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爲什麼能發展的如此迅猛?

龐大興


上海為何能發展迅猛,很多人看不到實質的根本,在那裡說教育,人才,自我努力,那都是經濟發達之後的表現,不是原因,原因主要有:

1,上海的政治地位高,城市等級在我國最高。是中央政府直接管轄的正部級城市,上海的市委書記由國家級副職兼任。所以上海在國家的發展中獲得的資源資金政策等等是最多的。因為我國的城市發展是有等級的,而上海居於最高的位置。一把手是副國級領導,上海的發展的難題很多都可以由副國級領導解決。

2,上海居於長江下游,屬於港口城市。屬於河海聯運。內陸的許多城市的貨物的進出口都需要通過上海港。港口對於上海的發展拉動極大。目前我國屬於進口加出口的外向型經濟。內陸的許多發達城市的貨物進出口都需要走上海港,因為上海有海關。走上海就需要給上海錢。所以港口對於上海發展刺激極大。

3,上海在建國之前就已經成為全國第一大城市。建國之後,上海在國家的經濟地位屬於絕對第一。建國之後上海第一任市長是陳毅元帥,就可以看出當時的上海在全國的分量。所以說,當時的上海有著良好的工業基礎和商業基礎。

4,上海的發展,始終受到國家政策的傾斜。90年代之後,小平同志提出的浦東新區的開發,以浦東新區的發展帶動整個上海的發展。20世紀之後,上海自貿區的建設和發展。因為上海屬於我國等級最高城市,所以國家政策一直在傾斜和關注。



一聲有你555


你好~我是你知道不知道我都知道的大盈財訊!

首先!

上海,簡稱“滬”或“申”,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環杭州灣大灣區核心城市,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上海地處長江入海口,是長江經濟帶的龍頭城市,隔東中國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北、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

六大支柱支撐上海發展

根據上海統計局的劃分,上海6大支柱產業(信息產業、金融業、商貿流通業、汽車製造業、成套設備製造業、房地產業)成為推動上海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

除此之外:

1、工業,如上海汽車、寶鋼集團、上海石化等國企及達豐電腦等外企,都是超級巨無霸性企業

2、服務業,它是中國的金融中心,又是房地產業最集中的地方、全國最大的港口等等

地理位置好的不要不要的

上海位於長江三角洲,東海入海口,海陸空運都十分完善,發達的交通運輸條件給上海提供了和國內外溝通交流的良好條件。

自貿區逐步完善,直接打破了途徑馬六甲海峽中轉至新加坡深水港至國內的水上壟斷線路,為未來上海乃至整個東南沿海地區的快速發展鋪平了道路。

沿海城市,不用繞路,海路直通日本、美國,又是長江出海口,對內深入中國腹地,地理位置好的讓你拍案叫絕。

GDP說明一切,龍頭大哥依舊領航!

“2013年上海實現全市生產總值(GDP)21602.12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29.28億元,下降2.9%;第二產業增加值8027.77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13445.07億元,增長8.8%。第三產業增加值占上海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高達62.2%。”

有理由相信,上海是靠工業和建築業發跡起來的工業城市,直到今天也是;

但是,上海的發展軌跡同香港相似,發展模式的轉變已經有目共睹,傳統的工業增加值佔比逐漸降低,看清楚了,是增加值佔比降低,說明上海的工業增長依然強勁只是這種強勁優勢逐漸被以“商貿和金融”崛起為代表的服務業取代。

對於盈仔來說,上海市全世界餐廳最多的地方已經足夠了呀~

關注大盈財訊,更多資訊等待你


三兩知官方


您好,上海作為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作為中國的經濟中心,世界的金融中心之一,被稱為魔都,它的發展與國家政策,地理位置,交通,工業基礎,勞動力,科技水平等條件是分不開的。

首先地理位置優越,位於長江入海口處,臨海,是遠東最大的港口城市,處於中國沿長江經濟帶(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和東部經濟帶,海運以及河運等運輸發達,可以實現江海連運;

交通發達,有發達的航空,鐵路,公路,以及水運,交通呈現立體化發展,四通八達,與中國乃至世界各大城市連網;

政策優勢,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浦東國家級新區是最早開放地區之一;

科技水平與勞動力優勢,上海人口密集,勞動力資源豐富,眾多科研院校林立,創業環境良好,科研實力十分雄厚;

