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雨、柳岩力薦——《只在此刻的擁抱》

城市那麼大,卻藏不住我們的孤獨。愛上什麼人,遇到什麼傷痛,適合什麼樣的生活,一切都是未知。今天小智給大家推薦的是知名作家丁丁張最新長篇小說——《只在此刻的擁抱》。

讀書 | 周冬雨、柳巖力薦——《只在此刻的擁抱》

內容簡介:

小說的主角是一個叫周達雨的年輕女孩,因為一次偶然,下定決心告別家鄉看似安穩,但卻總在一個節奏下的生活,隻身一人來到北京。在這裡她遇到了她的二房東白樹槿,一個在北京打拼多年,表面光鮮,但仍漂泊無依的都市女白領。兩個女孩因為同住一個屋簷下產生連結,在北京這座城市分別經歷著成長、戀愛、職場中的種種難題,品嚐得到與失去之間的各中滋味。她們應付得過來嗎?如何在巨大的城市中勇敢地活下去?11個意味深長的擁抱,逐步開啟了她們生活的新篇章。

這是寫給所有漂泊者的一封情書,不含經驗、沒有教導,卻在我們手足無措的時候,落實生活。不含經驗、沒有教導,卻在我們手足無措的時候,落實生活。周冬雨、柳巖、雷佳音、劉暢力薦!

讀書 | 周冬雨、柳巖力薦——《只在此刻的擁抱》

讀書 | 周冬雨、柳巖力薦——《只在此刻的擁抱》

媒體人,暢銷書作家,對人類和世界充滿好奇,保持幻想。金牛座,單身,購物狂,家有一狗,情感思考達人,人生真相愛好者。著有《人生需要揭穿》《世界與你無關》《永無止盡的約會》。

讀書 | 周冬雨、柳巖力薦——《只在此刻的擁抱》

孤獨:數十個孤獨的情景,曾經以為會有人共同經歷但都沒有經歷的時刻,一個人吃飯,一個人逛街,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去醫院,一個人無所適從,一個人面對問題,作品中的主角,其實就是現實生活中的你。

愛情:因為好奇走近,因為走近痛苦,因為痛苦分離,從渴望靠近到終於分開,愛情和親密關係不可逆轉,人在愛裡變得美好,也變得貪得無厭,愛情的意義,就是發現愛情是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但失去其實也愛的一部分。

成長:每個無用的時刻,在長的時間線下看待,都將被賦予意義;每個珍貴的時刻,在全部人生裡看,又似乎可以不被提及。人生常常是零存整取,綜合結算的,關鍵在於,你是否珍惜過這些不容錯過的瞬間。願讀完此書的你我,勇於承認情感和人的變化,永遠飽含深情,珍惜此刻的擁抱。

讀書 | 周冬雨、柳巖力薦——《只在此刻的擁抱》

丁丁張的話:

這兩天去北京看一個房,感覺是到了香港的天水圍。我站在樓下發了一會兒呆,然後走了。北京秋天極短,那個下午,氣溫正從秋天往冬天過渡。在這裡,我的2017瞬間入冬。

小區裡沒有樹,樓層綿密高聳,讓人透不過氣。一架直升機此刻穿過樓群,讓整個場景略顯魔幻。我看著那些窗子,想著裡邊大概住著什麼人--他們是在此暫住,還是以此為家?

或者乾脆就在這裡交待了生老病死?結果都不可知,卻也只好到了這個季節,關上窗子。

一關,就是一個冬天。

我站在那裡,有點不知所措。設想著我如果住在這裡,將發生什麼,家裡又是個什麼模樣。

這遠離了我的日常生活場景,更何況,三十層高樓懸浮於巨大地鐵站的上方,像天空之城,進入和出去,都不那麼容易。

不知動脈般將人從此地帶往彼處的地鐵,入夜後是否向樓群傳遞鈍響?

想起《無恥家庭》裡穿城而過的那列。菲歐娜似乎終其一生,也不能得到自己真正想擁有的東西,不知是命運影響了她的決定,還是她的決定改變了命運--當作者是痛苦的,因為你必須寫一個有力量又美好的傢伙,再把他有的東西,一一摔碎給他看。

到今年,在北京十五個年頭了,你說我熟悉它瞭解它嗎?

