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就有人學15個小時?好氣哦!

現在就有人學15個小時?好氣哦!

2018年7月著名籃球運動員姚明從上海交大本科畢業。姚之隊負責人章明基對姚明的學習態度作了如下評價:“每個星期有一半時間他都不允許安排任何事,他就是用來讀書”。所以,小倉倉覺得一位成功人士他必定是有著一套屬於自己的時間管理方法呢~~

在備考的過程中不少寶寶對小倉倉吐露自己莫名其妙地關心別人複習幾個小時,還特別焦慮自己的這種心態,著急地問道:“這是不是不正常的心理呀?!”

不不不,這並不是不正常啦,只不過我們人類是社會性動物,很容易產生競爭、攀比等心態,而你之所以特別關心別人複習幾個小時,很有可能就是這些心理在作祟罷了,還有就是對自己的計劃沒有十足的把握,不自信,擔心自己制定的計劃產生不出好效果,甚至害怕自己是不是多睡了?還不夠努力?!

所以,今日小倉倉就和大傢伙掰扯掰扯關於複習時間的問題~~

佛系考研人士(此佛系非彼佛系)

首先,來認識一下獲得諾貝爾生理學獎的幾位大牛所研究出來的人類最佳生物節律。

7:00起床,溫開水一杯;

7:20——8:00早飯;

8:30——9:00避免劇烈運動;

9:00——10:30做困難性工作;

10:30休息一下,馬上回來;

11:00吃點水果啦;

12:00——12:30午餐,加點豆類食物會更好哦;

13:00——14:00午睡30分鐘啦;

14:00——16:00做創意性工作;

16:00酸奶來一杯;

16:10——19:00細緻性工作幹起來;

19:00鍛鍊去;

20:00看書,看電視啦;

22:00洗個熱水澡唄;

22:30上床睡覺咯!

是不是覺得這個生物鐘不要太養生的感覺呀?!臣妾怕是做不到哦~~畢竟咱們現在是一條可憐的考研狗呀,怎麼敢十點半就躺下啦,不存在的好不?!不過大傢伙還別不信,有些上岸的師兄師姐的作息時間和以上最佳生物鐘的時間是很相似的啦,相似度99.99%,可以說是很佛繫了!

@北大法律專業林師姐說:“我就是佛系考研黨啦。沒辦法呀,身體不好,熬不了夜,試了一下熬夜複習,發現第二天效率極低,整個人都不舒服,後來也就按照平常自己的規劃走,沒跟著舍友們熬夜,感覺跟著計劃走更加安心了,也不會把精力放在別人複習多少個小時身上了!”

小倉倉說:“考慮到咱自身的身體情況,大傢伙也不妨選擇加入佛系考研隊伍。要注意的是林師姐所提到的自己的作戰計劃呀!一定是清晰、周密的,包括全程計劃、月計劃、周計劃和日計劃,每一步自己心裡都有數,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啦~~”

現在就有人學15個小時?好氣哦!

“兄弟,咱拼了”考研人士(平均每天15小時)

我們每天有24小時可供自由支配,如果沒有其他瑣事的話,我們的複習時間除去平常的吃飯、睡覺和正常的一些日常事務(比如信息回覆、洗衣服、上廁所、倒開水、眺望遠方等)真的是可以達到15個小時了,從早上六點起床到晚上二十四點躺下,這就有18個小時了,除去早中晚預留的3小時雜事處理時間的話,的確是有15個小時呢!(小倉倉數學不好,不過這裡沒算錯吧~~)

6:30準備起床,其實六點那會就在那蠢蠢欲動了;

6:30——7:00晨跑,你以為我是單純的跑步嘛,那你就大錯特錯啦,我其實是邊跑邊回顧知識點或是制定今天的複習計劃呢;

7:00——7:10洗漱、收拾,有時候五分鐘就好了,反正又不化妝,哈哈~~

7:10——7:30早餐,我一邊吃就一邊聽英文廣播;

7:35——12:30給我五分鐘扔個垃圾,接著複習咱那八門的專業課啦,我背呀背,背了又忘?我再背,誰讓

重複是記憶她娘呢~~

12:35——13:00給我五分鐘上個廁所,之後吃個午餐去,有時候會吃久一些啦;

13:10——13:30散散步,之後站著看一會課外書,多半是學術刊物、小說之類,或者看一下有沒啥信息需要及時回覆的;

13:35——14:00可以午休啦;

