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委書記五問奉賢鄉村怎麼振如何興

中國經濟導報訊 記者閔琦 邱愛荃上海報道 7月1日,一場及時雨把奉賢的氣溫調節得越發宜人。蔚藍的天空下,路邊紫色的馬鞭草,田間青翠的禾稻,勾勒出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惹得遊人心醉神迷流連忘返。午後,該區西渡街道五宅村的村委會,一場別開生面的黨支部活動正在進行。區委書記莊木弟以普通黨員的身份,攜部分區職能部門負責人,與五宅村黨支部負責同志及7名老黨員、一起“把脈”奉賢鄉村怎麼“振”、如何“興”。

“在方向正確、守住底線的前提下,鄉村振興要敢於捅破天花板,才能迎接豔陽天。黨員幹部在實施過程中要有擔當意識,群眾不理解時要跨前一步,群眾想參與時要讓利於民。”莊木弟表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是“把經濟搞上去”的真招、實招和硬招。

一問:黨員幹部如何做?

擁有戶籍人口2432人的西渡街道五宅村共有黨員96人,平均年齡高達67歲。莊木弟在瞭解具體情況後表示,鄉村振興黨員帶頭是關鍵。五宅村黨員年齡結構整體偏大,黨組織要大力發展新黨員,吸引有技術水平、有創新力年輕黨員參與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關鍵是要組織振興,以此帶動產業振興,從而實現農村美、農業強、農民富。要建立以黨支部為引領的堡壘工程,通過黨員帶動群眾的細胞工程。”莊木弟表示,五宅村96名黨員所在的家庭要先動起來,與市委、區委保持一致,在宅基地、承包地、集體建設用地的改革上有所作為。

莊木弟強調,鄉村振興不會一蹴而就,要勇於擔當大膽試、大膽做,要堅持堅持再堅持、不半途而廢,創新創新再創新、不墨守陳規,落實落實再落實、不紙上談兵。

區委書記五問奉賢鄉村怎麼振如何興

7月1日,莊木弟在參加奉賢區五宅村第二老年支部活動時指出,面對困難黨員要搶先於群眾,面臨利益黨員要讓

二問:美麗鄉村如何美?

美麗鄉村美在何處?是白牆青瓦還是小橋流水?是綠水青山還是金山銀山?對此,莊木弟在與老黨員交流中表示,美麗鄉村美在生態、美在空間、美在產出。

“生態上要自然而然;空間上要三分黑、七分白錯落有致的江南水鄉韻味。”莊木弟表示,鄉村之美更要美在老百姓手上有錢。沒有強大的生產力,其他方面就會弱不禁風。

三問:鄉村振興怎麼幹?

“如果把現在農村的發展方式比做跳芭蕾舞,那麼如今農村生產要素組合、生產力已經到了節點,相當於踮起腳尖碰到頂部。如何突破?就要轉變發展方式,改跳太空舞,遨遊太空。”莊木弟這一比喻讓在坐的黨員耳目一新。

“要把有限的土地盤活,配置到更優的地方。發展三園一總部,在每個庭院、每個公園、每個莊園建設總部,發展宜農、宜商、宜工、宜旅、宜教和宜X產業,什麼合適幹什麼。”莊木弟說,規劃引領,集約發展,走出農村、走向城市、走向世界。

區委書記五問奉賢鄉村怎麼振如何興

7月1日,奉賢區委書記莊木弟(左二)以普通黨員的身份,來到該區西渡街道五宅村,參加該村第二老年支部活

四問:農村經濟怎麼強?

位於奉賢北大門的五宅村,目前計劃建設28個庭院、公園、莊園總部,全力啟動奉賢以“三園(院)一總部”為抓手的鄉村振興戰略。

“可以將村裡閒置的房子集中改造,租給企業高管獲得租金收益。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以和企業合作開發,在不改變土地產權的基礎上共同獲益。也可以發展混合所有制,以稅代租發展經濟。”莊木弟為五宅村農村經濟如何發展支招時說,農業既是主角、也是配角,在生態方面是主角,在產業發展上是配角。要發展以綠色生態為特色的現代農業,並在合理規劃的基礎上,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五問:農民兄弟怎麼富?

“五宅村老人多,基礎建設差,集體經濟弱。我們如何振興鄉村、讓農民富起來?”五宅村事業支部黨小組長顧輝向莊木弟表達了困惑。

“要加快實現‘雙百’‘雙社區’‘雙轉’。堅持加大改革創新力度,以經濟利益驅動來破解當前農村發展面臨的主要矛盾,大力實施‘雙百’工程,打造100個‘三園(院)一總部’,100個東方美谷產業園區平臺。”莊木弟表示,加快建設“雙社區”,打造100個鄉村生活社區和養老社區。推動農民向城市轉移、農村集體資產向工商資產轉化的“雙轉”,力爭3年內實現農民財產性收入翻番,全區各村均擁有2-5萬平方米物業,成為全市農民增收最快、擁有資產最多的區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