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文明能夠成爲西方文明的基石,靠的是什麼?

古希臘文明能夠成為西方文明的基石,靠的是什麼?

#希臘篇-3#

親愛的小夥伴們,感謝您一路支持、跟隨“走遍世界博物館”從文明古國系列的埃及、印度、墨西哥一直走到亞洲系列的新加坡、韓國、印度尼西亞、土耳其。現在,“文明古國系列(四)——希臘篇”正在隆重登場!小夥伴們,速搬沙發,開講啦!

古希臘文明能夠成為西方文明的基石,靠的是什麼?

(希臘神話中的女神雅典娜)

上一篇中,我們聊了:“西方文明的源頭在古希臘……古希臘文明的源頭在克里特島,考古學家通過《荷馬史詩》中所描述的細節發現了這個線索……”。

今天,咱們說說古希臘文明傳承的載體是什麼?說白話就是:古希臘文明能夠傳承至今併成為西方文明、文化、藝術與哲學的基石,靠的是什麼?

古希臘文明能夠成為西方文明的基石,靠的是什麼?

我們先來看看古希臘所處的地理環境:古希臘的疆域包括希臘半島、愛琴海諸島以及小亞細亞半島西岸,是一個島嶼眾多、海岸線曲折且山地連綿的百島之國(約400餘座島嶼)。早在約公元前6000年,古希臘本土與愛琴海諸島就有了早期先民居住。

古希臘文明能夠成為西方文明的基石,靠的是什麼?

(愛琴海)

由於島嶼眾多,且島與島之間的距離並不遙遠,因此古希臘人的航海技術與水性都特別的好,諸島之間的各種聯繫(貿易、文化等)也較為頻繁。

生活在波瀾壯闊、無邊無際大海中的古希臘人,每天都在經受著大自然變化莫測的捉弄,甚或有時要付出生命的代價。面對無力征服的自然,天神以及天神的世界便出現在人們的想象中——神話誕生了。

馬克思早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就曾指出:“任何神話都是用想象和藉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也即:當人類面對無法解釋、無法改變、無法抗爭的自然現象時,人的想象力就會超常發揮,臆想出一個強大無比的神仙世界。神話,反映的是古代勞動人民的世界觀。

古希臘文明能夠成為西方文明的基石,靠的是什麼?

【希臘神話中的女神阿佛洛狄忒(維納斯)】

與世界上其它一些國家(地區)的神話有所不同的是,希臘神話中的神都是人形化的。他們長著人的相貌,有著人的身體軀幹(非三頭六臂);他們需要吃飯、睡覺,享樂;甚至他們還有著像人一樣的七情六慾,遇到美女不僅動心,還身體力行地出軌;最重要的是他們的神力並非“佛法無邊”,而是有一定的侷限性,也常常因為功夫不夠而慘被修理。用一句名言來形容就是:“古希臘的神源於生活,高於生活”。

古希臘文明能夠成為西方文明的基石,靠的是什麼?

(希臘神話中的海神波塞冬)

古希臘的神幾乎都來自於生活中的各種自然現象與人類情感,諸如太陽神、月亮神、愛神、海神,balalala,因此,古希臘的神及神話特別貼近於真實的生活。通過講述神與人在大自然中同居共處的各種神奇故事,將社會與生活中的倫理道德、世界觀、生死觀等哲理融入其中,經過千百年歲月變遷中的世代相傳,神話最終成為希臘人精神的信仰與依託。

古希臘文明能夠成為西方文明的基石,靠的是什麼?

(意大利羅馬名勝“特雷維噴泉”中的海神)

傳說古希臘神話中的神有3萬之多(還真不算多。印度的神有3000萬之多好麼)。然而,對於參觀博物館、美術館的小夥伴們來說,實際上只需要記住其中一些主神的名字就OK啦!

最後的話:我們為什麼要囉哩吧嗦地講了這麼一大篇“希臘神話”?因為,它是構成歐洲文明的二大基石之一:希臘文明+希伯來文明(基督教),俗稱“二希文明”。你去歐洲旅行,隨處隨地、無時無刻不沉浸在這兩種文明的包裹中。希臘神話,你非知道不可!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頭條號“走遍世界博物館”,跟M·辰一起走遍世界博物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