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老師:打坐時心散亂怎麼辦


南懷瑾老師:打坐時心散亂怎麼辦



南怀瑾老师:打坐时心散乱怎么办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前面這一節的結論,是佛自己提出來心的問題,由眼見到心。他的結論一切都不是心,眾生一切的心都在變化中,像時間一樣,像物理世界一樣,永遠不會停留,永遠把握不住,永遠是過去的;所以“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南怀瑾老师:打坐时心散乱怎么办

我們剛說一聲未來,它已經變成現在了,正說現在的時候,已經變成過去了。這個現象是不可得的,一切感覺、知覺,都是如此。

可是一切眾生不瞭解這個道理,拚命想在一個不可得的三心中,過去現在未來,把它停留住,想把它把握住。因此,在座許多學佛的同學們要特別注意,你要想打坐把心定住,那還是犯這個錯誤。

當你盤腿上坐的時候,想定住的那一個心,跟著你的腿一盤已經跑掉了,哪裡可以保留啊!說我這一坐坐得很清淨,唉呀!下坐就沒有了!

告訴你過去不可得,現在不可得,未來不可得嘛!誰要你保持清淨?清淨也不可得嘛!煩惱也不可得,不可得的也不可得。那怎麼得啊?不可得的當中就是這麼得,就是那麼平實。

南怀瑾老师:打坐时心散乱怎么办

有一般人解釋《金剛經》,說般若是講空,因此不可得,就把它看得很悲觀。空,因為不可得,所以不是空,它非空,它不斷地來呀!所以佛說世界上一切都是有為法,有為法都不實在。但是有為法,體是無為,用是有為。

所以我們想在有為法中,求無為之道,是背道而馳;因此一切修持都是無用。並不是把有為法切斷了以後,才能證道;有為法,本來都在無為中,所以無為之道,就在有為現象中觀察,觀察清楚才能見道。

有為法生生不已,所以有為不可限,生滅不可滅。如果認為把生滅心斷滅了就可以證道,那都是邪見,不是真正的佛法。所謂緣起性空,性空緣起的道理,就在這個地方。

這是《金剛經》中心的中心,也是一切人要悟道中心的中心;這一點搞不清楚,往往把整個的佛法變成邪見,變成了斷見的空,就與唯物哲學的思想一樣,把空當成了沒有,那可不是佛法!

南怀瑾老师:打坐时心散乱怎么办

佛講過去心不可得,並沒有說過去心沒有了,佛沒有這樣講吧?對不對?佛說過去心不可得,“不可”是一種方法上的推斷,他並沒有說過去心不“能”得,現在心不能得,未來心不能得。這一字之差,差得很遠,可是我們後世研究佛學,把不可得觀念認為是不能得,真是大錯而特錯。

所以啊,佛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是叫你不要在這個現象界裡,去求無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求無上的道心,因為現象三心都在變化。

高明的法師們、大師們,接引眾生往往用三心切斷的方法,使你瞭解初步的空性,把不可得的過去心去掉,把沒有來的未來心擋住,就在現在心,當下即是。當下即是又是一個什麼?可不是空啊!也不是有!你要認清楚才行;要先認清自己的心,才好修道。

——南懷瑾先生《金剛經說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