了麼。

在衛生間,一個姑娘拿著咖啡不小心灑了她一身,她火大地斥責對方,然後讓對方把衣服脫下來,自己煩躁又委屈地換上,接著去面試。說實話我蠻喜歡這個情節,因為生活裡,當個永遠脫俗的“白蓮花”的確很難。你或許明白哪些事情不該做那些話不該說,也或許在努力理解別人的立場和情況,可身而為人,有血有肉,情緒這個最不理性的東西從一出生就隨在身邊,它不一定優雅好看·,但它起碼讓你聞起來有股人味兒。

比起《南方有喬木》,這部良心韓劇,才真的演出了你我生活的模樣

沒有什麼驚濤駭浪,沒有浮誇情節,但就是這些細碎的平常就立起了真實立體的人物。

我記得劇裡當韓靜吳面試失敗後,和母親通電話。母親問:“面試怎麼樣,你覺得這次能通過嗎?”

韓靜吳很快地回答:“當然很順利了,絕對能通過。”

過了兩秒,她說:“對不起,我沒法這樣跟你說。”

母親質問:“為什麼別人都能找到工作就你不能?”

比起《南方有喬木》,這部良心韓劇,才真的演出了你我生活的模樣

天,這句話,真是要命的耳熟——

“為什麼別人都能學會,你學不會?”

“為什麼別人都能考上,你考不上?”

“為什麼別人都能找到對象,你找不到?”

它真的太像平凡日常會發生的故事,遭遇挫折後不想告訴家裡,也不想撒謊讓父母更加失望,說了實話又難以被接受和理解,恨鐵不成鋼的指責可能劈頭蓋就來。

什麼都做不好,什麼也都做不了,怎麼辦?吃公家飯吧,還是鐵飯碗。

你我或許抱起了司法書,而劇裡職場之路都被堵死的兩人,也決定去考警察公務員。這個不看性別,不看學歷,只看成績的鐵飯碗,似乎是最後也是最好的出路。

參加考試的兩個人艱難熬過的那兩三年,也百分百的還原著普通人真實的樣子:

比起《南方有喬木》,這部良心韓劇,才真的演出了你我生活的模樣

我們甚至都可以從考試的狀況裡我們找到共鳴:錄取率70比1,需要脫產學習兩年,對於已經走上社會的人來說風險很高,年紀、生活負擔,都是問題,萬一考不上,就是浪費時間、生命、以及金錢。

活在高壓下,所有人都死咬住機會不鬆口。就像18歲以前我們做的那個美夢一樣,只要熬過了高三,考進大學,苦日子熬到頭,好生活就來了。

雖然後來才發現,

我們不過是從生活的難度level 3直接升級到了 level 4、level5,甚至越往前走越高,越難熬,難到你那時候才開始頓悟,哦,原來以前那日子反而是最舒坦的。

比起《南方有喬木》,這部良心韓劇,才真的演出了你我生活的模樣

兩個人考是考上了,但意料之中,兩個人寒窗苦讀成功後的重點不是一帆風順平步青雲,而是更多的苦難。接踵而至的高強度素質訓練讓他們時刻保持緊張,每天白天累的要死晚上還睡不好覺,如此辛苦卻還要擔心自己沒分可扣要被淘汰。男生們吐槽,女生們夜裡窩在被子裡哭。

他們歷經千辛萬苦終於進入派出所實習,以為即將迎來光鮮亮麗的職場生活時,卻發現巡警的日常工作是洗碗、查酒駕、幫老奶奶找回家的路,更多的時候是把路邊的醉漢撿回警察局,幫他們清理嘔吐的垃圾......

還要在民眾遊行示威時,被打被罵什麼都不能做。

比起《南方有喬木》,這部良心韓劇,才真的演出了你我生活的模樣

比起《南方有喬木》,這部良心韓劇,才真的演出了你我生活的模樣

脫去國產劇向我們展示的正義+熱血的純色外衣後,這部劇提醒了所有人:就算是警察局,也是職場。

劇裡講到另外一對中年警察夫妻的故事。中年警察吳楊存正是男女主在警校的“變態”教練,他幾十年如一日地浦在工作上,導致家庭角色的長期缺失。孩子與他不親近,妻子要和他離婚,上司為了某些目的陷害他,最後被貶職。

他絕對是個所謂的“好警察”,但生活顯然不會因為哪方面的“好”再來獎勵你更多。棲身於工作,所以犧牲家庭。

比起《南方有喬木》,這部良心韓劇,才真的演出了你我生活的模樣

比起《南方有喬木》,這部良心韓劇,才真的演出了你我生活的模樣

青年喪,青年喪,青年喪完中年喪,就好像從成年的那一天起,以後的日子就一路直喪。寫出一部這麼“殘酷”的劇,因為背後的編劇盧熙京,最擅長的就是在現實主義題材裡挖掘人生。看似都是生活化的劇情,實則包含了平地驚雷般的洞察力,把殘酷的人生真相一層層剝開。

比起我們看的大多熱血劇,這部韓劇真的太貼近生活本來的樣子。現實生活裡有個年輕時很厲害的民警,曾是公安部表彰過的破案能手,雖是派出所編制,卻常年被調用在局裡的專案組,因為性格不討好,沒謀到一官半職。前兩年快要提為副所任命還沒下的時候,卻在辦案途中出了交通事故,全責,再無升遷。自此看破紅塵,也消沉一段,最後老老實實在所裡待著,盡職本分,天天晚飯後挽著老婆散步。

現實生活裡剛畢業的一群人,擠在北上廣的合租房裡,過著每天早晚搶衛生間的日子。

現實生活裡,早班地鐵裡也沒有空蕩蕩的空間供女孩子們90度側臉暗暗傷情,擁擠的人群逼的她們眉頭緊皺,面色連基本的柔和都難以維持。

要想遇到能和你來一場風花雪月的浪漫愛情的老闆,可能性基本為零。總裁的確霸道沒錯,但通常只會霸道地告訴你:為了你我共成長,我們倡導工作和生活相融合的方式,所以即使是休息日,也要注意恢復群裡的工作消息。

甚至現實生活裡,剛開始的好多年可能你都無法做到你喜歡的工作。朝九晚六,加班倆小時,離所謂的興趣和實現人生價值千萬裡遠,所做的不過是為了賺錢和生活。

但不論這部劇還是生活,最精彩的地方在於,哪怕生活喪的如此之深刻,但每個人還是在絞盡腦汁尋找任何可能的機會將生活進行下去,生活之喪或許在於希望的落空,但生活的希望哪裡有完結的時候。

甚至換個角度說,人作為自然界萬千生物中的一種,生死隨著自然規律進行,我們口口聲聲說的“喪”、“痛苦”,在自然界裡實際上不存在任何意義。

有些人寫了《Live》這樣的劇,不是為了告訴所有人:生活艱難,知難而退吧。恰巧相反,它只是想說:生活或喪或苦,不是之於某一個或某一群人,人生都一樣。

比起《南方有喬木》,這部良心韓劇,才真的演出了你我生活的模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