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瀋陽經濟發展最輝煌的時期

正是60年前

那個以工業締造城市神話的時期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共和國長子”、“共和國裝備部”、

“機床的故鄉”、“中國重工業的搖籃”

這些我們現在依然聽說過的美譽~

也足以見證那段時期的輝煌歲月~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而“工人村”見證了

老鐵西的六十年的滄桑與輝煌

鐵西工人村

新中國最早的工人住宅樓群

它位於瀋陽市鐵西區西南部

四至範圍分別至肇工街、重工南街

南十西路、南十一西路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工人村全景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老住宅見證工業發展史

1948年11月2日,瀋陽解放

整座城市可謂是百廢待興

恢復生產與重建

成為了瀋陽當時最首要的問題

源源不斷的工人湧向鐵西

來自東北、山東、安徽、南方各地的都有

僅在瀋陽重型機器廠,1949年底職工才654人,1950年就增加到了2427人,1951年為3500人,1952年又劇增到5097人。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3年國民經濟恢復時期

鐵西的工廠在全國率先復甦

並承擔起“供氧輸血”的任務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當時如果有誰家人在鐵西的工廠上班

那真是讓人羨慕的

工人村就是在這個輝煌時期建立的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工人村的起起伏伏

為何叫“工人村”?

“一五”期間

隨著國家大規模經濟建設高潮的到來

產業工人隊伍不斷壯大

瀋陽市投資1200萬元

按照蘇聯專家設計的

“三層起脊悶頂式住宅”圖紙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1952年9月7日,《瀋陽日報》刊登了工人村平面圖

開始了工人住宅的建設

並將其命名為工人村

要知道,建工人村前這裡

曾是隻有三條馬道的菜地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工人村”開建

1952年9月23日

“工人村”建設工程開工

當天,7000多名建築工人

熱情高漲的在工地上大幹起來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工人村平面配置草圖

1952年12月

經過僅僅兩個半月的艱苦奮戰

工人村一期工程宣告竣工

建築面積達10.8408萬平方米的

三層式的79棟大樓

3396間家屬宿舍和獨身宿舍拔地而起

創造了當年瀋陽建築史上的奇蹟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至1957年,工人村全部完工

這個佔地73萬平方米

建築面積40萬平方米

143棟蘇式風格建築的5個建築群

是共和國時期最早的工人住宅樓群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工人村建成後

先後有44家國有企業

在工人村地區設立家屬宿舍

工匠們的歡樂聚集區

那時,只要一說起

咱大瀋陽工匠們的歡樂聚集區

非咱老鐵西的“工人村”莫屬啦!

在這個“村子”

不知道誕生過多少位“勞模”、“先進”,

也不知道發生過多少故事……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瀋陽“花園式住宅區”

建成後的工人村分為

家屬住宅區、獨身宿舍區、

社會及行政中心區、公園區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主要街路為柏油路

大片樓群由柏油路分割成小片

小片中又由單元組成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所說的單元

就是三幢以上的樓房組合而成

單元中間是寬敞的庭院

庭院中不僅栽植了各種樹木、花草

在人行道兩側還栽植了修剪整齊的灌木牆

工人村的綠化區佔總面積的75%

算得上瀋陽市早期的“花園式住宅區”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所以當時人們形容工人村是

“高樓平地起,條條柏油路;

路旁柳成蔭,庭院花姿俏”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第一批住戶

“工人村”的第一批住戶

多為國營大中型企業的廠級幹部、

勞動模範、高級知識分子、高級技術工人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原全國政協副主席葉選平

(時任瀋陽第一機床廠總工程師兼第一副廠長)

當時也在此居住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1952年12月18日,工人將全部家當用馬車搬到工人村

1953年,第一批工人村的居民

陸陸續續搬進了工人村

尹忠福也就是在這一年

和全家人一起搬進了新家

那年他24歲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住進了工人村

就像是今天住進了別墅一樣

一般人是不可能住進去的

這就是工人村人的驕傲

社會上流行什麼新鮮物件的

在當時的工人村都可以找到

幸福、驕傲的笑容是

每一個工人村人的標誌!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配套齊全的“第一村”

