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蓋做完這三件事就已經註定了悲慘結局:不是被架空就是死於非命

做強盜就要有做強盜的風範,托塔天王晁蓋恰恰沒有這種風範,以至於先是被及時雨宋江架空,然後不明不白地死掉——雖然那毒箭可能是史文恭射的,但是後來也真的沒人給他尋醫問藥,只有宋江吳用屏退眾人單獨照顧,讓人忍不住想起潘金蓮和王婆“照顧”武大郎,即使這倆個人沒有毒上加毒,晁蓋實際也是被軟禁了——臨終遺言只好任由宋江篡改。縱觀晁蓋短暫的一聲,我們就會發現,他可能是個好人好大哥,但卻絕不是一個好寨主、好強盜頭兒,他那一套在梁山上根本就行不通,這一點我們從晁蓋上山後做的三件事上就能看得出來。

晁蓋做完這三件事就已經註定了悲慘結局:不是被架空就是死於非命

沒有知人之明,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自然應當鄙視,但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也會很囧很打臉。晁蓋剛一來到王倫執掌的梁山,就上了一個惡當,而上當的原因,就是他把小肚雞腸的白衣秀士當成了自己一樣的豪爽漢子。王倫已經擺出了拒人千里之外的畢恭畢敬和客套,晁蓋居然沒看出來,還歡天喜地地跟眾兄弟誇獎王倫:“不是這王頭領如此錯愛,我等皆已失所,此恩不可忘報!”吳用看著自己這個“傻大哥”也是哭笑不得:“見過實在人,沒見過你這麼實在的!”於是坐在那裡一味冷笑,吳用的冷笑既是笑王倫命不久長,也是笑晁蓋沒有識人之明,也許從那時候起,吳用就已經動了換大哥的念頭。

晁蓋做完這三件事就已經註定了悲慘結局:不是被架空就是死於非命

沒有領導藝術,分光家產卻是雨露均霑。晁蓋當上梁山老大之後,第一件事就是“便教取出打劫得的生辰綱金珠寶貝,並自家莊上過活的金銀財帛,就當廳賞賜眾小頭目並眾多小嘍羅。”晁蓋這麼做,自然是大公無私豪氣干雲,連自己的小日子都不過了,一心想要把梁山這個“大家”過得紅紅火火。可是晁蓋忘了:你自己的家產你做主,可是生辰綱是吳用公孫勝劉唐阮氏三雄都有份,你這麼就給大家分了,也沒問問那六個人願不願意?而且分的時候,還是“雨露均霑”人人有份,十萬貫金珠寶貝,分到每個小嘍囉頭上,還真沒多少,能一擲千金買寶刀的林沖未必看得上眼,老牌山賊杜遷宋萬朱貴也不缺那點錢。而晁蓋卻花光了家底,還給小嘍囉開了個壞頭:沒功就重賞,等有功要賞的時候你卻沒錢了。這樣看來,晁蓋果然是一個視金錢如糞土的真好漢,可是這樣的真好漢只能去做獨行俠,要是來領導一幫一心只想論秤分金銀的職業山賊,那可就困難了——有個人曾帶過一個團隊,結果工資花光了都不夠請弟兄們吃飯的,但還是有兄弟因為偶爾沒吃到而怨氣沖天,最後那人只好離職單幹,於是筆者收入翻了幾番。那個團隊換了一個從不請客的霸氣領導,大家居然都不敢吱聲了。

晁蓋做完這三件事就已經註定了悲慘結局:不是被架空就是死於非命

沒有強盜覺悟,上了梁山還想行俠仗義。晁蓋做的第三件事,就是要殺楊雄石秀。其實楊雄石秀就是偷了一隻雞燒了一個店殺了幾個普通老百姓(殺傷了十數人),這在為了坑一個秦明而屠村殺掉上千男女老幼的及時雨看來,簡直就是不值一提的毛毛雨。可是晁蓋居然勃然大怒,要砍了楊雄石秀:“俺梁山泊好漢,自從火併王倫之後,便以忠義為主,全施仁德於民。”那意思很明顯:“你們這幾個吃霸王餐還殺人放火的傢伙哪有一點仁德之心?”要是按照晁蓋的規矩,宋江花榮以及清風山盜夥,豈不是要千刀萬剮了?於是宋江戴宗都出來做人情說好話,晁蓋卻兩面不是人——既要殺楊雄石秀,也要去打祝家莊。而宋江則聰明得多:既收買了楊雄石秀,又找藉口滅了祝家莊扈家莊,讓跟他打仗的“好漢”們都發了一筆橫財。如果宋江不是看中了祝家莊錢財,早就把楊雄石秀綁起來送去了——結交了一個強有力的外援。

晁蓋做完這三件事就已經註定了悲慘結局:不是被架空就是死於非命

其實梁山上除了魯智深武松史進林沖等少數幾個人之外,就是一群垃圾和渣滓,要領導一群壞蛋,需要一個超級壞蛋,即使宋江不架空晁蓋,那麼也會有吳用柴進這樣的人站出來架空他。晁蓋上面這三件事做完,就已經註定了他的悲慘結局:不是死於非命,就是被架空趕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