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護師資格考試《基礎護理三》

初級護師資格考試《基礎護理三》

1、護患關係是護理人員面臨的最重要的關係。護患關係是一種治療性人際關係(又稱專業人際關係)。護患關係是專業性的互動關係。

2、美國薩斯和荷倫德提出了醫患關係的三種模式:主動-被動模式,指導-合作模式,共同參與型模式。

3、溝通是一個遵循一系列共同的規則互通信息的過程。

4、溝通的基本要素:溝通的背景或情景、信息發出者、信息、信息傳遞途徑、信息接受者和反饋。信息是溝通得以進行的最基本的要素。

5、陳述事實的溝通是一種不摻加個人意見、判斷、不涉及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一種客觀性溝通。

6、一致性溝通是溝通的最高層次。

7、溝通的形式包括語言性溝通和非語言性溝通。

8、非語言性溝通的形式有體語、空間效應、反應時間、類語言、環境因素等。空間效應中根據人類交往過程中距離分為四種:①親密距離:0~0.46m,護士在進行查體、治療、安慰時;②熟人距離:0.46~1.2m,與病人交談時;③社交距離:1.22~3.6m,護士與同事一起工作時或護士通知病人做檢查時;④演講距離:>3.6m,上課、演講、給病人做健康教育等。

9、傾聽時,護士要做到注意力集中,全神貫注,不隨意打斷病人的談話,不急於做判斷等。

10、開放式提問的問題範圍很廣,不限制患者的回答,可誘導其開闊思路,鼓勵說出自己的觀點、意見、想法和感覺。

11、醫療衛生的5大基本原則:①衛生保護原則,健康是一項基本人權,人人享有獲得衛生保護的原則;②預防為主的原則;③公平原則;④保障社會健康原則,協調個人利益與社會健康利益的關係;⑤病人自主原則。

12、1993年衛生部頒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管理辦法》。

13、醫囑是護理人員對病人實施治療措施的重要依據,具有法律效應。臨床護理記錄是病歷的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法律意義。

14、護士不得借工作之便謀取額外報酬,但病人在康復出院時,出於對護士的感激而自願贈送少量紀念性禮品,原則上不屬於賄賂範疇。

15、醫療事故分為4個等級。一級醫療事故,造成病人死亡、重度殘疾的;二級醫療事故,造成病人中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三級醫療事故,造成病人輕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的;四級醫療事故,造成病人明顯人身損害的其他後果的。

16、不屬於醫療事故的情形:包括在緊急情況下,為搶救病人生命而採取緊急醫療措施造成不良後果的;在醫療活動中由於病人病情異常或病人體質特殊而發生醫療意外的;在現有的醫學科技條件下,發生無法預料的或不能防範的不良後果的;無過錯輸血感染導致不良後果的;因病人及家屬方面的原因延誤治療致不良後果的;因不可抗力致不良後果的。

17、醫療事故的法律責任包括:行政責任、刑事責任、民事責任。

18、一般系統論是護理程序的理論框架。

19、護理程序是護士在對護理對象進行護理時所應用的工作程序,是一種系統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一個持續的、循環的、動態變化的過程。

20、護理診斷陳述結構,P(problem)+S(symptoms and signs)+E(etiology);P-健康問題,S-症狀和體徵;E-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