14:10——17:30午休過後給我十分鐘緩衝一下,那個白日夢還沒做完呢~~公共課複習起來~~

17:30——19:00吃點晚餐,麥片就夠了,也不用出去,然後看看木倉學社都給咱推了哪些訊息啦~~哈哈~~和研友們互動一下下~~皮一下很開心~~

19:10——21:30在圖書館複習到閉館咯;

21:40——23:30宿舍太吵看不下去嘛,搬個小板凳,我承包整個過道了~~

23:30熄燈了,我也要睡啦~~躺著想一下知識點或是聽聽廣播,半小時後自動入睡~~沒辦法,我就是打了雞血一樣,每天都元氣滿滿~~

@廈大中文系陳學姐說:“我的這個複習時間還算把時間排得滿滿的了,粗略算下來,每天絕對是能夠平均達到15小時的,因為有些天真的是無法入睡呀,尤其是暑假那會,直接被熱醒了,經常是半夜三更的睡不著,但也不能吵醒舍友們,那怎麼辦呢?

我後來想到了一個辦法,悄悄搬個小板凳就在過道里看書,看著看著就靠在牆上睡著了,第二天也照常六點半起床,所以每天的睡眠時間很少,但每次睡都屬於深度睡眠那種,只要睡著了,身旁的一切都感受不到了!我想自己當時應該是有一種破釜沉舟的信念,總之不破樓蘭終不還!”

小倉倉甚是佩服陳學姐這樣一個學中文的女子言語中流露出的那種霸氣呀,她其實就是告訴咱們“兄弟,咱拼了!”

現在就有人學15個小時?好氣哦!

“複習時間比想象的短”考研人士

7:10起床吃飯啦;

8:00——12:00泡圖書館呢;

12:00吃個午飯去;

14:00——17:00自習;

17:00吃晚餐咯;

18:00——21:00自習室複習,做一下明日的複習計劃;

21:30到寢室耍一會唄,玩手機,和舍友嘮嗑嘮嗑,這都一天沒說話了吧?每週跑步三次,今天就不跑了,明天跑;

23:00——23:30入睡啦;

@福大計算機專業胡師兄說:“學弟學妹們別學我啦,我是那種複習太長時間效果反倒不好的那種,我也想多複習一些時間,但真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可能還是這樣的複習時間適合自己吧!”

小倉倉說:“師兄謙虛啦,你複習的時候都沒玩手機呢~~你難道沒發現~~哈哈,師兄一定是心無旁騖,效率超高的那種~~”

大傢伙發現沒有,無論是哪一種複習時間計劃,師兄師姐們絕對是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那種。所以無論寶寶你是哪種考研人士,在關心別人每天覆習多少時間的時候,要抓緊找到適合自己的複習時間了,怎麼找呢~~以下這幾個要素不妨考慮一下:

1. 一定是要適合自己!

什麼叫適合自己?簡單而言就是效率高,自己很享受複習的那個過程!

2. 複習時間長短不能決定考研勝負。

就像小倉倉給大家舉的那幾位前輩的例子,總有一種情況是描述的你吧?是佛系那位師姐,還是拼命的那位師姐?還是那位看似悠閒的師兄?所以不要擔心自己這一天的複習計劃完成後給自己一個小獎勵(提早睡覺)後便惴惴不安,懷著這樣的心情,你第二天肯定是一邊多多少少會懊悔自己不應該這樣早睡的一邊又覺得自己效率怎麼這麼低。

3. 堅持自己的作戰計劃。

大傢伙發現沒有幾位前輩都是很有自信地矢志不渝地堅持自己的複習計劃的,在不斷調整計劃後找到適合自己的並堅持按照此計劃走下去,這才是最重要的!

4. 分配好專業課和公共課的複習時間。

大傢伙發現沒有前輩們對自己的複習科目是有著合理安排的,上午複習什麼,下午複習什麼,晚上又該複習什麼,都是明晰清楚的!

5. 善用碎片時間,做到今日事今日畢。

大傢伙發現沒有前輩們在吃飯的時候還可以聽聽英文廣播呢,這就是善用碎片時間啦;他們也有著每日的複習計劃,今天的事今天做完,不拖延。

6. 勞逸結合。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考研是一場持久戰,所以前輩們都有留一些時間給自己鍛鍊呢!寶寶們也要注意哦,不能一屁股坐下去就不起來了,那樣子很傷身體的,多眺望遠方,出去跑跑步,散散步,這都是極好的呢!

做到這些上岸的就是你啦!

考研路上小倉倉與你們同在,晚安,寶寶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