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快遞末端集約化和智能化?智能快遞櫃,智能送貨機器人?

隨著新的信息技術如大數據、電子商務、物聯網、雲計算、移動應用、5G層出不窮,智慧物流的也逐漸從理念走向了實際應用,在第308期i訪談,我們邀請了遞易(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鄒建華,為大家講述智慧物流究竟該怎麼搞?

本期i訪談的主持人是現任中國電信上海研究院互聯網安全部(移動互聯網系統與應用安全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朱易翔,作為在網絡空間安全專業技術及管理一線工作17年的專業人士,長期為大型政企用戶提供專業安全諮詢和服務,而任何物聯網領域的相關產品和服務都不可不談論安全的話題。

作為解決“快遞領域最後一公里”問題的智能化、集約化解決方案提供商,遞易涵蓋了快遞末端所需要的所有系統及硬件產品。像智能快遞櫃、快遞第三方作業系統、C端用戶綜合生活服務平臺、智能快遞塔、易掃(高拍儀)、自助寄包櫃等,但產品的落地不僅需要技術的支撐,更需要找到符合的場景需求。

如何解決快遞末端集約化和智能化?智能快遞櫃,智能送貨機器人?

朱易翔:“遞易目前是針對物流生態鏈中的企業進行服務,那遞易是如何確定其產品是符合市場需求的呢?具體又會對企業提供哪些幫助呢?”

鄒建華:“目前快遞行業發展很快,但是在快遞最後一公里領域碰到很多瓶頸。主要的問題是人力短缺及人工成本過高。目前主要的解決方案是快遞末端集約化及智能化,都是由快遞第三方公司統一承接各家快遞公司業務,集中派送或通過智能快遞櫃等產品讓用戶自提,提升末端效率,降低成本。遞易的合作模式主要就是為這類快遞第三方公司提供系統及平臺的支持,幫助其提升效率、增強管控能力,以及提供初期業務指導,和後期的增值業務聯動。”

朱易翔:“遞易目前主要收入靠項目/提供解決方案,還是產品已經足夠標準化,可以收取服務費?還是兩種方式都有?如果都有,哪種比重大一些呢?”

鄒建華:“遞易會收取部分項目費,以及後期長期的的服務費。產品只能基礎模塊的標準化,功能需求場景和用戶不同,差異性還是比較明顯的,快遞末端物流服務建立標準化還是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我們目前是基於場景提供特定的SAAS 和HAAS 服務。”

朱易翔:“遞易對於目前技術支撐的投入成本較大的是哪些呢?為什麼?”

鄒建華:“首先,整一套架構的難度還是非常高的,我們的合作方需要集合在我們的大平臺上面,我們的大平臺有非常多的合作方,然後可能我們的合作方,他們下面的門店既有直營的,又有加盟的,對應的收費模式又不一樣,這就需要較長時間的摸索,實踐,不斷迭代和升級才能完成,同時熟悉末端場景的這類技術人才培養投入也是最大的。遞易有一系列的產品線,所有的相關產品均由遞易自主研發而成,目前有超過60項的自主知識產權專利,有超過80人的技術團隊。”

朱易翔:“那在和你們同類的產品對比中,目前發展水平是大家都差不多,還是有哪些已經明顯發展的比較超前了?”

鄒建華:“我們的產品鏈的豐富程度,是非常領先的,這使得我們的方案是更加完整和成熟的。此外,我們的saas化平臺的開放程度,以及可以支持的定製化程度是行業最具有競爭力的。從事末端行業大約起始於六年前,就是六年前我們就預先設想了今天的場景,我們同步在集約化系統和智能化末端上做了佈局。”

如何解決快遞末端集約化和智能化?智能快遞櫃,智能送貨機器人?

觀眾提問:“您的方案和目前的豐巢等有什麼區別呢?”

鄒建華:“我們和豐巢從業務邏輯上是不一樣的,豐巢是大一統的直營管控平臺,我們是支持各種區域或細分市場的三方公司,支持不同品牌, 另外豐巢所有投入自己來,所有收入也是自己的,遞易是系統和硬件提供商,由區域或細分市場落地方投入,收入也歸他們,而我們是提供系統和硬件服務,豐巢平臺價值特別巨大,但對應的投入和成本支出也特別巨大,和遞易的個性化,定製化的系統服務商,硬件服務商的定位完全沒有可比性。”

朱易翔:“從您的角度看,當前物流領域中主要的技術走勢是怎樣的呢?未來還會有哪些技術能夠成為主要趨勢呢?”

鄒建華:“當前物流領域技術幾個核心環節,一個是產地追溯,倉,車輛多維度監控管理(路徑,油,駕駛習慣,溫度等等),還有就是末端場景的各種類似智能快遞櫃,智能送貨機器人,無人機等等,都會在各類場景全面廣泛展開,主要圍繞效率,成本,和安全展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