如果用今天的話來形容

當時的工人村

那一定是“配套設施”極其完善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在當時的瀋陽

沒有一個地方的生活

能比得上這裡的了

學校、百貨、副食商店、飯店、

照相館、衛生院、糧站、

郵電支局、儲蓄所……以及如今想來

都甚為完善的生活、綠化環境

都在工人村寬敞的圈圈裡

成為老鐵西輝煌期最深的印記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那時候居住在工人村的人

雖然用的也是簡單的傢俱擺件

但相較於其他地方

這裡的生活也足夠讓別人羨慕的了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那時候,家家都是“大戶”人家

少則四五口,多則十幾口人

工人村的建立,讓他們住上了“小樓”

地方寬敞了,生活更便利了!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工人村幼兒園的孩子在曬日光浴

相比於今天的樓房

那時候的房子雖然陳設簡單

但應有盡有

廚房裡,廚房裡,有水泥灶臺、

原木菜板、用刀切開的葫蘆做成的水瓢、

高粱秸稈串成的水缸蓋兒、

燒開水用的鋁製尖嘴壺等

房間內,有三屜桌、雙人木床、

老式收音機等生活用品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在這裡能夠用到自來水,上下水也有

1953年以後通了煤氣,還有暖氣

如果那時有外地親戚來做客

看到衛生間能夠拉繩沖水都十分驚訝

煤氣、暖氣都讓他們覺著十分高級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後來這裡還成立了

工人村郵局、大合社

工人的生活變得更方便

大合社,按照現在的概念

就是一個超級市場

裡面可謂是應有盡有

吃穿住行都很齊全

簡直可以媲美現在的大商場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1959年,工人新村裡的菜攤

在這裡居住還會有一些額外的福利

還在燒煤的時候

工廠就負責給工人拉煤、劈柴

用車子送到每家每戶

家裡用的木頭床

板凳等傢俱也是配套齊全的

逢年過節,工廠裡還會舉辦文藝匯演

把所有人聚在一起用餐嘮嗑

豐富業餘生活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1959年,瀋陽,工人村週末舞會

等到摩電車淘汰以後

就從有軌電車發展到無軌電車

工人村這邊的交通也變得更發達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在附近的勞動公園裡

還有老虎等各種動物,週末可以去遊玩

鄰里之間關係也十分和睦

逢年過節都是走家串戶的

可謂是熱鬧非凡

更用“樓上樓下,電燈電話”

來形容這裡優越的生活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如今的蘇式紅樓

工人村始建之初

可以說是聞名遼寧、享譽全國

在歷經了幾十年的風雨洗禮之後

如今的工人村又是怎樣的一番風景呢?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八十年代後,新式住宅鱗次櫛比

工人村逐漸成為落後的典型

獨門獨戶的住宅被認為更接近時代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2006年

工人村100多棟樓房

列入城市棚戶區改造規劃

一部分居民住進了新房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工人新村

2000年以後

2003年開始了工人村改造工程

隨著大規模改造的進行

蘇式三層樓已被漂亮的

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層住宅樓所取代

周圍添加了幾萬平方米的

綠地草坪及體育館、

游泳池、幼兒園等公共設施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2013年

2013年老樓成為省、市歷史建築群

2015年老樓成為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剩下的24棟老樓年久失修

各種基礎設施老化嚴重

後來936戶居民盼著遷出蝸居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如今這裡綠樹掩映

景色優雅,環境宜人

儘管如此

老工人村的樣子卻沒有消失

而是完整的保存在了“工人村生活館”之中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工人村生活館”的樓群

及其它紀念性的老建築

作為第一個以工人生活為題材的原生態博物館,於2007年6月18日開館,這個博物館位於瀋陽鐵西區贊工街2號,是由20世紀50年代7棟3層紅磚建築的蘇聯式工人宿舍樓圍合而成,原是工人村的一部分。進入生活館,當年的生活用品,真實地再現了舊日不同歷史時期的生活場景。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如果你對那個年代的鐵西人好奇

那麼就到這裡看看

依稀能見到60多年前老鐵西的風貌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鐵西工人村現存建築

沒有經歷過工人村輝煌的一代

對它現在的沉寂或許不會有太多感知

但這個曾經激勵一代人前行的

“東方魯爾”地標性建築群

見證了鐵西區的工業化進程

也是老工業不可或缺的一個縮影

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如今的“潛力股”,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