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再多,不如去做(附具體方法)

從90分到95分很難,因為已經很好了,想再好一點需要的不僅僅是努力。從60分到80分則是容易的。而且對大部分人來說,能做到80分就已經很好了。

這裡幾條實用性很強的建議,助你從60分到80分,如果堅持做,效果會非常好。

想再多,不如去做(附具體方法)

1.精耕、跳出舒適區是任何行業快速成長的通用法則。

那些在職業發展上獲得成功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在自己熟悉且擅長的領域,至少精耕10年以上。而那些在職場上找不到位置的人,往往每隔一兩年就換一個方向,從來沒有在哪個方向深入積累下去。當然,除了頻繁跳槽,那就是隻在某個方向上重複勞動,沒有跳出舒適區,致使職業發展原地踏步。

所以,精耕、跳出舒適區是任何行業通用的成長法則。

想再多,不如去做(附具體方法)

2.想再多,不如去做。

有個朋友想做抖音,兩三個月了還沒開始,他說有些原理還沒想明白。

其實任何事情你不去做,永遠都搞不明白。只有去做了,遇到困難再不斷修正,才有可能做得好。

就像學車,你沒辦法通過背科一和科四的題,就把一輛車開上路。

想再多,不如去做(附具體方法)

3.提高執行力的小方法。

如果你有一整天的時間,而你給自己的這一天列了很多計劃,諸如:看書,寫文章一篇,洗衣服,整理筆記,練習寫作,健身……

但是剛開始第一項,就被手機消息打斷了。接著,喝點水,刷一下微信,大半天時間就過去了,而計劃才完成了一兩項,更糟糕的是還完成的馬馬虎虎。

別擔心,有一個方法,可以改變這一點:

試試把時間切割,每一小塊兒時間只做一件事。

我最近就是把手機鬧鈴設置成每小時響一次,像上學時候的下課鈴一樣。在這一小時裡,我只專心的做一件事,屏蔽外界的任何消息。手機來了消息我也會等這一小時過了再回復。

然後每一個小時過去,休息10-15分鐘。

這這樣我拖延的毛病減輕了許多,很多工作都能按時完成,並且比以前做得好。

想再多,不如去做(附具體方法)

4.寫主題日記。

想堅持日更,但是不知道自己適合寫什麼,可以試試像我一樣,從每天一個主題記日記開始。這種方式對剛開始寫作的人來說,有兩個好處:

①難度小,不容易放棄。剛開始寫作的人,一篇文章常常要寫很久,有時候會容易完不成日更的任務而灰心喪氣。寫這種日記文就不會有這個問題,對剛開始養成寫作習慣來說很有必要。

②解決想寫,但是沒有素材的問題。剛開始寫作,素材是個難點,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找素材,可能會讓自己精疲力盡,最後放棄。而寫這種文章已經定好了素材,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差不多寫個十天、半個月的,已經養成了每天寫的習慣,就可以加大難度了。千萬不要進入舒適區不出來,這樣是不會進步的。

想再多,不如去做(附具體方法)

5.專治不開心。

《伯恩斯的新情緒療法》,是我在看的一本治療不良情緒的書,如果你時常感到不快樂,這本書推薦給你。

脫口秀也是一個讓人快樂的綜藝節目。

想再多,不如去做(附具體方法)

6.健身

如果很忙或者狀態不好,健身很容易中斷。

中斷容易,再開始就難了。那麼,你可以試試正常情況下健身1小時,狀態不好或者忙的時候,就抽10分鐘在家做個靠牆站或者深蹲,甚至樓層不是很高的話爬樓梯上下樓。

這樣做是為了給身體養成運動記憶。確保在養成健身習慣之前,每天在堅持,再想放棄就沒那麼容易了。

想再多,不如去做(附具體方法)

7.看到乾貨文章,去練

我昨天花了一天的時間,去看大V的微博,去找高效的學習方法,發現很充實,有一種學到很多東西的錯覺,但仔細一想,其實對自己的目標一點幫助都沒有,十分後悔浪費了時間。所以,搜再多學習方法,不如直接去學習,邊學邊找方法,對症下藥。

所以,看再多的方法,如果只是收藏起來不拿出來用,只會對自己造成一種學了很多東西的錯覺,實質上沒有任何幫助。

就像你看到我這篇文章,不去用這些方法,你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用,能不能改變你的現狀。

我們都會焦慮,都會迷茫。而打敗焦慮、迷茫的辦法除了讓自己保持進步,別無他法。而讓自己進步,除了用正確的方法堅持去做,也別無他法,千萬不要幻想你看到方法就等於學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