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不需補課而需下課

有報道雲,共享單車管理需補課,各地對其管理已步入精細化階段。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2月,全國已有77家共享單車企業投入了2300萬輛共享單車,累計運送170億人次,最高日達到7000萬人次。多地已禁新投放共享單車,並多次約談各單車企業,要求其按照規定進行投放及運維。儘管目前共享單車亂停亂放等問題依然存在,但各地規定的出臺顯示,對共享單車的管理已經步入精細化階段。共享單車之管理,真的是補補課洗洗澡就能好了嗎?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2月,全國已有77家共享單車企業投入了2300萬輛共享單車,累計運送170億人次,最高日達到7000萬人次。某市政府辦公廳出臺關於鼓勵和規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推進非機動車停車點位的劃定工作,並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督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運營企業利用電子圍欄等先進手段,引導承租人規範停放,維護好互聯網租賃自行車停放秩序。然則,意見出臺後的效果卻並不明顯。共享單車停放仍然肆意地出現在人行道斑馬線公交站臺甚至盲道和機動車道上,同時企業投放量不均衡維護不及時等問題更加劇了共享單車停放亂象。

共享單車不需補課而需下課

  停放亂象之外,還有共享單車押金不退或難退的老問題,也還依然存在。315晚會關注共享單車押金退款難問題,酷騎單車被點名。八個消費者投訴的熱點問題,其中就包括酷騎單車押金不退的問題。隨著共享單車的使用率越來越高,押金不退問題監管不到位成為投訴諮詢熱點,酷騎單車尤為突出,多地辦事處已出現人去樓空,至今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有網友在酷騎單車官微下留言稱,退款電話打不通,無法退款。繼小藍單車之後又一家共享單車公司酷騎單車宣佈倒閉。酷騎單車押金298元,總押金達到近30億元。發現有人在小區門口推上車走了,問起怎麼回事,答曰:退不了押金,推單車來頂!難道今後我們對共享單車押金的退款難的問題就這麼來解決嗎?共享單車號稱是企業與政府合作營運的,即便是企業倒閉了,政府不還在那裡,總應該有一個合理的說法吧?

  城管部門約談共享單車企業負責人,通報市場車輛數據過大,停放秩序較亂等問題,要求各共享單車企業立即整改,明確所有企業不允許新增共享單車。做好車輛停放秩序運營調度和車輛維修維護管理。其效果又都如何呢?執行也或都執行了,單車數量目下也或還真的見少,但長久就不見得也會少,為何?路邊亂停的目下也或少了,但如你24小時盯著看就不一定了。遍佈全國的小區門口以及內部情況又如何,誰來保障?共享單車企業不可能僱傭那麼多的維護清理人員,管不了那麼多的小區道路,這是共享單車其遊戲規則所決定的。

共享單車不需補課而需下課

  自從共享單車面世以來,各種共享單車在各個小區門口院內隨意停放,就幾乎成了新常態,至於圍堵車站超市公園等公共場合,即便是目前有人清理的情況下,也不可謂不嚴重。說質疑,首先就是共享單車遊戲規則之出生!共享單車,號稱是要解決市民最後一公里出行,如今這最後一公里的問題是解決了,但亂象始終不見好轉。論共享單車之初心說,共享單車有助於方便出行,減少擁堵,改善環境,事實證明卻恰恰相反!特別是隨著共享單車種類和數量越來越多,亂停亂放隨意佔道妨礙交通之問題日益嚴重。任何形式的所謂治理,都難免流於形式消極應付而雨過地皮溼,不解決根本問題。

  每千輛共享單車至少配5名調配維保人員,夠了嗎?退還押金須在兩個工作日內完成,可能嗎?將共享單車管理導向精細化,能夠精細到我們各自的小區門口以及小區內部嗎?說共享單車,作為一種綠色出行方式,共享單車深受人民群眾歡迎。也或使用者確確實實很方便很歡迎,但對不使用共享單車的人們來說,就只有亂停亂放與製造擁堵了,說深受人民群眾歡迎且慢!說共享單車,同時需要政府企業,以及使用者共同治理共同解決問題。能解決了問題嗎?隨地停放對應隨地吐痰隨地大小便隨地亂交,回到原始叢林不一而足。方便隨意了使用者,損害了人類社會運行至基本倫理。

共享單車不需補課而需下課

  共享單車所謂解決“最後一公里出行”,本質上僅僅是給我們一個個“誘餌”,在其背後的“隨地停放”才是“魚鉤”。當然,這裡就算共享單車的押金不算問題。

  對共享單車的管理已步入精細化階段,也或說法太過樂觀,與現實嚴重不符。共享單車之管理,遠不是補補課洗洗澡就能好了的。“最後一公里出行”之“誘餌”雞肋都不算。現代人每天遛彎鍛鍊身體數錢上萬米,怎麼可能還在乎最後一公里出行?歸根結底,還是這個“隨地停放”魚鉤太可惡。目下之骯髒是,小區街道公共場合的停放亂象,長久之骯髒是,整個人類文明隨之倒退。

  共享單車,不需補課,而需下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