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揚「李莊精神」 深化校地交流合作

昨(26)日,宜賓市——同濟大學校地合作交流座談會在宜賓舉行,雙方總結前期合作成果,研究進一步深化合作路徑,共同推進校地合作再上臺階。市委書記劉中伯,同濟大學黨委副書記馮身洪出席座談會。

同濟大學是歷史悠久、享有盛譽的中國著名高等學府,自同濟大學與宜賓開展校地合作以來,特別是2017年7月校地雙方簽署合作協議後,以共建宜賓同濟汽車研究院為紐帶,推動雙方合作交流向縱深發展,汽車研究、規劃設計、環保產業、人才培訓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

劉中伯對雙方合作取得的成效給予充分肯定,並向馮身洪一行介紹了宜賓當前發展面臨的新機遇、新定位和新變化。劉中伯說,前不久召開的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明確將宜賓定位為長江上游區域中心城市、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四川南向開放樞紐門戶,列為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的7個城市之一。同時,省委全會明確大力支持宜賓發展高等教育,為宜賓創造條件面向東南亞、南亞擴大留學生招生規模。

劉中伯說,當前,宜賓正處於超常規、跨越式、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期,實現加快建成全省經濟副中心目標,需要全市人民同心同德、接續奮鬥,更需要同濟大學持續給予支持幫助。宜賓將進一步發揚“同大遷川,李莊歡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給”的“李莊精神”,在把現有合作項目做得更實更好的基礎上,在更多領域、更深層次推進交流合作。特別是要進一步創新方式深化合作辦學,進一步擴大在汽車、環保領域的合作,進一步加大幹部人才培訓培養力度,進一步在文化領域加強合作,為宜賓新一輪大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科技和人才支撐。

馮身洪說,宜賓是同濟大學的“第二故鄉”,同濟大學與宜賓淵源深厚、親如一家。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近年來相互交往密切,校地合作取得了重要成效。此次到宜賓,看到了大學城熱火朝天的建設現場,宜賓不僅創造了令人震撼的“宜賓速度”,也書寫了令人欽佩的“宜賓質量”。特別是在當前四川省新的發展戰略背景下,宜賓在全省的地位更加凸顯,宜賓的未來更加充滿希望。同濟大學將秉承當年李莊16字電文的“李莊精神”,不忘初心,努力做到“宜賓需要,同濟全力以赴”。同濟大學將依託自身優勢,結合宜賓發展需要,在汽車產業、合作辦學、人才培養及引入等方面進一步深化合作,確保雙方合作項目加快推進、早見成效。

原同濟大學副校長、同濟大學中德人文交流中心主任董琦,同濟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朱大章,宜賓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蔣剛,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鄧前衛出席座談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