我不得而知。你說我愛它嗎?我想是愛的,回答堅定,沒有疑惑。

我在這裡完成了很多自己喜歡的事情,找到了熱愛的職業,養了一條狗,開始寫作,與喜歡的人相處--人生幾乎所有的轉變都拜它所賜,又在擁有很多的時候開始幻想離開它。它不失威儀,任人遨遊般寬厚;也不失凜冽,讓人知道生活遠比想象中艱難和孤獨,又比想象中可以得到更多饋贈。

它充滿生機,沉默不語,像你到了一個人家裡,他說,水泥地,隨意啊,不用換鞋。

在此十五年,依然不敢說愛它恨它遠離它,或者斗膽說紮根永遠活在這裡。這是北京之妙處。

忘記什麼時候,在這裡消失了陌生感,旅行回來時,有了個像家一般的存在。徹底獨立前,北京曾讓我屏住呼吸;到遊刃有餘時,已經真的長大。

此刻,我仍租住在北三環和北四環之間,算是找到了一個鬧中取靜的地方。終於學會在這裡,開心、痛苦、失落,寫字、遛狗、做運動,大部分時間冷靜清醒,也開始時常喝醉。

但以上種種,都是一個人的。

這本書,是我情緒起伏最大的一次,遠超處女作《人生需要揭穿》。而與上一本小說《永無止盡的約會》比起來,更大的壓力在於,這裡面沒有高概念的設定--主角生來平凡,他們該如何自處,又將走向何處?如何和現實鬥智鬥勇,交付生命中的勇氣和熱愛?

困難還在於,我把在北京的全部難題分攤給了六位男女,要讓他們用不同的方式吞嚥消化、承擔不同的後果。這很殘酷,

也讓我於心不忍。他們再不是活在夢裡的傢伙,而是有名字和追求的個體,如同你我。

誰說的,一旦一個東西有了名字,就變得難以割捨?

對,難以割捨。

他們在這裡尋找夢想的出路,找到暫時的愛情,承受由秋到冬般明晰的斷裂,沒停歇地面對愛情和生活的真相。好的是,那些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所謂真相--一個人變得沉默,突然消失,對你視而不見--從不出乎意料。面對它們,他們只好生出無限堅強,斗膽努力活下去,並繼續保持驕傲。

在這個孤獨的城市裡,擁抱珍貴且短暫,似乎僅供此刻。

這不是一本關於"北漂"的書。"它"不侷限於北京,幾乎是你面對的任何一個離開家鄉後的新城市。它是新人類們的偉大遷徙中,每個剛落腳的孤島般的存在。所以除了籠統的四季、糟糕的交通、大而化之的北京,我沒有更具體地描繪它,因為它太立體了,十一萬字也難概括,不免片面。

若要更準確地形容這本書,我願意把它看作成長之書。它像你二十來歲,生活剛剛打開新的篇章,想借此探究下,你會愛上什麼人,並遭遇什麼傷痛,以及適合什麼樣的生活,是不是真的如你所願;它也不是你見慣的雞湯文藝之書,我不想提供更多的觀點給你,它不包含經驗、沒有教導,故事在書中發生的時候,我也同主角們一樣手足無措,不知道該怎麼辦。

但大多數時候不都這樣嗎?我們都在說著不知道怎麼辦時,甩出下一張牌。

人生,就是個落子不悔的大段子。

在我有能力講一個故事的時候,我願意把它講給你聽。這裡的愛情、夢想、更迭的壓力、偶爾狼狽不堪但不乏真心快樂的年輕日子,都是我們終將獨自面對,也終將獨自珍藏緬懷的。毫無意外。

你並不罕有,但也絕不會被隨意替代。珍惜與你相同和不同的人,平靜對待那些想要的、不想要的新經歷,大概是生命賜予我們的最好的事。

這是變冷的十月份,慶祝完一年中最大的節日,人們開始返回北京,將每一條街道、每一扇窗戶,以及每一個床鋪填滿。

我繼續進行稿件的整理,完成最後一次修改。

我愛這兒人和人的關係,愛人和城市的若即若離,愛人和世界的糾纏,愛每個人相遇之初的美好。也願意相信,每次刻骨的分離,都是因為不再愛,而非彼此瞭解。

勇於承認情感和人的變化,承認世界的無聲運轉和基本不變,就可以過得更好一些。

希望主角們好運,永遠飽含深情,擁抱永不落空。

希望你也能和這裡所有的相遇說聲:謝謝有你。

讀書 | 周冬雨、柳巖力薦——《只在此刻的擁抱》

很多年輕人都選擇奔赴一個陌生的城市,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努力生活,努力去愛。也遇到過各種各樣的挫折,也被生活打擊的七零八落,可是遇見的人,經歷的事,感受過的生活,才構成了屬於自己的人生。世界這麼大,不知下一步走向何處,不如就在此刻擁抱,擁抱自己,擁抱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