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足球迷理解的成都生態文明建設 不僅僅是大力出奇蹟

一名足球迷理解的成都生態文明建設 不僅僅是大力出奇跡

“我去四川調研時,看到天府新區生態環境很好,要取得這樣的成效是需要總體謀劃、久久為功的。”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如是指出。

興隆湖畔風景如畫讓習近平總書記念念不忘,成都生態文明建設到底怎麼樣?今日,成都日報推出生態文明特刊,揭密成都這座城市的生態本底。

一名足球迷理解的成都生態文明建設 不僅僅是大力出奇跡

成都日報05版

一名足球迷理解的成都生態文明建設 不僅僅是大力出奇跡

成都日報06版

一名足球迷理解的成都生態文明建設 不僅僅是大力出奇跡

成都日報07版

一名足球迷理解的成都生態文明建設 不僅僅是大力出奇跡

成都日報08版

不過,話說回來,2018俄羅斯世界盃快要接近尾聲了,作為一名足球迷,在成都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如果把成都綠色發展看成一支足球隊,那妥妥的是一支“夢之隊”呀!

足球如人生,事業舞臺與綠茵場也是一個道理。“足球是圓的,什麼結果都能踢出來。”2018俄羅斯世界盃就是最好的佐證。眼下,成都步入生態文明建設的“綠茵場”,他的對手不是別人,是環境汙染、是粗放式發展、是生態系統退化。

下面有請這位足球迷來講講他理解的生態文明打法吧!

一名足球迷理解的成都生態文明建設 不僅僅是大力出奇跡

戰略很堅定、意志很明確

從中央到省委到市委的戰略很堅定、意志很明確。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在視察天府新區時總書記指出,要突出公園城市特點,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省委書記彭清華在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明確,堅定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戰略已定,技戰術和陣法就需要一以貫之。當前,成都這名選手摩拳擦掌,聚焦高標準規劃,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三步走,

先來個帽子戲法唄

徹底拿下對手,要實現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這個目標,需要連續三次將皮球送進球門,“三步走”的戰術充分體現了積小勝為大勝的可持續打法。

2025年,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公園城市特點初步顯現。

先拿下一分!

2035年,基本建成美麗宜居公園城市,開創生態文明引領城市發展的新模式。

再拿下一分!

2050年,全面建成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全方位形成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大美城市形態。

完成帽子戲法!

一名足球迷理解的成都生態文明建設 不僅僅是大力出奇跡

主動出擊,三路進攻

如果說先發展後治理是消極防守,主動出擊主動治理是最好的防守。三路進攻從哪些方面進軍呢?全域增綠、鐵腕治霾、重拳治水從左中右三路製造機會,掌握全場節奏。

左路“踩單車”:全域增綠

建設世界最長的天府綠道,構建大尺度生態綠色空間。天府綠道將以“一軸兩山三環七帶”為主體骨架搭建綠網,構建生態區、綠道、公園、小遊園、微綠地五級城市綠化體系。

一名足球迷理解的成都生態文明建設 不僅僅是大力出奇跡

總長1.69萬公里的天府綠道自去年9月開工以來,建設速度加快推進,目前已建成1327公里。其中,錦城綠道一期項目已建成78公里,新建和提升生態景觀24平方公里,中和溼地、花田溼地、 玉石溼地等近期將陸續開放;今年將全面啟動剩餘工程建設,建成綠道180公里,景觀綠化54平方公里,加快打造藍綠交織、清新明亮的生態綠環。實施全域增綠,成都仍將不遺餘力推進公園、小遊園、微綠地、天府綠道、川西林盤保護、新農村綠色家園、市級園林式小區等建設。

中路單刀直入:鐵腕治霾

為了持續改善空氣質量,創造更多“望得見山”的藍天幸福,成都鐵腕治霾,以鐵的決心和手腕打好汙染汙染防治攻堅戰。

一名足球迷理解的成都生態文明建設 不僅僅是大力出奇跡

來自市環保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成都認真組織實施“治霾十條”和大氣汙染防治“650”工程,全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235天,優良天數率64.9%,較2013年上升28.7個 百分點。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均濃度88微克/立方米,較考核基準年2013年下降41.3% 。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為56微克/立方米,較2013年下降42.3%。優良天數和汙染 物濃度均完成省政府下達的年度目標,並創下2013年實行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以來的最好 成績,全面完成國家“大氣十條”目標任務。數據顯示,1—5月,全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89天,優良天數比 例61.0%,同比上升0.7%。

右路“世界波”:重拳治水

按照“控源截汙、內源治理、清水補給、生態修復”思路,全市加快推進汙水處理廠及管網建設、河道清淤疏浚、岸線景觀打造等工程,促進流域綜合治理。目前,243段黑臭水體中已完成截汙治理 措施109段,正在施工30段,正在開展前期工作104段,治理完成下河排水口772個,新建 汙水管道53.1公里、處理設施61座,日新增汙水處理能力4.7萬噸。

一名足球迷理解的成都生態文明建設 不僅僅是大力出奇跡

遵循“統一規劃、流域治理、集中收集、市區共建、分項建設、分期實施、公司運營”的 原則,成都啟動了錦江水生態治理。以錦江綠道建設為載體,以持續改善錦江流域水環境質量為核心,成都努力打造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新錦江”。

用“想象力”去征服對手

想要徹底解決環境汙染、粗放式發展、生態系統退化這個對手,需要用“創新性”和極具“想象力”的戰術配合。

一名足球迷理解的成都生態文明建設 不僅僅是大力出奇跡

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除了建設世界最長的天府綠道;建設世界最大的龍泉山城市中央公園等綠色生態工程;還需要推進鄉村振興,開展川西林盤整理、大地景觀再造,塑造林湖交匯、藍綠交織生態本底才是富有“創造性”和“想象力”的打法。

從簡單的綠化、美化向產業化、功能化轉變,讓要素碰撞、創意流淌,文商農旅體全面融合,把戰略意圖和打法走位充分融合。

昇華技戰術,

天府文化在此棲居

面對城市病的進攻,除了沒收對方皮球,還要做到攻守轉換、快速反擊,在射門、長傳、剷球中傳遞天府氣質。不論是鄉村綠道抑或川西林盤建設,每一個動作都承載著生態理念和農耕文明,傳遞出成都的綠色生態的價值體系和公園城市鄉村表達。

不僅是改善環境、改善居所,更是讓生態文化價值在天府平原上茁壯成長。如今,竹藝村新建了遊客服務中心,改建了來去酒館,三徑書院,遵生小院,竹編博物館,青年旅舍等多元業態,整合打造了第五空間,大田景觀及汙水處理系統和生態溼地,與黑蟻文創等藝術設計機構合作,還引進了道明竹藝村名譽村長張永超、中國青年詩人、巴金文學院簽約作家馬嘶、黑蟻文創董事長傅冰、一廬藝術韓冷等,傳統生活美學踐行者馮瑋等新村民及來去酒館鄉村餐飲品牌。

只要結束哨聲沒響,

比賽還得繼續,

拼搏還得持續。

前進吧,成都!

坐城觀山,推窗見綠,仰望藍天,俯掬清波

將是給勝利者最好的犒賞。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客戶端 文字 莊偉偉 李懷英 圖片來源 本報資料圖 編輯 李懷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