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鄭永春:科技創新「尖兵」離不開科普「後勤部隊」

头条|郑永春:科技创新“尖兵”离不开科普“后勤部队”

头条|郑永春:科技创新“尖兵”离不开科普“后勤部队”

在學術界,鄭永春是埋頭科研的月球研究專家。他會分析我國探月工程“嫦娥一號”、“嫦娥二號”等傳回的微波探測數據,破解月球上的熱異常等待解之謎。然而,作為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還有一個身份:“網紅”科學家。

“科普絕對不應該是科學研究的附庸品,科普與科研應該平起平坐。”2016年獲得美國天文學會行星科學分會頒佈的“卡爾·薩根”獎後,鄭永春“走紅”了。該獎主要授予那些在公眾傳播方面有傑出貢獻的一線科學家,作為首獲此獎的中國人,他從原來默默無聞的科普寫手成為“科普大V”。“我還是原來的自己,只不過‘一夜之間暴得大名’,做科普這件事的機會更多了。”

做科普十多年來,鄭永春的表達能力顯著提高,從採訪中他信手拈來的“金句”可見一斑:“科學端得太久了,老是高高在上,也該下來走兩步了。”“科學家的魅力和價值在中國目前遠遠被低估了。”“娛樂化科普也是一種科普,願意看的人更多,說一千道一萬,沒有人看的科普不是好科普,科普最終是要產生影響力的。”

讀研前,他還不明白什麼是真正的科學思維、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因為我們這代人和我們之前的那些科學家,從小沒有經受過系統的科學教育,沒有經歷過科學啟蒙”。當導師讓他解決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國內並沒有什麼人在做,也沒有什麼標準答案,一切實驗憑證據來說明的時候,他才開始理解科學是什麼。

头条|郑永春:科技创新“尖兵”离不开科普“后勤部队”

他認為,我國科普的主要工作還停留在科學知識的普及層面,這方面做得還不錯。但是,現階段越來越需要科學家給公眾‘灌輸’什麼是科學精神、科學思維和科學方法。為此,鄭永春特別重視中小學科學教育,不僅到中小學進行科普報告,更組織了十多位一線青年科學家參與小學《科學》教材的編寫。“科學教育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培養科學家,不只是科普知識,而是要學會像科學家一樣思考。科學家參與編寫科學教材,會在這些方面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表示,

只要把中小學十二年的科學教育做好了,全民科學素養將提升很大一個檔次,這事關我國科技創新事業的未來,實在是太重要了。

“除科學哲學、科技史這兩大科普載體外,科學家和科研工作者的科研工作和科研成果是科普的源頭。”長期的科普實踐,讓鄭永春發現,我國科技創新的最大短板,是科研與基礎教育、科研與經濟發展的“兩張皮”現象,這導致科技與社會的互動嚴重欠缺。他認為,科技事業在迅猛發展,如果公眾科學素養長期跟不上來,一定會拖科技創新的後腿。

一方面反科學、偽科學和迷信大量氾濫,導致社會不穩定;另一方面會導致生物科技、核電工程、石化項目等前沿科技難以向社會普及,付出很大的隱性社會成本和代價。只有通過科普激發全民對科技的興趣,才能讓尖端的科研成果和科技成就,在更廣闊的社會層面上發揮作用、生根發芽。“科研和科普就像部隊打仗,科學家是尖刀排,在前方衝鋒陷陣,科普就像後方的大部隊和後勤補給,如果大部隊跟不上來,科技創新就像強弩之末,心有餘而力不足”。

头条|郑永春:科技创新“尖兵”离不开科普“后勤部队”

2017年底,經過兩年多的醞釀和籌備,鄭永春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一些青年科技工作者,共同發起成立了青年科學家社會責任聯盟,聚集科學家一起“搞事情”,主要聚焦三大領域,科普、科教、科創(科技成果轉化)。

搞科研是科學家的工作職責,除此之外,每個科學家都應該有一個社會責任:讓科學在社會上生根發芽,讓更多的人喜歡科學、感受科學的樂趣,這就是科學家的社會責任。

他倡導一種科學精神:用證據來說話。科學是沒有權威的,言必有據,至於是誰說的並不重要。相反,不靠證據,盲從權威,就會阻礙科學進步。同時,科學上的各種理論、假說,很多並不是絕對正確的,不過是哪個理論有更多的證據支持罷了。比如月球誕生有四種假說,學術界目前傾向於大碰撞學說。

“科學絕對不等於正確,科學家說的話也不等於絕對正確,科學是隨時可以被推翻的理論!為什麼沒推翻?只是證據還沒找到或還不夠充分。如果有定論了,那就成為知識了。”鄭永春認為,科學最大的好處,在於不斷地質疑、推翻、改進,這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

头条|郑永春:科技创新“尖兵”离不开科普“后勤部队”

什麼樣的科普才是好科普?“時代變化很快,科技進步很快,科普的方式方法也要快速進步。以往那種自以為是、高高在上,關起門灌輸式的科普,板起臉說教式的科普,已經不適應社會的需求。”鄭永春認為,好的科普應該是一種雙向交流。隨著樂於分享年輕人成為社會的主流,全社會越來越崇尚平等對話,再也不喜歡被說教。

為什麼我願意跟你來講科普,因為我覺得這事特有意思,我也希望你能對它感興趣。

鄭永春的科普對象,小到幼兒園的小朋友,大到年近九旬的科技工作者。面對不同的受眾,鄭永春始終堅持科普要深入淺出,最終讓大家感興趣、有收穫,啟發思考。他說,做科普,最重要的是打開一扇窗,告訴你窗外的世界很大,很有趣,剩下的事,你應該自己去探索。

“好的科普,可以改變人們看待世界的方法和角度,能改變人的‘三觀’,甚至改變很多人的人生道路”。根據他的觀察,目前我國的全民科學素養整體還很低,各地區的公民科學素養差距很大,發展也極不平衡。儘快提升全民科學素養,培育科技創新的沃土,是建設科技創新強國的重要需求,也是當前國家之急需。大多數人在日常生活中並沒有機會接觸科學,就缺科普的“一把火”,

科普要做的,其實是點燃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熱情,啟迪思維,啟發思考,尤其是青少年。直到今天,他仍然很難確定,做科普這件事對他的個人發展是好是壞,但他說:

我覺得科普這件事特別重要,總需要有人去做,也值得我用最大努力盡力去做。

科普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科普”,是作科普報告、寫科普書或科普文章。廣義的“科普”,是促進科學與社會的深度融合。鄭永春提出和倡導“科學+”的概念:“科學可以加教育、文化、藝術、歷史、哲學、經濟、社會等各個領域。小小一張互聯網,就可以對社會產生如此深遠的影響,‘科學+’應該比‘互聯網+’的影響更深遠。

識別以下二維碼,關注中國科普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