國家定位優勢,中國的魔都,世界的金融中心,中國的經濟中心城市。


工業基礎,上海工業發達,上海的寶鋼等工業最早發展,企業林立,實力雄厚。

種種區位優勢造就瞭如今繁華的魔都上海。


晨昏蒙影


上海市發展快是很多原因共同造成的:首先是經濟強國必須是外向型經濟體,而上海處於沿海,符合國家的需要。第二點是上海位於長江口,擁有深水良港,而長江流域是中國的發達區域,而且長江航道價值巨大,上海位於江海連運的節點上,非但如此,上海還位於國際民航的節點上。第三點是上海現代開發較早,在教育、科研丶工業…上的基礎很好,為上海發展準備了良好的人文與物質條件。第四點是中國要想引領世界,就必須有定價權,要擁有定價權就必須建經濟與金融中心,而上海不管是從地理位置,基礎的軟件與硬件方面,都是中國的不二之選!

所以上海的快速發展體現的是國家需要,代表的是國家利益!


鬼影147951010


謝謝邀請,首先上海在民國時期就已經發展得很好了,那裡港口碼頭交通便利,有利於提高經濟的發展。

其次,新中國成立後上海又成為了直轄市,國家自然會對上海的經濟進行更大的投入,這也是改革開放的前頭兵,上海經濟做好了,會對全國起到一個示範的效果。

最後,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上海已經成為中國的一個名片,對外世界貿易的中心之一,所以自然可以發展得越來越好!


狂奔的蝸牛128425684


上海的自身努力也是原因之一,不過還是離不開中央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是臨海城市,交通自然方便,交通一方便發展自然也跟著方便起來,所以一般發展快的都是那些地理條件好的城市。

地理條件優越;上海是中國一個非常重要的港口,交通十分便利,雖然上海在舊社會是被迫成為通商口岸的,但是它也的確是比其他的城市發展的更早。政策的支持;中國的政府對上海經濟建設的重視,從而使上海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籃夢


謝邀。上海市為什麼發展迅猛?可能人們都能說出一二三四。如一、城市基礎(科技、工商寶融業,城建、人的素質等),二、重視教育,三,國際知名度和海外關係,四、地理條件等等。鄧公也曾深有感觸。我說主要有六條(除了上述四條外)。第五、黨和國家一直非常重視上海這座開放最早、工商金融科教發達、覺悟高技術精的產業工人集中、黨的群眾基礎好、民族工商業人士管理水平高的城市。陳毅、柯慶施和有爭議的馬xx在這裡管理有方,頗有建樹。文革期間,全國兩派鬥得你死我活,那裡的生產轟轟烈烈。即使所謂的上柴武鬥,我恰好去那兒串聯,工人們仍在堅持生產,大門被吊開後不到半小時,又風平浪靜了。七二年,我到上海實習,我們堅持天天讀半小時,車間工人只是上班前十分鐘交接班,政治學習只有幾分鐘,或是專門學習。上班時,大家兢兢業業。下班後,十來分鐘的洗換,立刻個個清爽,迅速趕到臨時教室靜聽技術人員(老括有學問的所謂專政對象和我這樣的學生)講系統的文化技術課。記筆記,做作業,不比黃崗和衡水中學的學生遜色(而且那裡有補貼和羨慕不己的福利)。君不知,偌大一箇中國,有幾樣優質產品不是上海造?上海支援內地,一個普通的三四級工,水平不低於當地工程師,特別是見過世面,有實踐經驗,拿得起,放得下……第六、資本的力量。我就不講了。講了一點南通,就招來了罵。看來改革,破孔舊,尚有未竟時。


任有新2


謝邀請,上海不是很瞭解,只能從基本瞭解的角度去分析。首先,它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地處長江入海口,鏈接國家其他城市與國際的貿易往來,不論是進出口經濟發展還是全球最超前的信息都從這裡發散,使得它成長和發展最快。其次,它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也就是現在所說的海派文化,它吸納了國內外個地的文化特色後自成一派,既古老又時尚。再次,它是重要的政治,經濟發源地,不論是以前還是現在,它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實,這只是一個普通老百姓的認知,那麼它更多的內在的特色的東西也更是它發展迅速的重要原因。


A平安是福


上海崛起首先感謝國民黨的南京政府,還要感謝蔣介石把近代中國的工商業經濟中心從天津北洋轉移到了上海。


門道兒71928316


主要是上海人一貫重視教育,特別是德育教育,學校家庭和社會都教育下一代重禮儀,遵守公共規則,為他人著想,由於有了良好的品德,上海人在各個崗位上總是會發揮聰明才智,做得越來越好,把家鄉建得更美好,最明顯的是幾位去外省市當領導的上海人德才兼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