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頂尖工程學院:自動化是一個機遇而非威脅

隨著商業和社會數字化的影響,自動化隨著裝配線的擴散和機器人技術的發展步伐加快,一位有影響力的英國學者在該國工程學院的峰會上表示,自動化是一個機遇而非威脅,自動化將是解放勞動力,發展生產力的一大創舉。

英國頂尖工程學院:自動化是一個機遇而非威脅

皇家工程院的首席執行官Hayaatun Sillem博士認為對於所謂的工業4.0或下一次工業革命的工程師來說,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時刻”。

“人們應該看看正在進行的變革,不是從多少工作崗位開始,而是從變化的角色和任務的性質和範圍開始。我們應該樂觀地認為,通過自動化技術會創造出許多新的就業機會。將使我們能夠做我們以前無法做的事情。”

“在預測未來所需技能的主題方面,我們都需要有一定程度的謙遜。但我們已經可以確定物理和數字世界的融合將會帶來一次巨大的革命,這意味著無論你在哪個領域 ,從石油到天然氣到汽車,如果它沒有主要的數字元件,它很可能在產品生命週期的過程中有一個。工程技術需要數學技能達到前幾年沒有的程度“。

Sillem表示,企業和政策制定者面臨的挑戰是讓儘可能多的人參與不斷變化的工作環境。這項工作不僅僅是針對新興自動化領域的新員工進行培訓,而且還涉及在需要不斷提升技能的情況下為人們提供支持。

英國頂尖工程學院:自動化是一個機遇而非威脅

機器人和自動化系統的革命已經開始了。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互通的時代,我們能承受起科技與我們生活環境中的其他自然或實物資產的相互作用,也能將數據轉化為面向全球民眾的信息。

人工智能有能力將專業知識帶到世界上的任何地方,然後像一位虛擬導師一樣盡全力給人們提供支持,人工智能會以可行的方式給人們提供他們想要的信息。從園丁可能得到以前沒有的園藝技術到創造國家財富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工智能提供的知識給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會。

例如,人工智能正通過提供智能自動化和監控來幫助發展中國家的社區擁有可再生能源系統——它們幾乎就像一個在線“醫生”,確保系統能夠“健康”的正常工作。這意味著社區不僅可以獲得可負擔得起的可持續能源,還有向其他消費者或公用事業公司提供各種剩餘能源交易的能力。

但是要實現這些好處,整個社會必須要做好控制住它們的準備。各國政府、商界和學術界都有責任為即將到來的戲劇性變化準備好當前和未來所需的勞動力,雖然在性別差距和多樣性方面有很多積極的變化,但由於深層次的文化變革並非一蹴而就,因此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我們需要更加註重吸引年輕一代進入更多樣化的工程。整個社會必須進入到新工業革命的狀態中來。

英國頂尖工程學院:自動化是一個機遇而非威脅

“例如,提供低碳經濟是一個非常有力的信息,讓年輕人進入這個行業以實現這一步驟變革。沒有工程師,我們如何在實踐中實現這一轉變,因為它涉及改變基礎設施,而不僅僅是習慣。”

英國退歐的一個後果是英國政府專注於推動國內人才管道的發展。“因此,如果有人認為需要減少對國際勞工的依賴, 那麼採取更多措施以正確的方式培養本土人才絕對至關重要。”

雖然英國在研究和開發方面的商業投資方面落後於一些國際同行,但Sillem補充說,該國在機器人技術方面具有很強的學術實力,並且在過去幾年中逐漸增長的初創社區中充滿活力。

“如果我們不僅關注現在和現在,而是為未來建立一個積極的願景,我們可以吸引萌芽工程師的想象力。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挑戰,擁有和管理,而且我非常喜歡。”

英國頂尖工程學院:自動化是一個機遇而非威脅

與我們感知到的啟示情景相反,我們相信未來是以人類為主體的:畢竟,科技的價值在於我們人類向其中輸入的知識,以及我們人類如何與它們互動,而並不是機器本身。對於我們現在所處的“以人為本”的時代中來說,我們需要一批敏捷的、準備就緒的勞動力,以便隨時與機器人和自動化系統合作,準備好去面對這個以數據驅動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