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電纜耐壓試驗方法探討

電纜串聯試驗裝置採用調節電源的頻率的方式,使得電抗器與被試電容器實現諧振,在被試品上獲得高電壓大電流,是當前高電壓試驗的一種新的方法和潮流,在國內外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下面是科訊線纜整理的關於討論電力電纜耐壓試驗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測量絕緣電阻

應分別在每一相上進行,其他兩相導體,電纜兩端的金屬屏蔽或金屬護套和鎧裝層接入。對於該項試驗,只要注意到電纜是容性設備,對容性設備做絕緣電阻和吸收比時應注意到的情況。

二、直流耐壓和洩漏電流試驗

油紙絕緣的電纜只做直流耐壓,不做交流耐壓。因為交流Ig增大有可能導致熱擊穿;熱態時,電場分佈不均勻,易損傷電纜,應注意:電纜芯線接負極性:電纜受潮後,水分帶正電荷,如果芯接負極性,水分會向芯線集中,絕緣中水分增加,洩漏電流增大,易發現缺陷。

電力電纜耐壓試驗方法探討

電力電纜

三、橡塑電纜試驗

橡塑電纜指聚氯乙烯、交聯聚乙烯、乙丙橡皮絕緣電纜。其特點是容量大,電壓等級高結構輕、易彎曲,目前已逐步取代油紙絕緣電纜。交聯聚乙烯電纜和大家熟悉的油浸紙統包電纜的區別除了相間主絕緣是交聯聚乙烯塑料外,還有兩層半導體膠塗層。在芯線的外表面塗有一曾半導體膠,克服電暈和遊離放電,使芯線與絕緣層之間有良好的過渡,在相間絕緣外表面,銅帶屏蔽層內塗有第二層半導體體膠。銅帶屏蔽層只是一層0.1mm厚的薄銅帶,組成了相間屏蔽層。

1.判斷橡塑電纜的內護套及外護套是否進水的方法

用絕緣電阻表測量絕緣電阻,用500V絕緣電阻表,當每千米的絕緣電阻低於0.5MΩ,應採用下述方法判斷外護套是否進水。用萬用表測量絕緣電阻,這種方法的依據是:不同金屬在電解質中形成原電池。

當交聯電纜的外護套破損進水後,由於不是電解質,在鎧裝層的鍍鋅帶上產生一個對地是(-0.76)V的電位,如果內襯層也破壞進水,那麼銅屏蔽層上會有+0.334V的電位。在電纜投運前,重做終端或接頭後,內襯層破損進水後:用雙臂電橋測量在相同溫度下的銅屏蔽和導體的直流電阻。

2.耐壓試驗

耐壓試驗分為直流耐壓試驗和交流耐壓試驗。目前橡塑電纜,特別是交聯聚乙烯電纜得到迅速的發展,由於高壓交聯聚乙烯電纜採用直流耐壓存在有明顯缺點。不宜採用直流電壓試驗。

電力電纜耐壓試驗方法探討

電力電纜

原因有以下兩點

(1)直流試驗電壓過程中交聯聚乙烯電纜及附近形成空間電荷,對絕緣有積累效應,加速絕緣老化,縮短使用壽命。

(2)直流電壓下絕緣電場分佈與實際運行電壓下不同,前者按電阻率分佈而後者按介電常數分佈。

交流耐壓試驗設備

諧振試驗裝置,由於把電纜的電容作為諧振參數,由諧振迴路提供電流。因此,試驗設備相對體積小、重量輕,可以在現場實現。

諧振試驗裝置可以分為:調頻式諧振、調感式串聯諧振對於交聯電纜,20HZ~300HZ的交流電的檢測功效是一樣的。

交聯聚乙烯電纜的常見事故及診斷

水樹枝劣化是交聯聚乙烯電纜事故的主要原因,約佔70%。對於運行環境惡劣,如散熱不良的電纜要特別注意。

屏蔽銅帶斷裂開:在屏蔽銅帶一端接地的電纜中,當屏蔽銅帶斷裂時,非接地端的銅帶上將感應出高電壓。導致斷裂部位放電,往往破壞絕緣。其事故特點是彈芯比三芯多,斷裂部位冒火、冒煙。

銅屏蔽接地故障:多半發生在接頭處,由於密封不嚴,纜頭受潮使銅屏蔽和鋼鎧之間絕緣下降。電纜護層故障--原電池原理判斷,用橡塑電纜護套損傷揮測儀定位,電乾電纜線芯在生產過程中易產生尖銳毛刺。電場畸變導致主絕緣劣化放電。因此3KV以上的交聯聚乙烯電纜都有兩層半導體材料構成的線芯屏蔽層和絕緣屏蔽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